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葱锈病

2010/8/29 12:24:36


症状主要发生于叶及花梗上,最初在表皮上生纺锤形至椭圆形橙黄色的隆起小斑点(夏孢子堆)、后表皮纵裂,散生橙黄色粉末。晚秋在橙黄色病斑上接着生褐色的斑点(冬孢子堆),不易破裂,发病严重时,病叶呈黄白色枯死。
病原病原是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的葱柄锈菌,学名为Pucciniaporri(Sow.)Wint=Pucciniaallii(DC.)Rudolphi。病菌形成夏孢子和冬孢子,夏孢子堆椭圆形或纺锤形。
侵染途径病菌以冬孢子和夏孢子在病株上越冬。次年春,夏孢子通过气流传播,雨水也能传播,萌发后从植株的表皮和气孔侵入。在夏季冷凉的地区,夏孢子可以在病株上越夏。
在春、秋比较低温多雨的地区容易发病,并以秋季发病重。如果冬季温暖多雨,有利于病菌的越冬,次年发病重,夏季低温多雨,有利于病菌的越冬,次年发病重,夏季低温多雨,有利于病菌的越夏,秋季发病就重。此外肥料不足,生长势弱发病也重。
防治方法
1、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做底肥,增施磷、钾肥,促植株健壮,提高抗病力。
2、发病重的田块,提前收获,并避免在发病重的田块附近栽葱。
3、发病初期,喷洒15%锈宁可湿性粉剂150倍液。

相关信息
  • 观赏葱锈病 2010-8-29
  • 观赏葱锈病的防治措施 2013-12-03
  • 观赏葱疫病 2010-8-29
  • 葡萄锈病 2013-11-26
  • 马蔺锈病 2011-7-05
  • 芦荟锈病 2010-12-28
  • 玫瑰锈病 2010-12-28
  • 翠菊锈病 2010-12-27
  • 蔷薇锈病 2010-12-15
  • 月季锈病 2010-8-29
  • 紫罗兰锈病 2010-8-29
  • 菊花锈病 2010-8-29
  • 牡丹锈病 2010-8-29
  • 芍药锈病 2010-8-29
  • 石竹锈病 2010-8-29
  • 鸢尾锈病 2010-8-29
  • 美人蕉锈病 2008-6-28
  • 菊花黑锈病与白锈病 2010-12-27
  • 如何防治菊花锈病 2014-3-07
  • 如何防治芍药锈病 2014-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