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地黄栽培指南

2008/6/1 11:53:53

  品名:毛地黄DigitalisPurpurea
  生命周期:多年生宿根花卉系列:
  ‘卡米洛特’
  每克种子粒数:10600至12000粒种子形态:
  丸粒种子基质pH值:
  5.8至6.2品种特性:
  ‘卡米洛特’为市场上首个F1代品种,高芽率,生长及开花表现都非常出众,花箭强壮,很强的侧箭抽出能力,花朵大,深色斑点密布于花芯,显得非常耀眼,可当年开花。容器栽培可选用口径15厘米的花盆。园林栽培株高1.0至1.5米,冠径达60至75厘米,对光照的适应性强,耐半阴或全光照。花期为4月中下旬到7月中下旬。播种时间多在8至12月份。
  育苗技术:第一阶段
  发芽温度为18℃至21℃,需要3至4天,胚根开始出现,基质要保持中等湿润,基质太湿会阻碍根系的发育。基质EC值保持在0.5至0.75即可,环境湿度控制在90%至95%。播后不用覆盖,需要见光发芽。
  第二阶段从胚根出现到子叶伸展,发芽完毕,子叶膨胀,主根开始形成,温度为18℃至21℃,可以施用含钙的水溶性氮肥,一周一次,一般采用氮、磷、钾配比例为15:0:15和20:10:20的肥料交替使用,浓度为50ppm至75ppm,需要7天,介质保持中等湿润,不能太湿。环境湿度控制在45%至50%。基质EC值保持在0.75以下。
  第三阶段从一片真叶出现并开始生长,达到移栽标准,根系充满整个穴盘,温度为17℃至18℃,施肥浓度为100ppm至150ppm,一周一次肥,环境湿度控制在40%至50%,基质EC值保持在0.75以下。
  第四阶段根系充满穴盘,长出2至3片真叶,达到上盆或储运标准。此阶段温度保持在16℃至17℃,施肥浓度增加到100ppm至150ppm,一周一次,用2500ppm至3500ppm的B9或3ppm的多效唑对控制植株高度有效。
  栽培管理:
  植株开花之前需要有8至12片真叶,在温室中生产,如果增加光照会延长植株生长时间并且延长将来开花时花箭的长度,如果植株生长在冷凉的条件下,并适当保护,会使植株生长紧实,并有利于促进侧箭开花。
  栽培土壤:在冷凉气候条件下选择排水良好的地方。
  栽培土壤的湿度控制:要介于中等湿润到潮湿之间,不能太湿或太干。
  肥料控制:在生长期内定期浇施氮、磷、钾比例为15:5:15或15:0:15的肥料100ppm至150ppm,可保障植株健壮生长。
  栽培基质的EC值:控制在0.75至1.5之间,如果盐分含量超过1.5,要及时用清水浇施1至2次,再进行浇肥。
  栽培温度:毛地黄的夜间生长温度范围在4℃至16℃间即可,最适温度为8℃至12℃。在短日条件下,低温有利于促进花芽分化,毛地黄不需低温催化即可开花,但是适当的低温阶段会提高植株的品质和开花特性。
  栽培光照:开花时间与花朵数量是与光照水平成正比的。虽然毛地黄在分类上作为一个耐阴花卉,但是毛地黄能够承受高光强、适当的土壤湿度和低温。
  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毛地黄在花箭开始抽出时可用B9或多效唑等矮化剂来控制花箭高度。
  病虫害防治:毛地黄常见病害主要为葡萄孢菌属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可以定期喷施1000倍的多菌灵进行防治,虫害主要是蚜虫,可以用40%氧化乐果1000倍进行防治。
  


  ‘卡米洛特’玫红色


  ‘卡米洛特’白色


  ‘卡米洛特’乳黄色


  ‘卡米洛特’浅紫色


  园林应用效果


  园林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