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心金光菊新品种‘科罗娜’
2008/6/1 11:53:27
黑心金光菊新品种‘科罗娜’由德国班纳利种子公司培育,为菊科、金光菊属植物。原产于北美洲,适宜在全日照条件下栽培。栽培高度为30至70厘米。栽培时间从穴盘苗种植需5至6周,盆栽开花时间需12至21周。‘科罗娜’非常适合容器、园林景观应用,并且是花坛镶边和切花生产的最佳品种。
播种方法:穴盘的每个穴里播2至3粒种子,也可将种子直接种植到花盆中。
萌芽:萌芽分为四个阶段(从种子到完成幼苗生长),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从胚根穿破种皮开始,幼根接触到土壤,以长出子叶为结束。第二阶段———从长出子叶开始,以长出真叶为结束。第三阶段———从长出真叶开始,以80%的幼苗可以出售为结束。第四阶段———到所有的幼苗都可以出售为止,这个阶段持续7天左右。
第一、二阶段(14至21天),温度为20℃至22℃,第三、四阶段(10至14天),温度为18℃至20℃。
在进行播种之前,先用杀真菌剂处理基质。基质中保持较低的可溶性盐含量,pH值保持在5.8至6.2之间。萌发时需要光照。播种之后,用蛭石轻轻覆盖种子。要求土壤轻微湿润但不能过于潮湿。在播种后对种子进行遮阴,避免直接光照。
穴盘苗栽培:从第二个阶段开始,在保证穴盘苗不会干燥的情况下开始降低基质湿润程度。由于根系对高盐浓度很敏感,所以要避免可溶性盐的EC值超过0.75。开始给穴盘苗施加氮浓度为50ppm至75ppm的肥料。在第三和第四阶段,施肥浓度可增加到150ppm。
移植后栽培:在萌芽的3至4周后进行移植,每个穴盘(3×3l厘米)或每个花盆(6至8厘米)中移植1株,在移植的5至6周后,可再换置到更大的花盆(10至17厘米)或容器(3至5升)中,每盆1至3株。此后将每株幼苗分别移植到8至9厘米的容器中。此时,新长出的枝条上会有2至3组真叶。栽培切花时(无霜)保持25×30厘米的间距。
基质:使用排水良好、含铁螯合物和微量营养元素的基质,要求使用粘土含量为20%至30%,每平方米基质中施加1至2千克的完全平衡肥料,并持续3至6个月的时间,保持基质pH值在5.8至6.2之间。田间栽培时,要求使用肥沃的、含有腐殖质、营养充足且排水良好的沙壤土。
光周期:为长日照植物。为了得到良好的开花,要求保持日照时间在14至16个小时,植株在移植后的2至4周内开始开花。保持较高的光照水平,因为高光照水平有利于提高植物品质和茎干的伸长。冬季和早春为盆花和切花生产补充光照强度。可采取缩短日照时间的方法来控制植株继续生长。在移植的2至5周后持续短日照(10小时)7至10天可使植株生长更为紧凑。然后再重新回到长日照条件(14至16小时)。
温度:植株喜爱温暖的生长环境,将温度保持在18℃至20℃。16℃会将栽培时间延长3周左右。温度在16℃以下将导致植株叶片变红。黑心金光菊不能忍受霜冻。
施肥:要求肥料浓度适中,每周给植株施加含100ppm至150ppm氮的肥料,并补充施加钾素(N:K2O为1:1.5)。避免铵浓度和氮浓度过高。为避免镁素缺乏,可施用1至2次的硫酸镁溶液(0.05%)。如果植株出现缺铁症状(pH值在6.0以上),可施用1至2次螯合铁。
切花:当花朵开放和茎干不再柔软时可进行切花的采收工作,切花的瓶插寿命在8至12天。
栽培提示:保持较低湿度并提供良好的通风环境。避免过度浇灌或干旱。干旱会导致叶片边缘发生病害。在较冷的温度条件下,避免在晚上进行喷灌,减少植株发生葡萄孢菌属病害的风险。
图片说明:黑心金光菊‘科罗娜’植株。
本刊所提供的技术资料目前已被国内外知名种植者验证并根据其种植经验编写。由于各地气候条件不同,请读者具体因地制宜。本刊对由于应用相关技术资料所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恕不负责。
①本站信息来源于网络与会员发布,仅供浏览参考,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谨慎采纳.本站不做任何担保.
②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意义,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转载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③如转载文章信息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本站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