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仙人掌短须螨,棉叶螨。
【目科】真螨目,叶螨科。
【学名】 Tetranychus telarius
【分布】上海、江苏、浙江等地。
【危害对象】以危害仙人球属、银花球属严重。植株受害后出现棕色小斑点,球部局部以至全都萎缩。
【危害征状】成螨:椭圆形,黄绿色,体色随季节变化;体长0.3~O.5毫米,背表皮纹纤细,足4对,沿体侧有污点;背毛细长,共26根。肛门侧毛1对;雄螨阳具弯向背面;越冬雌成蟎为橙红色。幼螨体较小,足3对。
【发生规律】在温室中一年可发生若干代。以雌成螨在温室缝隙或干枯残株中越冬;在22~26℃下,完成一代需11~15天,在29~32℃下,仅需8~10天;干旱天气,利于发生,相对湿度在80%以上,生长繁殖不利。
【防治方法】
(1)药剂防治:成螨、若螨盛发期,可选喷15%哒嗪酮乳油3 000~4 000倍液,或1%灭虫灵乳油3 000~5 000倍液,25%螨卵酯乳油1 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2)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例如亚洲钝绥螨、长毛钝绥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