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竹的药用价值
【药 名】:凤尾竹
【来 源】:为禾木科植物凤尾竹的叶、叶芽。
【功 效】:清热除烦,清热利尿。
【主 治】:用于外感发热、神昏谵语,手足心热、心烦,小便不利,淋涩不通。
【性味归经】:甘,凉;心、膀胱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别 名】:观音竹(《广州常见经济植物》)
【拉丁名】:凤尾竹 Bambusamultipiex (Lour.) Raeusch.Var. Nana(Roxb.)Keng. F.
【中药化学成分】:同属植物 Bambusa multiplex含有茁长素(auxins)。
【考证】:《植物名实图考》谓:“现音竹,饶州山坡有之,以千层喜。春时短叶中抽细葶,发小叶,梢开绿花,长柄如石斛。一瓣长圆如小指甲,向上翘如首,下有三细尖瓣,下垂如足;复有一长瓣,弯曲如尾。白心点点,颇似青蛙翻肚。茎花齐发,长六七寸,殊状罕俪。”与图对照,此观音竹实为本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