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部分花卉栽培常识6

2007/9/2 21:06:00

棕竹怎样栽培养护?

  棕竹为棕搁科常绿灌木,茎纤细如手指,有叶节,不分枝,叶掌状深裂,青绿如竹,又颇具热带的韵味,是栽培很广的一种观叶植物。同属的细叶棕竹,高不及1米,掌状裂叶更纤细,宽约0.6-1.6厘米,形态优美,近来多被引种,尤其适合家庭栽培。


  棕竹原产我国广东、广西、云贵等地,日本也有,常繁生山坡、沟旁荫蔽湿润的灌木丛中,性喜温暖湿润、半阴通风的环境,畏烈日,喜欢生长在富含腐殖质的硫松湿润的砂壤土中。若土壤干旱瘠薄,则生长欠佳。


  棕竹生性强健,管理粗放,5-9月要遮荫,宜保持60%的透光率,生长期土壤以湿润为度,宁湿勿干,空气干燥时,且要经常喷水保持环境有较高的湿度。施肥每月l一2次,粪肥或其它氮肥均可。通风不良处有时会发生介壳虫,若少量发现时应用人工刮除。另外,对植株上的枯枝黄叶要及时剪去。


  棕竹多以分株繁殖或从野外挖取。分株常在4月份结合换盆进行。每隔2-3年换一次盆。分株时,每个株丛不宜少于10杆,否则生长恢复慢、观赏效果差。分株上盆后,要放半阴处,浇水不要太多,待萌发新枝后再移至向阳处养护,然后进行正常管理。


    鹅掌柴栽培要注意哪些事项? 


  鹅掌柴也称鸭脚木,为五加科的常绿乔木,叶呈掌状分裂,小叶5-8枚,革质具光泽,花绿白色,后变成红色,有芳香。常见栽培的还有其变种花叶鹅掌柴,其叶上有不规则黄、白色块斑,观赏价值更高。


  鹅掌柴属植物共有150种左右。本种原产澳洲,目前栽培这一品种的养花者很多。此植物喜温暖湿度大的环境,忌烈日照射,较耐阴,培养时给予明亮的散射光最相宜,适合栽植于环境通风良好,肥沃深厚的土壤中。


  鹅掌柴生性较强健,栽培比较容易。较大的植株,春季出房前应做翻盆处理,并要作适当的整形修剪,对过高脱脚的植株,可作回缩修剪,以促进新梢萌发。出房后宜放置在半阴处,夏季要注意及时遮荫,不要让烈日直射。要保持土壤湿润,不待干透就要及时浇水,天气干燥时,还应向植株喷雾增湿;梅雨期间要防止盆中积水。在5-9月这段时间内,每月施2次20%的饼肥水。对花叶品种,若氮肥多,光照弱,会使叶片上的斑块不明显。另外,鹅掌柴长时间放室内观赏,如果通风不良或光线太暗,会导致叶片脱落,这点值得萌养者注意。


  11月初入室后应放置在冷室内,温度不宜低于5℃,否则会造成落叶。土壤要稍为湿润些,环境也不能太干燥。鹅掌柴若需大量繁殖,可用播种法;少量的可以用分株法或扦插法。扦插最好在5-7月进行,做法是剪取带2-3个节的绿枝扦入蛭石中,放置在阴湿处,约30天可以生根。


    美人蕉有何特性?有哪些品种?


  美人蕉,又名红艳蕉、红蕉、昙华、宽心姜、苞米花等,属美人蕉科美人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


  美人蕉,高60厘米到120厘米,叶大似芭蕉,互生,舒展如翠袖,披针形,绿色或紫红色。总太花序不规则生于茎顶,花瓣直伸,具有四枚瓣化雄蕊。花色有大红、粉红•、桔红、紫红、乳白、紫及红黄相间、红瓣金边等。花期从5月到7月,开花不断。其中以大红花美人蕉为最美,名谓“红焦”,故称美人蕉。


  美人蕉品种很多,到19世纪初已有近千个品种。常见的品种有;大花美人蕉,又名法国美人蕉,特点是花大,颜色有黄、桔红、大红等;粉美人蕉,花较小,黄色具赤色斑点美人蕉,又称红叶美人蕉,花大,红色,茎叶均为紫褐色。美人蕉的果实为略似球形的蒴果,有瘤状突起,种子黑色,坚硬。


  另外,美人蕉的叶片具有吸收氯气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功能,是一种很好的环保绿化花卉。其茎还是人造纤维和造纸的原料,根茎和花可入药,根茎能治急性黄胆型肝炎,花为止血药。


  美人蕉怎样栽培管理?


  美人蕉原产美洲、印度、 马来半岛等热带地区,性喜温暖、湿润和充足阳光,不耐寒,怕强风和霜冻。对土壤要求不严,能耐瘠薄,在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良好。深秋植株枯萎后,要剪去地上部分,将根茎挖出,晾晒2-3天,埋于温室通风良好的砂土中,不要浇水、保持5度以上,即可安全越冬。长江以南地区,冬季也可不挖出根茎,只要加土封好,第二年春仍可萌发出芽。


  美人蕉适应性很强,管理上比较粗放,并不娇,病虫害也很少。每年5-8月要注意卷叶虫害,以免伤其嫩叶和花序。可用50%敌敌畏800倍液或50%杀暝松乳油1000倍液喷洒防治。地栽美人蕉偶有地老虎发生,可进行人工捕捉,或用敌百虫600-800倍液对根部土壤灌注防治。


  怎样繁殖美人蕉?


  美人蕉的繁殖以分株繁殖为主,也可播种繁殖。


  分株繁殖在3-4月进行。将老根茎挖出,分割成块状,每块根茎上保留2-3个芽,并带有根须,栽入土壤中10厘米深左右,株距保持40-50厘米,浇足水即可。新芽长到5-6片叶子时,要施一次腐熟肥,当年即可开花。


  美人蕉采用播种法繁殖较少,只是在培育新品种或大量繁殖时采用。播种一般于每年3-4月在温室内进行。由于其种子外壳坚硬,播种前应用刀将壳割破,用25-30度温水浸泡一天,再播种容易出芽。如气温保持在22-25度左右,一周即可出芽,待苗长出2-3片叶子,再进行移植。


    变叶木如何繁殖养护?


  变叶木是一种珍贵的观叶植物,因其叶形、叶色多变而得名。其奇特的形态、绚丽斑斓的色彩而招人喜爱。变叶木的品系甚多,色彩有绿、黄、红、紫、褐、橙、青铜色等不同深浅的斑点或条纹;叶形有宽叶、细叶、长叶、扭叶、角叶、戟叶、飞叶等观赏类型。变叶木原产印度尼西亚、澳洲及印度等地。性喜高温高湿,夏季可适应30℃以上高温,对光照适应范围宽,不耐寒,怕干旱。冬季气温须保持在15℃以上,低于10℃时会发生脱叶现象。对土壤要求不严,以稍带粘质、排水良好的土壤栽培为佳。


  变叶木路出由并攒为主,也可用压条繁殖法。扦插以气温较高的6-8月较适宜。方法是:剪取10厘米左右的嫩枝,疏去下部叶片,待切口液汁晾干后,再插入沙土或蛙石中,然后用塑料薄膜封闭保湿,10余天就能生根。当长出新叶后即可上盆培养。对难以生根的品种或为矫正树形,可采用高压法繁殖。方法是:7月间,在压条部位环剥去l厘米宽的皮,然后按常规方法处理,约1个月后可生根。


  变叶木养护比较简单。盆栽培养可用园土3份、堆肥1份、砂或锯末l份混合配制盆土。5-10月生长期间,给予充足的水分,每天向叶面及地面喷林以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和叶面清洁。每半个月施一次饼肥水。


  变叶木对光线适应范围宽b放置半阴处和春秋全日照下均可生长。如长期放室内,叶色缺少光泽,不亮艳。夏季阳光强烈,应遮荫,保持50%一70%的透光率即可。对刚繁殖的幼苗,6-9月放半阴处培养更适宜。较老而高大的植株下部常光秃无叶,影响美观,可根据树形对其进行修剪整形,以保持优美的树形。


Tags:花卉栽培   花卉栽培技术   花卉栽培技术培训   花卉栽培管理   花卉栽培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