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苗木网 >> 资源专题 >> 地区苗木 >> 山东 >> 详情显示

对山东苗木业发展的思考

2007/8/28 10:42:00


     目前,山东省苗木面积基本趋稳,椐不完全统计,全省苗木栽培面积已由2003年的120万亩下降到当前的100万亩左右,分布于17个市,呈不均匀状态。苗木栽培区按树种构成可分四大区域:黄河、运河流域为乡土落叶乔木主产区;鲁中平原为乔、灌木主产区;鲁东沿海为常绿树种主产区;鲁中南为经济、特色树种主产区。区域性苗木业的形成与发展,为山东苗木业的进一步规范奠定了基础。
  
       山东的育苗户大体分六种类型:国有苗圃、有经济实力的民营育苗户、特色苗木生产户、集中连片的育苗农户、游资育苗户和个别育苗散户。这些育苗户,随着苗木市场形势的进一步严峻和各自生产管理水平的高低及经济实力的强弱,继续向两极分化:一部分由于思路不明晰,经营管理不善,苗木长期积压,收不抵支而倒闭;另一部分则逐步向规范化、专业性生产发展。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山东的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苗木产业的主力。民营企业经济实力雄厚,种植规模大,产苗量高。如潍坊金丝达集团、山东光合科技有限公司、泰山华茂樱花基地等。另外,民营企业机制灵活,管理有方,面对苗木市场的变化,反映迅速灵活。
  
       山东苗木发展虽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制约其发展的不利因素。
  
       1.种植面积较大,结构不合理,调整困难。尽管近两年山东的育苗面积有所减少,但按当前的市场需求与发展态势分析,苗木种植面积仍然偏大。专家提议,山东苗木种植面积应控制在80万亩之内,不过,要想使苗木面积在一两年内压缩20万亩,难度较大。另外,山东苗木还存在种植结构不合理问题。目前,在树种构成上,常规乔木种植面积较大,约占60%以上;观赏小乔木、灌木、地被植物较少,约占30%左右;优良乡土树种更少,与当前的实际需求差距较大。在苗木规格上,也存在大苗不足,中小苗过剩,小苗缺乏的问题。 天天苗木网--专业的苗木网上市场!


  
       2.栽培密度较大,减小密度较难。受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山东省苗木栽培密度普遍较大,不利于培养当前市场需求的工程大苗。如果间除一部分苗木扔掉十分可惜,但移栽苗木则需要扩大育苗面积,增加投入。因此,减小密度对于经济条件本来就不好的苗圃有较大难度。
  
       3.低水平重复生产的苗圃较多,提高苗圃的整体水平较难。多数苗圃品种雷同,苗木规格大小相同,管理方式也大同小异,出现难卖的产品大家都有,好销的产品大家都无的现象。苗木生产者缺乏先进生产理念和特种苗木经营思想,使得经济效益难以提高。
  
       4.苗木培育成本增加,销售价格却大幅下跌。土地使用成本增加、劳动用工费用增加、生产资料涨价,这些因素都导致了苗木生产成本的提高。但是,除极个别树种或大规格苗木没有降价之外,其他大多数树种苗木价格普遍下跌,有些苗木已降到成本价,甚至低于成本价。因此,60%以上的专门从事苗木生产的企业处在亏损状态。
  
       5.对苗木的需求总量稳中有降,对苗木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城市绿化不仅是单纯的观赏与生态防护,而是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追求自然、生态和谐相兼顾。因此,人们对苗木质量的要求更加严格,对品种的要求多样化。
  
       6.大量游资的涌入,给苗木产业增加了不稳定因素。几年前由于受苗木产业不良炒作的影响,刺激了一部分外行业人员从事苗木生产的积极性,使得大量闲置游离资金进入苗木行业。这些育苗户受政策变动和其他行业发展的影响,游动性很大,他们突然的进入和退出,给苗木产业增加了不稳定性。
  
       7.苗木需求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使苗木生产处于盲目经营状态。苗木生产的超前性与植树、绿化规划的滞后性,是苗木供需不衔接的主要因素。政府、绿化工程规划设计人员和苗木生产者之间缺乏沟通。
  
       针对以上不利因素,结合山东苗木发展特点,笔者对山东苗木发展提出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