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的栽培技术与功效

2010/8/24 15:58:22

量49

  芍药,姿色艳丽,又雍容华贵而与牡丹相似,故有“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的美称。

  芍药为我国传统名花之一,栽培历史最久,早在3000多年前的夏、商、同时代已有栽培。在春秋战国时代,民间已有将芍药作为礼物的习俗,男女相爱、友人告别时互相赠送。故芍药又有艳友、将离、可离等别名。在许多诗词中出现,如“牡丹落尽正凄凉,红芍升时醉一场”和“多谢花工怜寂寞,尚留芍药毁春风”。

  芍药属毛茛科,为多年生宿根草本,高1米左右。原产我国北部,目前秦岭、大别山等地均有野生种,蒙古、前苏联和日本亦有分布。现全世界的品种已达千种,我国约有180种。具纺锤形的块根,并于地下茎产生新芽,新芽于早春抽出地面。初出叶红色,茎基部常有鳞片状变形叶,中部复叶二回三出,小叶矩形或披针形,枝梢的渐小或成单叶。花大且美,有芳香,花生枝顶或生于叶腋;而牡丹花只生于枝顶,这是牡丹与芍药的区别之一。芍药花瓣白、粉、红、紫或红色,花期4~5月,霜降后地上部分枝叶枯干,翌年春起萌芽后含蕾盛放。盛开时,色彩纷呈,花香四溢,花形妩媚,绿叶潇洒,株丛丰满,令人赏心悦目。

  芍药的繁殖有播种、扦插和分株法,通常以分株繁殖为主。分株期以九月下旬至十月上旬为宜,将根株掘起,震落附土,用刀切开,使每个根丛具2~3芽,最好3~5芽,然后将分株根丛栽植在准备好的圃地。如果分株根丛较大(具3~5芽),第二年可能有花,但形小,不如摘除使植株生长良好。根从小的(2~3芽),第二年生长不良或不开花,一般要培养2~5年。

  播种繁殖以种子成熟后采下即播种为宜,越迟播发芽率越低。芍药种子有上胚轴休眠现象,播种后当年秋天生根,次年春暖后芽才出土。幼苗生长缓慢,有的芽3~4年才可开花,还有到第5~6年才开花的。

  扦插法可用根插或茎插。秋季分株时可收集断根,切成5~10厘米一段,埋插在10~15厘米深的土中。茎插法在开花前两周左右,取茎的中间部分由二节构成插穗,插温床沙土中约一寸半探,要求遮荫并经常浇水,一个半月至两个月后既能发根,并形成休眠芽。

  芍药花色、香、韵俱美,既可地栽,又可盆栽家养布置阳台,或作为切花进行瓶襁水养。芍药不仅是名贵花卉,而且其根是卓有疗效的中药。古药方中,本不分赤芍、白芍,人们在长期的医药实践中,对芍药药用的认识也逐步深化。将人工栽培的芍药,选取肥大的根,入沸水煮熟、晒干,如此所得的药材叫白芍。它有养血平肝,敛阴收汗、缓中止痛作用。而将野生芍药的根与栽培芍药细瘦的根直接晒干所得的药材叫赤芍。它有泻肝火、散恶血的作用。芍药的栽培技术与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