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夏石竹的养殖方法

2010/8/23 21:37:53

量91
常夏石竹常绿,叶形优美,花色艳丽,且花具芳香,花期长,被广泛用于点缀城市的大型绿 地、广场、公园、街头绿地、庭院绿地和花坛、花境中,深受人们的喜爱。还被人们用于盆 栽,置于家中,用做家庭赏花。由于常夏石竹适应性极强,耐寒、耐旱、耐贫瘠,管理粗放 ,目前成为我国各地大中城市绿化中最受欢迎的地被植物之一,特别是在缺水的城市,把常 夏石竹当做地被植物的首选,不仅被用来栽植成绿带和拼植图案,还被大面积的用作地被植 物栽于绿地中,为城市绿化美化注入了新的活力,给城市增添了新的光彩。常夏石竹这一称素“冬不枯、夏不伏”的地被植物,日前越来越被现代化园林城市所认同, 并走进城市,走进都市人美好的生活环境中。


常夏石竹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节膨大,单叶对生,株高l0-15cm,四季常绿,三季开花。适应性广,抗严寒(可抗零下35℃的低温),耐干旱瘠薄(每月只需浇1次水,很少施肥),花很美(盛开期花朵可覆盖地面),对土壤酸碱度要求也不十分严格(pH值介于5-8之间的土壤均可种植) ,分生、分化能力强,繁殖容易,生长迅速。


常夏石竹的养殖方法


常夏石竹可采用播种、分株及扦插法繁殖。播种可于春天或秋天播于露地,寒冷地区可于春 秋播于冷床或温床。发芽适温为15—20℃,温度过高则萌发受到抑制,幼苗通常经过二次移 植后定植。分株繁殖多在4月进行,扦插法生根较好,可于春秋插于沙床中。


目前,常夏石竹的繁殖方法主要是分株和分蘖,但难以快速大量繁殖种苗,这也是当前常夏石竹种苗较贵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介绍一种对常夏石竹顶芽和腋芽进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试管苗的方法,利用这项技术,可在短期内繁殖上百万株的种苗,具有成本低、效益高的特点。


一、配制培养基


根据不同需要,严格精确地称取各种化学试剂,配成不同类型的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mg/L6-BA;分化培养基为 MS+lmg/L6-BA+0.1mg/LNAA;生根培养基为 MS+0.1mg/LIAA+0.Img/LIBA。高压灭菌条件为120℃,1.1-1.2个大气压,20 分钟。


二、培养方法


1.愈伤组织培养。将常夏石竹幼枝在清水中洗净,剪去叶片和大部分茎段,取茎尖和腋芽部分,再冲洗1-2次,淋干。在超净工作台上,先用75%的乙醇浸泡茎尖30-60秒,再用0.1%hgcl2浸10分钟,最后用无菌水冲洗数次。用镊子和解剖刀取出包括生长点的组织切块,接种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培养条件为:每天光照10-12小时,光照度为1000-2000Lx,温度为25℃左右。大约15-25d后,接种的外植体就可以膨大,形成愈伤组织,1 周后,可将愈伤组织进行继代培养或分化培养。


2.继代培养。将愈伤组织在无菌条件下,从试管或培养瓶中取出,用镊子和解剖刀剔除附着在愈伤块上的培养基,并用无菌水反复清洗数次,直至愈伤块上无残留培养基为止。用解剖刀将愈伤块切成数个小块,再接种到装有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的培养瓶中,在与诱导愈伤组织相同的培养条件下继续培养。几天后,培养瓶中的小愈伤块即可逐渐长大,这一过程可反复操作。通过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原来接种的一个茎尖组织可繁殖出大量的新枝,用于分化培养。


3.分化培养。将愈伤组织在无菌条件下,从试管或培养瓶中取出,用无菌水洗净,切成小接种块,接种到装有分化培养基的培养瓶中,分化培养的条件同愈伤组织培养。大约1个月以后,愈伤组织就可分化出芽,并继续长出新枝。当分化出的新枝长到1-2cm或分化出一定数量后,将这些小幼苗在无菌条件下取出,进行生根培养或重新诱导分化。


4.生根培养。当培养瓶中的幼苗长到2cm左右时,将幼苗在无菌条件下取出,放人装有生根培养基的培养瓶中培养,培养条件同分化培养。大约半个月后,幼苗即可生根。


5.炼苗。当幼苗的根长到一定程度,幼苗形体已显健壮时,将幼苗取出,在清水中洗净附着在根上的培养基(注意:一定要严格洗净,否则会烂根)。将洗净的幼苗排好,用清水喷湿,在温度15℃-25℃、湿度60%-80%的条件下炼苗12-24小时。


6.移栽。炼苗后,将幼苗移栽入由蛭石组成的驯化苗圃中驯化,每天定期给幼苗喷施驯化培养液和清水,大约15-20d后,视幼苗长势,即可移栽到苗圃中。


常夏石竹的根系庞大,可防止土壤冲刷和水土流失,并能抗有害气体和病虫害,有重要的卫生环保功能。可作为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栽培于庭院内外、公路两旁、风景观光地带,以及露天活动和休息场地,不仅具有较好的美化、绿化作用,还具有较强的观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