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蕙兰 配套栽培技术(上)

2008/6/1 11:53:27

  大花蕙兰拉丁名Cymbidium,别名虎头兰、喜姆比兰和蝉兰。为兰科兰属植物。
  形态特征:大花蕙兰为多年生附生性草本植物。假鳞茎椭圆形,粗大。叶长50至80厘米,叶宽2至4厘米,株高60至150厘米不等,花葶40至150厘米不等,叶色浅绿至深绿,标准花茎每盆3至5支,每支着花6至20朵花。其中绿色品种多带香味。
  流行品种:大花蕙兰商品栽培品种主要来自日本和韩国,国内最近几年也开始有很多公司在研究品种选育、组培技术、栽培技术等。
  目前主要的流行品种有以下几类:粉色系列:‘贵妃’、‘粉梦露’、‘楠茜’、‘梦幻’绿色系列:‘碧玉’、‘幻影’(浓香)、‘华尔兹’(清香)、‘玉禅’
  黄色系列:‘夕阳’(清香)、‘明月’、‘UFO’
  白色系列:‘冰川’(垂吊)、‘黎明’
  生物学特性:大花蕙兰原产我国西南部,喜冬季温暖和夏季凉爽气候,喜高湿强光,生长适温为10℃至25℃。夜间温度以10℃左右为宜,尤其是开花期将温度维持在5℃以上,15℃以下可以延长花期到4至5个月。花期依品种不同可从10月份开到第二年4月份。工厂化栽培从组培苗到开花需要3年时间。大花蕙兰有母球,子球,孙球之分,其中,孙球长速最快。大花蕙兰喜强光,能耐50000至70000勒克斯的强光照。
  分级标准:品种不同,性状不同,分级标准也不同,但是总体上都遵循以下的分级标准:
  A级:株高80至120厘米,4至5个花箭,每支箭15至20朵花。
  B级:株高60至80厘米,3至4个花箭,每支箭10至14朵花。
  C级:株高40至50厘米,1至2个花箭,每支箭6至9朵花。
  也可依据花径的大小不同分成大花系列(花径8至10厘米)、中花系列(6至8厘米)、小花系列(4至5厘米)。
  一、栽培周期
  通常从组培苗出瓶到开花需3至4年时间,其生长周期标准如下:
  组培苗出瓶后放入50孔或66孔穴盘,基质采用水苔,培养2个月。
  8×8黑营养钵,基质采用树皮,培养5个月。
  12×12黑营养钵,基质采用树皮,底垫石子,培养7个月。
  15×18黑营养钵,基质采用树皮,底垫石子,培养5至7个月。
  18×22硬质塑料盆,基质采用树皮,底垫石子,培养12至15个月。
  二、栽培条件
  1.温度:生长适温为10℃至30℃,但耐高温能力高于蝴蝶兰,昼夜温差最好在8℃以上。
  2.光照:生长最适光强在15000至40000勒克斯,最大光强最好小于70000勒克斯。
  3.空气湿度:非常喜湿,但要注意通风,否则易得炭疽病,小苗湿度应在80%至90%,中大苗湿度应在60%至85%。
  4.肥水:(1)施肥生长期氮、磷、钾比例为1:1:1,催花期比例为1:2:2至3,肥液pH值为5.8至6.2。
  一般而言,小苗施肥浓度为3500至4000倍,中大苗为2000至3500倍,夏季1至2次/天(水肥交替施用),其他季节通常3天施一次肥。
  有机肥:从组培苗出瓶到开花前都要每月施一次有机肥,生长期豆饼:骨粉的比率为2:1,催花期施用纯骨粉。有机肥不能施于根上,且不能高于营养钵口。骨粉如含盐量太大可先用水冲洗后再施用。冬季最好停止施用有机肥。不同时期施用量如下:
  50孔/66孔:0.5克/穴8厘米×8厘米营养钵:1至2克/盆
  12厘米×12厘米营养钵:7至9克/盆
  15厘米×18厘米营养钵:12至15克/盆
  18厘米×22厘米花盆:15至20克/盆
  长效缓释肥:长效缓释肥在大花蕙兰上的应用也非常广泛,通常采用N:P:K=13:11:13的型号,有效期为3个月或6个月。缓施肥在施入1个月以后才开始释放养分,所以在这1个月内要保证有肥料供应,长效缓释肥的用量一般为小苗2至3克、中苗6克、大苗18克不等。
  (2)浇水5月和9月每天浇一次水,7至8月份一天浇2次水,10月至次年4月每2至3天浇一次水。浇水应在中午进行,浇水次数视苗大小和天气状况随时调整。
  5.病虫害:(1)真菌性炭疽病:多发生于叶片顶端,病斑边缘黑褐色,中间灰白,多由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引起,病斑应及时剪除,并配合喷药。常用药剂有1000倍代森锰锌、1000倍可杀得。
  其他真菌性病害常用以下药剂防治:1000倍百菌清、800倍瑞毒霉、800倍甲霜灵。
  (2)细菌性病害:常用药剂有6000倍农用硫酸链霉素、300ppm农用链霉素、800倍井冈霉素。重茬、长期栽培时,软腐病会发病严重。在小苗期,此病不会发生,一般到第三年,花芽达到20至30厘米高度时,发现球茎突然都会烂掉,在山上也会发生。这时只能全部销毁,否则容易导致病害传染给健康植株。如果及时处理周围环境卫生及进行药物防治会对病害起到抑制作用。
  (3)虫害:主要虫害有蛞蝓、叶螨,常用药剂:蛞克星(诱杀)、三氯杀虫螨。在6至9月通风不良时,蛞蝓发生严重,多在叶片背部隐藏,同时危害根系,防治时可在砖缝中撒石灰,然后喷水,可杀死大量成虫,同时可用长寿花叶及颗粒蛞克星诱杀。叶螨在叶子背面发生,因此打药时要从叶的背面开始打起。
  防治其他虫害的常用药剂有:2000倍克螨特、6000倍福星、2000倍乐果、3000倍爱福丁。
  备注:为了节省人力、物力,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通常可以将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的农药配合起来应用,具体混合情况可参考下列组合:
  1200倍三锉铜+1300倍效力增+6000农用硫酸链霉素(针对真菌和细菌性病害防治)
  500倍多菌灵+800倍井冈霉素+2000倍克螨特(小苗用,针对真菌、细菌和螨虫)
  1000倍可杀得(针对细菌性病害,对真菌也有效)
  300ppm农用链霉素+8000倍福星(针对细菌和虫害)
  800倍百菌清+2000倍水合霉素(针对真菌和细菌)
  4000倍万兴+800倍井冈霉素(针对蛞蝓和细菌)
  1200倍水合霉素+800倍甲基托布津(针对细菌和真菌)
  800倍甲基托布津+300ppm农用链霉素(针对真菌和细菌)
  800倍易保(针对真菌、细菌)
  1000倍百菌清+1000倍可杀得(针对真菌性病害)
  500倍多菌灵+800倍甲霜灵(小苗用,针对真菌性病害)
  800倍甲霜灵+1600倍苯菌灵+1300倍敌杀死(针对真菌和蛞蝓)
  6000倍福星(针对杀虫)8000倍福星+800倍百菌清(针对虫害及真菌性病害)
  800倍瑞毒霉+800倍甲基托布津+2000倍吡虫啉(针对病毒、真菌和螨虫)
  300倍多抗霉素+1875倍斑潜净(小苗用,针对细菌性病害和潜叶蝇)
  2000倍敌杀死+800倍甲霜灵(针对蛞蝓和真菌性病害)
  100ppm赤霉素(促进生长)800倍甲霜灵+800倍锰克菌(用于刀片消毒)
  1500倍敌杀死+2000倍敌敌畏+2000倍乐果(防治蛞蝓)
  3000倍爱福丁(防治灰飞虱、螨虫,有效成分为阿维菌素)
  磷酸三钠(防治病毒有效)6.矮化剂应用技术:大花蕙兰的叶片在50至60厘米长时最为适宜,若不用矮化剂则叶长为70至80厘米。在日本,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面积,一般采用浇灌多效唑(PP333)的方式来使叶片长度变短。具体浇灌方法:当叶片长到30至40厘米时,开始应用矮化技术,效果最好。应在2至3月份,用10ppm至30ppm的多效唑浇灌,特殊品种可能要处理2次,多数品种处理1次即可。应用该方法可抑制叶片生长10厘米左右,花高于叶片10至20厘米,花茎也会相应降低,会感觉花的比重大,平衡感强,观赏效果更佳。
  7.催花条件:肥料、光照、温度为催花的关键因素,催花时间为第三年的6至10月。有机肥应施用纯骨粉,并在无机肥中增加钾肥比例。光照强度要大于15000勒克斯,昼夜温差要大于10℃。
  (未完,下接2466期2版,本版图片由全媛芝提供)
  粉色系列


  ‘楠西’(大粉红花)


  ‘梦幻’


  ‘贵妃’(直立型)
  绿色系列


  ‘碧玉’(垂吊型)


  ‘幻影’(中花香味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