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栽培的生产管理

2007/12/25 19:47:00

容器苗生长的速度及质量关键在于生产管理,生产管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容器苗的装盆与摆放   
    l、装盆  
    在我国,苗木上盆工作主要是人工操作,费工费时.国外苗木的装盆工作早已是机械化作业,拖拉机通过装土铲把基质装入裴盆设备(装盆设备及运输设备见总第9期杂志)的进料箱中,装盆机内的搅拌装置不断搅动,使基质从出料口捶出,工人只需准备好苗木和容器,放到出料口的下边装盆,由专人装车和运输,并运到圃地摆放,这样可以大大加[快装盆,运输及摆放建度。   
    2,摆放  
    一般按容器苗的类型对苗圃进行分区,如乔木区。灌木区、草本植物区,标本区(圃)等,在各大区按区内苗木的特点进行摆放,如按植物对水分的需求及酸碱度的不同分不同的小区摆放,对环境条件要求相同的植物放置于同一区内,采用相同的管理措施.这样既便于管理,又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  
    二、灌溉   
    水质、灌溉方式和灌水量是容器栽培生产的重要因素.   
    1、水质  
    只有好的水质,才能培育出高质量的苗木。一般来说,中性或微酸的可溶性盐含量低的水为佳,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水中不含病菌、藻类、杂草种子就更为理想。   
    2、灌溉方式  
    容器苗的灌溉方式主要有喷灌和滴灌,一般来说,灌木和株高低于2米的苗木多采用喷灌,而摆放较稀的大苗则以滴灌为主。国外苗圃业早已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喷灌,如现代化的欧美苗圃业.全自动控制喷灌技术不仅可以节约用水用I,喷灌均匀,还可以兼作施肥,省工省力,且施肥均匀,效果好.从长远来看,减少的劳动力所节省的费用远高于喷灌设备的投入.而且,自动控制喷灌的效果也优于人工喷灌,特别是容器栽培,自动滴灌的节水效果更为明显.不论哪种灌溉方式,灌溉的最佳时间是早晨,这样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 灌水量   
    不同植物需水不同,应据此对苗木进行合理分区。需水量相同或相近的苗木分在同一区或组,在喷灌时一定要确信每容器都能获得大约等量的 水。容器苗的用水量—般要大于地栽苗,灌溉的次数也随着季节的不同而不同,灌水量和灌水次数依植物的需要而定。  
    三、施肥   
    苗木的生长速度与施肥关系密切。容器苗与地栽苗不同,吸收不到土壤中的肥料,主要靠人工施肥来补充营养,由此可见,施肥对容器栽培来说尤为重要。在北美,容器栽培基质生产厂家已按植物的需要在基质中加人了适当比例的肥料,可满足植物生长初期的需要,因此,还需不断地补充肥料。国外苗圃主要有两种施肥力方式:一种是在容器苗的基质中施用适量的长效肥,适于绿化大苗的生产;另一种是把可溶性肥料按一定的比例溶于水中,结合喷灌直接施入,这种方式对于小苗和小灌木采用较为合理。  
    四、病虫害及杂草防治   
    苗圃中的病虫害防治是苗圃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管理不慎会造成苗木的损失或生长不良,尤其在苗期阶段的立枯病和猝倒病,严重时可导致幼苗全部死亡。防止幼苗病害的主要方法就是基质消毒,可采用溴甲烷或福尔马林熏蒸,具体操作是将拌好的基质放在密封的室内或用塑料薄膜把基质盖严、密封,酌情加入——定量的溴甲烷或福尔马林,熏蒸的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一般气温高于18℃时,需10-12天;5-8℃,需35-40天。在熏蒸时如基质中有机质含量高就要适当增加药剂量。溴甲烷熏蒸效果最佳,可杀死基质中所有生物,如病菌、虫、杂草的幼苗及种子。熏蒸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消毒的场所离居住区要在80-100米以外。除了熏蒸还可采用药剂处理基质和种子,常用的杀菌剂有地菌灵、土菌消、福美双和杀虫剂呋喃丹等,也可以在苗期灌根。茎叶部的病虫害应经常观察,一发现病虫害就要及时防治,以减少损失。病虫害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这是基本原则。  
    一般来说,当年换盆的容器内杂草相对较少,但随着苗木留在容器内的时间延长,容器内的杂草会越来越多,尤其是苦藓类会市满盆面,影响到苗木的生长,就要及时清除。如果苗床上碎石铺得薄或铺的时间过长,也会生长杂草,这时,在大苗区,可喷施灭生性除草刑彻底清除杂草;在灌木区或小苗区,要在苗木售出后苗床清理干净时彻底清除。  
    五、容器苗的固定绑扎、整形与修剪   
    1、固定绑扎  
    由于容器苗初期摆放较密,植株生长较快,茎较软弱,一般需要用立柱支撑,用塑料带或绳索绑定,以保证树苗直立。在北美苗圃中,苗木的固定是用一种小型工具,类似于订书机(英文名称相同),使苗木的固定工作变得非常简单、迅速。用于莳木固定的支柱多是来自我国的竹竿,短小的竹竿只有l米,长的有2—3米,在北美苗圃业其需求量很大。   
    2、整形与修剪  
    要想生产树冠紧凑、树形优美的绿化苗木,就需要整形修剪,一般在苗木的快速生长期之后进行。对于容器苗来说,一般要“轻”剪,除非树形变化太大{树形弯曲太大也可通过绑扎来解决),才能“重”剪。灌木的修剪,尤其是绿篱类灌木的修剪,可通过类似草坪修剪机械的工具进行修剪,以保证灌木高度的一致,又可提高修剪的速度,国外很多大的苗圃都采用这种修剪方式。  
    六、越冬   
    越冬是容器栽培的重要一关,尤其在冬季气温较低的地区。很多苗木的根系对低温反应敏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气温低于—5℃,如果不加保护,容器苗根系会因冻坏伤根而影响次年生长甚至死亡,因此,需积极采取越冬保温措施。国外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把苗木移人温室或塑料棚中,这种方式主要以小型容器苗为主。为了节省空间,移入温室的容器苗往往要紧密摆放,有些甚至要摆放几层。另一种越冬方式是用锯木屑覆盖根部,以保证苗木的正常越冬,大苗越冬多采用这种方法。在我国,稻秸、麦秸及稻壳很多,是保护容器苗越冬的好材料。次年春季把秸杆收集堆积起来,经过一年腐烂,又成为优良的栽培基质。经过越冬的容器苗,由于上一年的生长,在第二年摆放时为了保证苗木的生长及质量,有些需要更换较大的容器。但不论是否更换容器,都要加大容器间的摆放距离,使苗木具有更大的生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