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栽植季节
总的原则是在树木发芽前完成。我们在最适合大树移植的3月下旬-4月中旬完成,尽量选择晴而无风,阴而无雨的天气。留做补苗用的大树全部装筐,以保证反季节及时进行补栽且保证成活率。
二、选苗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主尖完好、主干通直、树冠丰满、分枝均匀、美观、整齐的苗木,分枝点高度2.5-3m;选择便于起挖、吊装及运输的苗木;因为分车带较窄,不便于使用箱板包装苗木,选用胸径10-15cm的苗木为宜。
三、土球要求
起挖前,为减轻土球直径,应铲去树干周围的表层土,以见到毛细根为度。然后确定土球直径。对实施断根缩坨的大树,应在比原来大10-20cm处开挖,以保证不破坏长出的新根;对未经过断根缩坨的以大树胸径的7-10倍为土球直径的大小掘苗即可保持足够的根系。土球厚度约为土球直径的2/3,当挖到合适厚度时,用挖锹从四周往里掏,到树木只剩下主根未切断时,开始用草绳打包装,常用的是桔子式和井字式,或两者结合使用。
四、平衡修剪
影响大树成活的最关键因素是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水分平衡被破坏,因此,促进根系生长和控制水分蒸腾是大树栽植成活的关键。平衡修剪是重要方法。由于在运输过程中有可能折损主枝,所以如果条件人力、物力、场地允许最好在现场修剪,否则在起苗后就应及时修剪。修剪因树种、习性、树龄而有多种方式,银杏顶端优势明显,为保证树形,原则上不允许打尖、短截,以疏为主,重点修剪大枝,只剪去病虫枝、交叉枝、重叠枝、徒长枝、损伤枝,疏剪轮间密集枝,适当疏剪每轮内的过密枝。这样树冠恢复快,绿化效果好。修剪原则是在保持树型完整、枝条分布均匀、有利于通风透光的基础上,修剪量控制在三分之一。修剪时树下要有专人指挥,以便保护整体树型。修剪伤口直径大于2cm,必须涂抹油漆或其他保护剂,防止伤口腐烂。
五、栽植
栽植穴应比土球直径大20-30cm,比土球厚度深15-20cm,穴上下大小一致,切忌挖成锥形或锅底形。必要时,换适于树木生长的园土或培养土。一定要喷洒生长素以促发新根。吊装树木入穴时,将树冠最丰满面朝主要观赏方向。不能满足要求时,吊着不放,由专人指挥,工作人员用力推土球,直到满足要求为止。栽植深度比原土球略深5-10cm。树木入穴固定好位置后随即拆除包装物或全部剪断埋入深土中,然后埋土,当埋到一半时,踩实,再埋土再踩实。最后,在树穴外围做浇水堰,高25-30cm。每栽一株,都要由专人用眼睛"吊线",绝对避免以往行道树左歪右斜的不良做法。
六、栽后管理
树木支撑:栽植后应立即支撑,常用的方法有铅丝吊装或支柱支撑。以免行人摇晃或大风天气影响树木生根,也可避免砸伤路人。
浇水:必须浇足三遍水。栽后第一次水一定要透,使土壤吸足水分,有助于根系和土壤密接,多风天气应加紧连夜浇水。第3-4天浇第二次水,7-10天后浇第三次水,以后适天气情况由专业技术人员决定何时浇水。
草绳绕树干:为防止树皮损伤和美观,应用草绳绕树干或涂白,高度一般为1.5m。
看护管理:在交通拥挤和人员活动频繁的地方,应对新栽大树设置围栏,并加强管理,避免人为因素的破坏而影响树木成活。
七、其它注意事项
防冻水和返青水:秋末或冬初及时浇防冻水,有利于提高树木越冬能力,防止早春干旱,尤其对于新栽树木,是必不可缺少的;来年早春按时浇足返青水,有利于新梢和叶片的生长,树木生长健壮。
及时补栽:发现树木确实已经死亡,应及时更换。银杏有"假死"现象,若发现还有成活的希望,应加强日常养护管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经济损失,而且补栽苗木也要有一个很长的缓苗过程。
及时清除主干上的萌芽和树池里的杂草,注意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