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竹的生长习性及繁殖方法

2010/8/24 15:59:20

量85

南天竹的生长习性及繁殖方法

南天竹的生长习性

为常绿灌木。多生于湿润的沟谷旁、疏林下或灌丛中,为钙质土壤指示植物。喜温暖多湿及通风良好的半阴环境。较耐寒。能耐微碱性土壤。花期5-7月。野生于疏林及灌木丛中,也多栽于庭园。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也不耐旱。喜光,耐阴,强光下叶色变红。适宜含腐殖质的沙壤土生长。

株高约2m。直立,少分枝。老茎浅褐色,幼枝红色。叶对生,2-3回奇数羽状复叶,小叶椭圆状披针形。圆锥花序顶生;花小,白色;浆果球形,鲜红色,宿存至翌年2月。常绿灌木,高约200厘米。茎直立,少分枝,幼枝常为红色。叶互生,常集于叶鞘;小叶3~5片,椭圆披针形,长3~10厘米。夏季开白色花,大形圆锥花序顶生。浆果球形,熟时鲜红色,偶有黄色,直径0.6~0.7厘米,含种子2粒,种子扁圆形。花期5~6月,果熟期十月~来年一月。

南天竹的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

及时采种1~2月,秋季采种,采后即播。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33厘米开沟,深约10厘米,均匀撒种,每公顷播种量为90-120千克。播后,盖草木灰及细土,压紧。第二年幼苗生长较慢,要经常除草,松土,并施清淡人畜粪尿。以后每年要注意中耕除草。追肥,培育3年后可出圃定植。移栽宜在春天雨后进行。株行距各为100厘米。栽前,带土挖起幼苗,如不能带士,必须用稀泥浆根,栽后才易成活。当南天竹种子鲜红尚未发黑脱落之前,在生长健壮的植株上采摘充分成熟的果实,除去果柄,将果实用清水浸泡2~3天。待果皮发软后,用河沙与之混合,搓揉,去果皮、果肉,再用清水漂洗除去漂浮的干瘪种子,晾干后即可进行沙藏催芽。

(2)后熟催芽因南天竹种子为胚发育不完全的生理后熟型种子,必须经较长时间与湿沙混合贮藏,让其顺利完成后熟过程,才能进入正常的发芽阶段。一般从采摘种子到发芽要6~8个月。贮藏催芽的具体做法;将洗净晾干的种子与干净的湿沙按1∶3的比例混合均匀(沙的含水量以用手握成团、松开即散为度),将其贮藏于水缸或釉质的大花盆中,加盖木板以防鼠类危害。在其后熟至发芽过程中,每15~20天检查一次,如发现沙粒干燥,要喷水增湿,如发现种子发霉,要及时进行清洗并换沙。至9月上旬,种子开始萌芽露白时可取出播种。

(3)整地作床南天竹幼苗忌暴晒和根部积水,因此苗圃地应选择阴凉、背风阴湿、排灌方便的疏松地块。播种前精细整地,施入充分腐熟的饼肥,将苗圃地做成高10~20厘米、宽1~1.2米、长约10米的苗床。为防止杂草滋生,影响幼苗生长,可用30毫升乐果乳油加75公斤水配制成的除草剂进行喷施。

(4)开沟播种在苗床上按15厘米行距开沟,沟深5~7厘米。将已发芽露白的混沙种子均匀撒播于播种沟内,间距一般为2~3厘米,播后加盖一层厚约3厘米的肥土或火烧土,以不见种子为度。使用火烧土可防止幼苗发生病害。最后将床面喷湿,覆盖一层稻草或桔秆保湿。

(5)播种管理出苗前要经常喷水,保持床面湿润,一般播种后15天即有70%以上的种子破土而出。应分2~3次揭去覆盖的稻草或秸秆。若温度过高(超过30℃),在揭去稻草或秸秆的同时,必须搭棚遮阳。当植株长出真叶且天气转凉后,即可全部撤去覆盖物,锻炼小苗。秋末在苗床上撒一层草木灰,以增加小苗越冬的抗寒性。如冬季温度在0℃以下时,为防止幼苗受冻,苗床上要加盖地膜,若遇特别寒冷的天气,还要在地膜上加盖草苫。翌年3月撤去草苫和地膜,加强肥水管理,如幼苗太密,还要进行间苗移栽,2~3年即可长成供绿化或盆栽观赏的大苗。

(6)田间管理

栽后第一年内在春、夏、冬三季各中耕除草、追肥1次,同时还要补栽缺苗。以后每年只在春季或冬季中耕除草,追肥1次。

(7)采收加工

南天竹栽后4~5年,冬季可砍收部分老茎干。6~7年后可全株挖起,抖去泥土,除去叶片,把茎干和根破成薄片,晒干备用。10~11月果实变红或黄白色时采收晒干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