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园林——漫谈苏州园林

2008/6/6 17:14:00

作者:钱 怡(苏州拙政园 高级经济师)


2003年第十七期科技讲座 漫谈苏州园林
主讲人:苏州拙政园 钱怡 高级经济师
时间:3月28日下午14:00
地点:苏州人民路91号科技大楼 6F 报告厅


  一、 师法自然


  中华民族在与自然保持亲和、感应和相互交融的关系中,很早就发现了自然美,对自然美有着独特的鉴赏力。道家主张"以人合天",提出"法自然"、"法天贯真";儒家追求天道,重在探求人的生命与自然和谐之道。"天人合一"精神贯穿了我国整个古代文化思想史。


  中国园林起源于"象天法地"的皇家宫苑,诞生于南北朝的文人园林,将个人的情思意韵写入园中,遂使之逐渐成为诗画艺术的载体。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发展,园林艺术不断地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成为写意山水园林。


  中国的古典园林作为"艺术的宇宙模式",竭力追求顺应自然,着力显示纯自然的天成之美,而尽量避免纯粹形式的规整性。师法自然、模山范水,成为中国造园艺术的最大特点之一。


 



苏州园林
  二、集萃江南


  中国园林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巨丽"庄重的北方皇家园林,古雅精巧的江南私家园林,充满世俗情趣、紧凑化美的岭南园林。


  作为艺术体系,中国园林都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风景园,集真、善、美于一体。其中,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是江南的私家园林,它们从本质上完成了中国传统园林的"中和"之美的形态构建,是中国的园林经典。


  江南园林以太湖流域水网地区为核心,包括江苏沿江、上海、浙江和皖南部分地区的园林。


  江南一带湖荡棋布,水道纵横,随时都可以得泉引水,随处都可取姿态入画的造园美石。江南四季分明,气候温润,沃野平畴,适合花木的生长,物产富饶,自古以来一直是"丝绸之府"、"文物之邦"、"天下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