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赏析---苏州园林角隅赏析谈

2007/7/3 20:51:00

 角隅,在园林中与亭、台、楼、阁相比虽算不上重要部分,但却是园林景观设计师们的一席用武之地,往往可以标新立异。但若处理不妥,不仅单调呆板、毫无诗情画意,还会大煞园林景色。设计巧妙的角隅富有情趣自成景观,可为园林增添风彩。
  苏州园林角隅一般有旱隅和水隅之分,亦有介乎两者之间即水、旱混合型园林角隅,其布置形式有的以花木为主,有以建筑为主,有的还以山石小桥、铺地形式为主,下面分类述之。
  花木型:花木是组成园林景观的一部分,苏州园林中的许多角隅多喜欢用花木来进行布置。如狮子林东部“燕誉堂”前院左墙隅处植白玉兰一棵,右墙隅植二乔玉兰一株,二树相对而立,春天花开之际朵朵偕亭立枝端,虬枝入画,花香沁人,似乎无声地告示着人们温暖明媚的春天已经来临,这种简洁明快的对植设计将建筑和其它景物融合成一个整体。沧浪亭内的“翠玲珑”东面和其相连的走廊旁形成的角隅(图1)仅植芭蕉一丛,透过古朴雅致的汉瓶式墙洞门,在粉墙、黛瓦、漏窗的衬托下,微风轻拂,翠绿的芭蕉叶半掩着花门,那种“日观娇姿舞倩影,夜闻雨点弹雅琴”如诗般凄美绝妙意境犹如一幅声、色、情具全的立轴宫笔画卷展现眼前。人所共知的苏州光福“香雪海”,素以白梅盛开,芬芳如雪而名扬海内,它得以多取胜之利;苏州园林角隅得地极为有限,同样是探梅、寻芳、赏花,设计布局上则常在“少”“巧”上做文章。如虎丘山上的“冷香阁”周围的数处角隅群植梅花,早春初暖,红梅、白梅、绿萼梅竟相开放,疏影横斜,暗香浮动,不仅反映了“以少胜多”的园林艺术特点,也暗喻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雅意,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大凡角隅都是静止的,但若经巧妙设计布局,也能做到景色丰富而有变幻。如网师园“看松读画轩”前右角隅(图2),不规则的黄石花坛内植有山茶花、桂花、南天竹、腊梅、紫竹、枸骨等花木,它们之中有常绿、有落叶,有的花开幽香沁人,有的叶艳花丽,有的红果累累悦目动人,有的干紫叶翠有气、有节。这些各具特色的观赏植物,随着四季气候的变化,使小小角隅形成了不同景观效果,组成了一个个幽雅别致的园林艺术小品,原本立地静止的花木却变得生动起来。
  石山蹬道型:苏州园林中有些角隅的处理除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外,还有一定的实际使用价值。如留园冠云楼东隅(图3),远看秀石堆叠自然,如真山一般靠倚墙角,游人临近则又可拾级缓行而上直至楼内;近观秀丽柔润的湖石又酷似朵朵浮动的白云。上述处理既将墙体死角变活,也扩大了楼的实际使用面积,既有楼梯台阶的功能又有假山的韵味。类似的处理方法,苏州的其它古典园林也能见到,游者、读者不妨亲临实地留心寻觅细加体会。
  立峰型:苏州园林素以“小中见大、小中见雅、小中求精”为特色,设计者巧妙地利用人的视觉差,在有限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第二自然空间,即使在较小的角隅设计处理上也往往考虑到这些问题。如留园的“石林小屋”后院小隅地面叠山石(图4),上置形体玲珑秀雅的湖石山峰,古老苍劲的紫藤盘卧其上,春天白花串串,蜂蝶相戏。这里的布置小巧雅致,通过洞门、洞窗,小院的宁静和优雅尽展眼前;同时由于洞门、洞窗又将它院的部分景色“借”入小院之中,使小院的景色又有了变化,空间也得到了扩展。
  铺地型:苏州园林中用铺地的方法来布置角隅是十分常见的,如狮子林“立雪堂”西面庭院,四周角隅均是用小石子、碎瓷残瓦片铺地,点缀布置了“牛吃蟹”(图5)“昂首雄狮”“欲跃之蛙”等动物“石雕”,配栽了花草树木,与园中八卦阵般的山峦、洞府形成了多与少、疏与密、简与繁、闹与静的对比,从狮子林中部花园至此,则有一种妙不可言语的新鲜感受。
  山泉混合型:园林墙隅处理多山石、树木而少池泉,而网师园“殿春簃”的角隅布局处理则与众不同。其东南隅(图6)以碎石瓦片铺砌成地,小径曲折起伏,向左小弯拾阶缓上行至七、八步再逐级而下,临近池边,可见一泓泉水清澈见底,此处若闲意石阶小坐,停息静心仔细观、听,能领略到“苍苔附石藏古朴,松月映泉静雅幽”的美妙境界。
  瀑布型:狮子林西部土山上“问梅阁”旁的角隅(图7),奇峰异石置叠有方,高低错落宛如天成,石桥飞渡,花木明日;高峰之处白练般瀑布奔泻而下,飞流曲折跌荡有声,此处角隅可谓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明有暗,可给人留下无尽的遐想。
  敞亭型:为了打破长围墙平淡呆板闭塞的感觉,苏州古典园林常沿墙建长廊,墙常置漏窗、嵌放名家书法刻碑等艺术方法来处理,对长廊曲折形成的高墙角隅处理格外着意。如狮子林南部围墙(图8),除将其建成起伏变化的爬山廊,还特地在南、西两墙交接的角隅处建了一座造型别致的扇形敞亭,此处站立点较高,视野广阔,人在亭中可观池水中游鱼和横跨两岸的石桥、如狮子的假山、繁茂的树木、艳丽花朵……。从上述景点返观“扇面亭”这段景区,长廊、扇亭在桃红柳绿、碧水红鱼衬映下犹如展开的巨幅画卷一般耐人品玩。值得提及的是扇亭背后又有一角隅,内用湖石堆叠成山,又点栽花木,自成一格。这种大小角隅同存,虚隅实隅相联处理得恰到好处的佳例是设计中的典范,极具艺术价值和实用性。
  水隅型:苏州园林多水,故对水池的处理也十分讲究,一般多采用逢隅设桥的手法。桥的形状也各有千秋,有石板桥、石拱桥、曲桥、湖石桥、廊桥等,也有用石块将水隅堆砌成弯曲盘旋的山洞,给人以如真山水的幽深感,留园中部花园西北角(图9)即为一佳例。有的如拙政园还在水隅(图10)处植芦苇等水生植物加以点缀,形成具有乡间野趣、小桥流水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苏州古典园林每个角隅都藏有画意,每个角隅都深含诗情,无论春、夏、秋、冬,阴晴日雨,角隅始终以其独特的风姿笑迎游人,不过,那需要你做一个有心人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