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紫罗兰 栽培技术
2008/6/1 11:54:48
尽管非洲紫罗兰Saintpauliaionantha(英文名Africanviolet)被看作是一种观花植物,但是它的栽培条件与观叶植物非常相似。非洲紫罗兰是原产东非海拔100米以上的一种全株带柔毛的植物,它属于苦苣苔科,叶簇生,叶片圆形至椭圆形,长约6厘米,叶片表面布满了长短不一的细毛,下部叶片呈灰绿色至浅紫色,花序挺出于叶片之上,每个花序轴有8至10朵花组成,花形有单瓣、半重瓣、重瓣之分。
非洲紫罗兰曾经在消费者中风靡一时,直到今天,也是生产者所考虑的重点花卉之一。世界上的非洲紫罗兰品种已达到上千个,今天仍不断有新品种或杂种问世。在近些年来,一方面,育种家利用杂交的方法培育出了开花繁密的新品种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另一方面,育种爱好者在改良非洲紫罗兰的株形、花色、花形、多次开花和耐光性上也做出了很大贡献。
非洲紫罗兰从株形上来说有标准型和迷你型两种,标准型的一般容器为3、4、6或8寸盆,迷你型的则在1或2.5寸盆中进行生产,非常小巧可爱。非洲紫罗兰被认为是室内最大众化的花卉,但是销售量却没有那些只能季节性观赏的花卉高(如菊花和一品红)。
一、生产
光照强度对非洲紫罗兰的外观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也是生产过程中影响盆花质量的关键因素,但是很难说出对非洲紫罗兰最适合的光照水平,因为它们品种繁多,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比较大,一般来说,1000至1200勒克斯的光照适合大部分非洲紫罗兰品种。也可以在此条件下观察非洲紫罗兰的长势情况来判断光照是否合适:那些叶色深绿、叶柄较长的品种需要更高强度的光照,尤其是开花数量特别少的品种;而叶色浅绿的品种则需要较低的光照强度。
肥料中各元素比例控制在N:P2O5:K2O=3:1:2时较合适,每3个月在6寸盆中施入商业肥料19-6-12的量为4克。液体肥料或缓效肥均适用,在上盆前混合基质时应加入一定比例的微量元素,或者在以后的施肥计划中施加。
非洲紫罗兰在用蛭石、松针、珍珠岩或聚乙烯泡沫粉末等组成的人工基质中长势良好。生产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确保植株水分充足,一旦缺水便会抑制生长、延迟开花。土壤的pH值最好在5.5至6.5之间,开始生长时基质中可溶性盐浓度应小于500ppm。生产非洲紫罗兰最佳的灌溉方式是采用从底部吸收的水分毛细管垫法,因为这样水分从盆的底部进入基质,避免了水珠落在叶片上,也就不会发生叶片的病变了。非洲紫罗兰在生长期和花期都喜欢较高的相对湿度,建议空气温度保持在17℃至20℃,否则会降低生长势。在生产前一定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品种,因为有些品种对热非常敏感,夏季生产时即使将最高温度控制在20℃以下,该品种也很难达到上市的要求。
二、生理问题
1.失绿症状:叶片颜色发浅绿或中等绿色但边缘失绿。
控制方法:若开花情况良好,则可以提高肥料浓度或减少光照;或者缺少栽培基质中或施肥计划里没有足够的微量元素。有时发生这样的情况:同样管理的两个紧挨的品种,一个质盆花量非常好,而另外一个则有失绿现象,这则是由于品种间差异造成的。
2.叶片有斑点症状:叶片的正面出现浅黄或浅绿色圆形斑点,斑点可能出现在边缘或中间部分,形状有时不规则,或者是圆环状,有白色等。
控制方法:灌溉用水温度比叶片表面温度低时会出现上述症状,尤其在冬季时更容易发生。深井中的水温经常保持在17℃左右,用这样的水灌溉很少出现这种问题,除非是在外面存放时间太久,温度降低而引起。切记水的温度应该接近植物体的温度。
3.叶柄过长症状:叶柄过长,与植物株形不协调。
控制方法:长叶柄一般由过低的光照强度、基质中营养元素水平过高引起,最简单的方法是降低施肥浓度。某些情况下,可以考虑不选择叶柄易徒长的品种。
4.开花问题症状:植株不开花,或开花量非常少、花不能正常开放等。
控制方法:较低光照下植物的开花量比较小,所以非洲紫罗兰至少需要1000勒克斯的光强,但是过强的光照会引起植株黄化、株形矮小,甚至也会减少开花量。夏季时,温度过高会引起非洲紫罗兰发育终止或不能正常发育。解决的唯一办法是降低温室温度或选择其他品种。
三、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枯萎病(病原为
Erwiniachrysanthemi)
症状:该细菌可以侵染到非洲紫罗兰的各部分组织内,感染到根部时症状是根系水样状腐烂,有时花瓣也会腐烂,被感染的叶柄和叶片呈现油污状的褐黑色。该病发生严重时植株会萎蔫,然后整株死亡。
控制方法:尽管非洲紫罗兰的大部分品种对细菌性枯萎病敏感,但它们也只是中度敏感。由于细菌性病害比较难治疗,所以预防就变得很重要,要减少浇水量并及时将感病的植物移出温室销毁,因为这种病害还会侵染许多其他种类的观叶植物。
四、真菌性病害
1.灰霉病(病原为
Botrytiscinerea)症状:病害一般发生在下部的叶片上,尤其是叶柄靠近花盆边缘或与基质有接触的叶片上。开始时为小的水样化的腐烂,很快会扩展到整个叶片或叶柄上,引起该叶片的坏死。在坏死的叶片或花上可以看到有粉状的、灰绿色的真菌孢子形成。
控制方法:避免下面的环境条件:低光照、高的空气湿度、不良的通风状况和昼暖夜凉。
2.根茎腐烂病(病原为Phytophthoraparasitica)
症状:由Phytophthora引起的根茎腐烂病与由细菌引起的枯萎病非常相似,有时会将两种病因混淆,科学的判断方法是在选用治疗药物之前先进行病原的培养。
控制方法:避免过量浇水,选用已经消毒的花盆、基质和植物材料进行生产。
3.白粉病(Oidiumsp.)症状:症状发生在花、叶柄或叶片上。表现为:出现直径约为1厘米的白色粉状圆形斑点,初期为单独的斑点,后期可以连在一起直到整株植物毁灭。
控制方法:该病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损失,由于症状明显,可以及早喷药预防。
非洲紫罗兰 AKUSHA
非洲紫罗兰 MYRTHE
非洲紫罗兰 NADA
①本站信息来源于网络与会员发布,仅供浏览参考,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谨慎采纳.本站不做任何担保.
②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意义,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转载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③如转载文章信息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本站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