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疫病

2010/8/29 12:39:15

【分布】曾在上海发生,其他地方未见报道。

【症状】此病可侵害百合各个部位。茎部染病,初呈水浸状浅褐色至绿褐色腐烂,逐渐向上下扩展,致植株枯死或倒折。叶片染病,初生水浸状小斑,以后发展成灰绿至暗绿色大斑,潮湿时病部产生白色绵状菌丝,严重时叶和花软腐,茎曲折下垂。终致病叶腐烂或枯死。花器染病后呈黄褐色至暗褐色软腐,空气潮湿在病组织表面产生稀疏白色霉层,即病菌孢囊梗和孢子囊。球茎染病,初为水浸状黄褐色坏死斑,以后扩展腐烂,在病组织表面产生稀疏白霉。

【病原】病原为真菌,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属鞭毛菌,恶疫霉真菌。孢子囊椭圆形,有乳头状突起,顶生子孢囊梗,孢囊梗与菌丝无明显差别。病菌菌丝分枝较少,宽2~6微米,孢子囊卵形至近球形,大小为33.5~41微米×28~34微米。卵孢子球形,直径大小为27~33.5微米。


【发病规律】病菌以厚垣孢子或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厚垣孢子或卵孢子萌发,侵入寄主引致发病,病部产生大量孢子囊,萌发后释放游动孢子或孢子囊直接萌发进行再侵染。气温26~28℃,天气潮湿或多雨适宜发病。降雨多排水不良时发病严重;田间植株茂密柔嫩有利于病害发生与发展。栽培介质不同,发病率也有差别,上海园林科研所调查,经消毒的培养土植株发病率最低,为1I.5%;栽培介质络石为2l%,木屑为22.5%,珍珠岩为37.5%。

【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避免连作,采用高垄或高畦栽培,精细整地,修好田间排水沟,以便雨后及时排水。合理密植,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适当增施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加强田间管理,栽培管理中应避免碰伤根颈部;发现病株及早挖除,带田外集中深埋。发病后适当控制浇水。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施药防治,保护地内最好采用粉尘施药技术。土壤进行蒸汽消毒,或用敌菌丹或敌克松l 000倍液灌浇,每平方米3升;茎叶喷施40%己磷铝200倍液,或25%甲霉灵800倍液,或0.5%波尔多液。生长期或发病初期,喷洒1:0.5:100的波尔多液能抑制病害传播。种植前可选用66.5%普力克(霜霉威盐酸盐)水剂400-600倍液进行圃床土壤喷淋,对预防或防治该病效果较好。 发病初期也可用25%甲霜灵8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40%乙磷铝2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粉剂5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也可在发病始期及时喷洒72%霜脲锰锌(克抗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或72%克霜氰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6%靠山水分散微颗粒剂800倍液。

相关信息
  • 百合疫病 2010-8-29
  • 百合疫病的防治 2010-12-26
  • 百合疫病防治 2010-12-15
  • 百合疫病防治方法 2019-8-28
  • 百合疫病的危害与防治 2011-7-15
  • 人参疫病 2014-3-26
  • 百子莲疫病 2011-6-02
  • 菊花疫病 2010-12-27
  • 鸡冠花疫病 2010-12-27
  • 万带兰疫病 2010-12-26
  • 凤仙花疫病 2010-8-29
  • 郁金香疫病 2010-8-29
  • 散尾葵疫病 2010-8-29
  • 兜兰疫病 2010-8-29
  • 紫罗兰疫病 2010-8-29
  • 芍药疫病 2010-8-29
  • 非洲菊疫病 2008-6-28
  • 如何防治金鱼草疫病 2014-3-07
  • 如何防治郁金香疫病 2014-3-07
  • 散尾葵疫病的防治 2013-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