摘要:作者于1997-1999年通过对榆黄黑蛱蝶室内饲养及室外自然条件下的 观察,了解了该虫的发生规律,依据这些规律,提出无公害防治措施。
关键词:柳树 榆黄黑蛱蝶 发生规律 无公害防治 虫害防治
榆黄黑蛱蝶(Nympharis XanthomerasL.)主要危害柳树、榆树等。柳树是园林绿化的主要树 种之一,在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有大量栽培。而近几年(特别是1999年)受该虫的危害,发生 严重的地域可将整株或整片的柳树叶片吃光,严重影响了园林景观及树木的正常生长。为控 制此虫的危害,我们对此虫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
一、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19-25mm,翅展51-76mm。全体黑色,密被黄褐色绒毛。前后翅均呈暗 黄色,前翅外缘锯齿状,内围宽黑带,翅面有大小黑斑7个,后翅外缘的形状和色泽与前翅 基本相同,唯有黑色带纹上面浮有紫蓝色带纹,近前缘中部有黑色斑一个。后翅下面有小白 点一个,前、后翅的反面,一半为黑色,向外呈灰色。
2、卵:长卵圆形,长08mm,初产为灰绿色,孵化前呈灰褐色,有纵条纹,底端有亮光。
3、幼虫:老龄幼虫体长35-53mm,头黑色,体灰黑色,背中线黑色,背中线两侧有纵的淡黄 色带纹,有分叉的黑色枝刺。
4、蛹:体长23-29mm,初期浅灰色,后变为深灰色,节间有均匀白粉。
二、发生规律
此虫在承德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树洞、河谷石缝、草堆等处越冬或越夏。据室内 饲养和室外自然条件下观察,该虫3月下旬成虫开始活动,4月下旬交尾,产卵于柳丝梢端, 一头雌虫卵分2~3次产完,产卵量在120粒-30 0粒,卵粒成行或成堆排列。5月初卵开始孵化为幼虫,5月上、中旬为幼虫为害盛期,5月中 、下旬化蛹,6月上旬羽化为成虫。
初孵幼虫作薄网,只食叶肉,残留叶脉,3-5龄后分散活动,食量最大,树叶很快被吃光, 并下树转移到邻近树上继续为害。
三、榆黄黑蛱蝶的虫情调查
1995年此虫在承德避暑山庄苗圃中有少量发生,1998年在湖边的柳树上有少量发生, 1999年发生最严重,有虫株率达100%,柳叶被食之怡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