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典园林的新辉煌

2008/5/23 19:02:02

园林是苏州人的骄傲。没有园林,苏州,便不是苏州。


苏州古典园林历史源远流长,始兴于春秋,发展于晋唐,繁荣于两宋,明清全盛时期曾有私家园林200多处,遍布古城内外,给苏州带来了“园林之城”的美誉。如今保存完好的园林有60多处。


1997年和2000年,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沧浪亭、环秀山庄、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等9个古典园林先后申报世界遗产获得成功,历经千年风雨的苏州园林整体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苏州人民对园林精心保护的结果。


苏州古典园林在得到苏州人民精心保护的同时,其丰富的内涵不断发扬光大,使古老的园林在新的时代,得以重新放出旖旎的夺目光彩。


保护进入深层次一泓清水,一叠假山,一方宅院,组合成一个个精致的园林,散布在苏州城乡。宋代的沧浪亭,元代的狮子林,明代的拙政园、留园和艺圃,清代的网师园等,可以说是历代苏州园林的一个浓缩版。


国务院批复的《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对古典园林“保护第一,抢救为主”原则。


为保护这些园林珍品,苏州人倾注了无数的心力。苏州市对园林内的古建筑、古树名木进行了全面的维修和养护,同时,加强了园林水质的治理,调整充实匾额、对联、家具陈设等,提高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


1998年,拙政园玉兰堂北的一棵百年枸骨树生了霉腐病。4位工作人员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用洗洁精将每片叶子的霉菌一一洗净。2000 年底,这棵百年老树又挂上了红珊瑚般的鲜艳果实。 苏州人就是这样以刺绣般的功夫护养着园林。


苏州古典园林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丰富起来的,又因为时代的变迁有些遗存或多或少地被湮没。近年来,园林管理者不断地挖掘,使它以更完美、丰富的姿态呈现于人们的面前。


拙政园的《三十一景图》,是吴门画派代表人物之一文徵明的作品,堪称“园林绝品”。园林部门请来苏州市篆刻名家,精心刻制成条石,镶嵌在廊壁上。使人们可以从中看到明代拙政园的风貌。


留园在维修古建中,为了做到“修旧如旧”,他们以史料为依据,恢复了花窗上的“明瓦”。明瓦系用蚌壳磨制而成,一片片镶嵌在窗户的木格上,用于采光,现已少见。他们派人四处寻找,终于在一私人手中觅得,使“明瑟楼”、“自在处”再现了原来风貌。


拙政园天泉亭内的古井看上去浑然天成,一般人并不知道,井口那个八角内圆、大气厚重的老青石井栏圈“原配”,是园林工作人员寻遍苏州在一户普通人家找到的。


为贯彻国家提出的逐步修复古典园林的要求,他们有计划地逐年实施修复工作,近两年先后投资800万元修复了明代古园五峰园、清代古园畅园。


苏州古典园林是苏州古文化的一部分,如果没有整体环境的烘托,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由于历史的原因,苏州古典园林的一些组成部分或者借景部分,被废弃或者毁坏,周边散布着许多随意搭建的民居,使园林内外风貌不协调。


加入《世界遗产名录》使苏州园林的保护走向与周边环境协调的深层次保护。《世界遗产公约实施指南》建议,在世界遗产周围建立缓冲区,严格限制土地使用。


根据这一建议,苏州有重点地加强了园林周边保护工作,依法加强园林外环境的治理。苏州市拆除改造有碍古典园林景观的违章建筑6800 多平方米,迁移各类干线3000余米,结合古城改造,整治了古典园林的四周街景,使古典园林内外的风貌协调一致,相得益彰。


拙政园从1999年起,计划用3年的时间整治东面环境,完成占地13700 平方米面积的综合改造;虎丘今年拆除总面积400多平方米的违章建筑,搬迁了花房、食堂等生产场地达1000多平方米;留园分批动迁了周围37 户居民,修复了西侧1000多平方米的“射圃”,使这一苏州古典园林中唯一有记载的“士大夫射击运动场”得以重现。尔后还将投资700万元动迁46户居民。沧浪亭、网师园、狮子林、艺圃等都进行了整治。


为更好地依法保护古典园林,将苏州园林的保护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苏州市根据国家《文物法》、《环保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苏州园林保护工作的实际情况,经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颁布我国第一部园林保护和管理的地方性法规《苏州园林保护管理条例》。


沟通世界的客厅经千年而不衰的苏州园林,如今在新一代的苏州人手中更加璀璨夺目,生机勃勃。但苏州人并不满足于此,他们要让更多的人认识苏州园林,让深藏于姑苏古镇中的颗颗珍珠耀亮世界。


1978年春,仿网狮园的殿春鋎建造的“明轩”落户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开创了苏州园林艺术也是中国园林艺术走出国门的先河。


此后,日本池田市的齐芳亭和镰仓市的牡丹花台假山、加拿大温哥华市的逸园、新加坡的蕴秀园以及日本的金兰亭,还有美国纽约的听松山庄和波特兰的中国园等,都是以苏州园林为蓝本建造的,让深藏于姑苏古城中的苏州园林犹如颗颗珍珠耀亮了世界。


如今的苏州园林早已成为苏州与外部世界交流、沟通现代信息的“ 大客厅”。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园林接待了50多位国家元首,每年接待中外游客多达700多万人次。在那些富丽雅致的园林厅堂内,泰国公主畅谈中泰友好,哈佛大学校长共议高层人才培养,摩托罗拉总裁交换发展信息产业的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探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世界上最新的文化与经济信息时时在这里交汇激荡。小园林做出了大文章。


从1993年4月15日至1994年2月21日,中新两国就苏州工业园区进行的近10次谈判都是在网狮园集虚斋小姐楼上进行的。李光耀两次偕夫人来此。一位作家写道:网狮园对谈判到底起什么样的作用,巨大或是微妙无人得知。当时的市领导在谈判的间隙说过,网狮园为工业园区谈判顺利进行作出了贡献。


如今,苏州市园林局开设的“苏州园林”网站也成功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网站实行了链接,定期相互发送苏州园林及有关世界遗产方面的信息。 突破围墙走出庭院苏州园林是人类文明凝成的一缕馨香,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保护并管理好这一民族瑰宝,是中华儿女的神圣职责。


如何保护好苏州古典园林,苏州人有更深远的眼光。他们认为,静止的保护只能使文物变成一个僵死的“木乃伊”,只有在发展和振兴中保护,才能使古物成为一个有生气的活“化石”。对于古典园林,苏州人的态度是:积极的保护。就是在绝对保护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价值,有效利用。这就要不断地从深层次挖掘古典园林丰富的内涵,使其为现代文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文化价值,凝固在它的科学性上。这种科学性又集中在它所特有的宅与园有机结合,这种古人创造的“人与自然和谐”,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依然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它是我们的祖先创造的最优美最典型的人居环境,对今人和21世纪都有极大的实用价值、参考价值和借鉴价值。优美的居住环境是人类共同的理想,远远超越了地域和国界。


苏州古典园林新的生命力,在于走出狭小的“自我”,突破围墙,走出庭院,延伸出去,将园林文化的精髓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与现代社会紧密结合。


苏州古典园林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与日月同存,与世界文明同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