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蕉‘热带’系列栽培指南

2008/6/1 11:54:12

  名称:美人蕉(Cannageneralis)科属:美人蕉科美人蕉属发源地:原产美洲热带和亚热带适宜气候:喜温暖湿润气候植株高度:极矮生,株高40至50厘米,地栽的情况下可达70厘米。
  花期:夏至秋(16℃的环境下,可周年生长开花)。
  花色:红色、白色、玫瑰红色、黄色和鲑红色5种颜色。
  矮生紧凑,适温下播种后80至90天开始开花的早生品种,使用营养钵栽培株高40厘米左右、花坛种植株高40至50厘米时开始开花。花在叶片的上方突出开放,花朵非常漂亮。
  一、栽培要点:
  适宜播种时期为2月至5月上旬。发芽最适温度为20℃至25℃,播种使用的土壤要求pH值为5.5至6.0,EC值为1.0至2.0。属嫌光植物,播种后一定要覆土。播种后7至10天发芽,发芽后15至20天移栽,为了保证其健康生长,栽培的最低夜间温度为20℃。生产周期为9至10周。
  1.播种:播种用土需经良好消毒(建议使用播种专用的培养土),且土壤养分充足,以利于发芽的稳定,及保证幼苗前期的正常生长发育。因为种子颗粒较大,建议使用128孔穴盘播种。发芽时伸出地表的根系更容易失水干燥,为此请用土完全覆盖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20℃至25℃,在适宜的温度下7至10天即可发芽。由于品种特性的原因,目前标准发芽率为75%,红色品种的发芽率为60%。
  2.育苗:发芽后生长旺盛短时间内即可长大,所以要注意浇水。另外,根据苗的生长状态,追施少量的液体肥料。生长发育早期为了生长的整齐性,请保持20℃以上高温管理。
  3.上钵:两片真叶展开时移栽上钵。移栽土壤需增施有机质丰富的缓释性肥料,以保持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因为美人蕉的地下部分会形成球根,所以要将子叶下半部全部深埋入土壤。栽培迷你型植株的情况下,可在根系稍卷曲后上钵,但要注意,根系过于卷曲会引起生长障碍。
  4.栽培管理:生长初期吸肥力较强,要注意防止出现过度缺水缺肥的情况,针对植株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进行追肥。栽培早期上市的植株,要注意保证充足的光照,且注意通风换气,以防止植株徒长。
  二、病虫害管理:1.主要病虫害:
  (1)美人蕉花叶病:是由黄瓜花叶病毒(CMV)引起。传播的途径主要是蚜虫和汁液接触传染。感病植株的叶片上出现花叶,植株发病较重时叶片变成畸形、内卷,斑状坏死。
  (2)美人蕉锈病:我国南方城市中常见的病害,发病率很高,受害植株的叶片会逐渐变褐干枯。究其根源,是由于真菌中的一种柄锈菌引起,该菌常易被一种锈菌寄生菌所寄生,使原有病斑上出现密集的黑褐色斑,并产生一些开裂的黑色小点粒。
  以上两种危害相复合,病情加重,病叶卷曲、凋萎。
  另外,在开花期有金龟类和蝽类害虫危害叶片及花蕾。
  2.病虫害防治:花叶病是由蚜虫传播,使用杀虫剂防治蚜虫,减少传病媒介,可以有效地控制花叶病的发生。同叶要加强庭院卫生管理,及时摘除病叶,减少病毒的侵染与传播。
  用0.2至0.3波美度石硫合剂隔10至15天喷一次,以减轻锈病危害程度。
  三、用途:
  具有特别强的耐热性,是从初夏开始观赏的最合适花坛材料。开花后从植株基部生长出新的嫩芽分枝,连续不断的花朵可持续开放到晚秋。


  ‘热带’系列应用


  ‘热带’系列白色


  ‘热带’系列红色


  ‘热带’系列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