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苗圃的技术设计

2008/6/8 9:09:06

历史介绍


  中国传统名花之一,具悠久的栽培历史。《诗经.郑风》(公元前2000年-前1500年)中有“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的记栽。作为观赏植物栽培,最早见于晋代(公元265年-420年)崔豹的《古今注》中,已有重瓣品种。隋代已有园艺栽培,经唐至宋代栽培日盛,品种增多,宋代以扬州栽培最盛,元明时期栽培稍衰,至清代又盛,陈子的《花镜》记载了88个品种。1949年后,山东、安徽及北京地区栽培渐多,品种达180余。欧洲的芍药栽培,是从中国引进栽培品种后开始的。古代男女交往。以芍药相赠,表达结情之约或惜别之情,故又称“将离草”。唐代诗人柳宗元及宋代诗人陈师道均谱写过生动的、让人回味的咏芍药诗篇。由于芍药适应性强,管理粗放,各地园林中普遍栽培,或形成专类的园中园,或用于花境等自然式花卉布置,又适于作切花。室温18摄氏度-28摄氏度条件下,水养可维持4天-7天。如含苞待放时切取,置5摄氏度条件下,可保持30天,成为当今普遍应用的切花之一。根可入药。


  我国芍药品种很多,在晋代已有重瓣品种出现。至于品种分类,则始于宋代。当时对芍药的记载很多,品种大约有30多个,如宋代《芍药谱》记载31种;宋代《扬州芍药谱》,记有34种。明代《鲜芳谱》记载芍药39种。清代《花镜》,记载88种。清代乾隆时,扬州芍药品种达100个以上,有“杨妃吐艳”、“铁线紫”、“观音面”、“冰容”、“金玉交辉”、“莲香白”、“胭脂点玉”、“紫金观”等。民国初年,上海一家私营花圃自称拥有400个品种,其中包括《花镜》所载的大部分,以及自己育成的新品种和进口的品种,但其中半数未正式起名。当今世界上,芍药品种己发展到1000个左右。由于芍药花型富有变化,从而使分类方法也有多种,目前多采用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的花型分类法。


  芍药原产我国北部,日本和苏联西伯利亚一带也有,生于山坡草地。现在,我国东北、内蒙和华北山区,仍有它野生的“后代于孙”。目前,我国芍药除华南部分地区天气炎热,不适于生长外,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园林之中。大面积以药用生产为主的,则以山东、安徽、江苏、浙江和四川诸省为多。我国芍药,约在1445年稍前东传日本;大约在19世纪初,才先后传到英、美各国。


一、形态特征


  芍药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本花卉。它的主根肉质,粗壮,纺锤形和长柱形,粗0.6-3.5厘米,浅黄褐色或灰紫色。


  芍药的芽是混合芽,丛生在根颈上,肉质,水红色至浅紫红色,也有黄色的,外有鳞片保护。芽的长短、大小依孕芽至萌芽时间,逐渐增大。


  芍药的茎,是由根部簇生的,高约50-110厘米,草本,茎基部圆柱形,上端多棱角,有的扭曲,有的直伸,向阳部分多呈紫红晕。


  芍药的叶,是二回三出羽状复叶,长20-24厘米,小叶有椭圆形、狭卵形、被针形等,叶端长而尖,全缘微波,叶面有黄绿色、绿色和深绿色等,叶背多粉绿色,有毛或无毛。


  芍药的花蕾,形状有圆桃、平圆桃、扁圆桃、尖圆桃、长圆桃、尖桃、歪尖桃、长尖桃、扁桃等数种。外轮萼片叶状,内萼片3枚(有时增至7枚),绿色或黄绿色,有时夹有黄白条纹或紫红条纹,倒卵形、椭圆形或歪形。


  芍药的花,一般独开在茎的顶端或近顶端叶腋处,也有一些稀有品种,竟是2花或3花并出的,花大,直径可达10-20厘米;原种花,外轮萼片5枚,绿色,花瓣5-10枚,白色或粉红色;雄蕊多数,心皮4—5枚,无毛;花色有白、黄、绿、红、紫、紫黑、混合色等多种。


  芍药的果实,叫做蓇葖,2-8枚离生,呈纺锤形、椭圆形、瓶形等,光滑,有小突尖。


  芍药的种子,黑色或黑褐色。每枚有1-5粒。种子呈圆形、长圆形或尖圆形。


二、习性


  芍药耐寒,北方各省都可露地越冬,夏季喜欢冷凉气候。栽植于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旺盛,花多而大; 如在稍阴处虽亦可开花,但生长不良。芍药要求土层深厚的壤土及砂质壤土。在粘土及砂土上,虽可开花,但生长不及前者。盐碱地和低洼地都不宜栽培。土壤排水必须良好,在湿润而排水好的土壤中生长最好;如果从秋季到春季,土壤保持湿润,不使过干,则生长开花尤为理想。


  扬州具有适宜芍药生长发育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这里是我国从亚热带过渡到暖温带的渐变地带,属于暖温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4.8℃,年平均相对湿度79%,无霜期224天,年平均降水量10 46.2毫米,集中于 6—8月。夏季多东南风,冬季以东北和西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3.5米/秒。土壤除西北郊丘陵地为黄土状亚粘土外,东南、西南和南部都是冲积的轻亚粘土,地势平坦,土质松软肥沃,土层深厚。


  芍药在扬州每年自惊蛰(约3月6日)后萌芽出土;立夏(约5月6日)前后放蕾开花;处暑(约8月33日)前后果壳干枯,种子老熟;霜降(约10月24日)前后枝枯越冬。翌年春季再萌芽、展叶、显蕾、开花、结实,周而复始。


三、繁殖


  芍药繁殖,常用分株、播种、根插等法,其中分株繁殖简便易行,广泛采用,种子繁殖仅用于培育新品种。


  一、分株法(俗称分塘):分株不仅可以提早开花,而且可以保持母体优良的特性,花姿美,花瓣多.花色绝。芍药分株必须在秋季进行,这时土温高于气温,有利于分株后根系伤口愈合,萌发新根,增强抗寒耐旱能力。过早分株易于秋发,影响翌年生育,过迟分株则又根弱或不发新根,来年新株衰弱,甚至因不耐旱而死亡。我国花农谚语有“春分分芍药,到老不开花”、“七芍药、八牡丹”(指农历),这都是我国人民长期栽培芍药经验的总结。


  分株时,要小心挖起肉质根,不能伤根太多,然后顺自然纹理小心地用利刀劈开,每丛要有3—5个芽,剪除腐根,注意不能碰伤芽嘴。3年生母株每株可分3—5丛。分根时,可结合采根加工白芍。分株采根后,稍阴干,待其伤口结成软疤,以草木灰、硫磺粉撤伤口,阻止细菌入侵。如土壤湿润,不必浇水,避免伤口腐烂。为节约母株,可2—3芽为一丛,甚至1—2芽为—丛,但生长不及3—5芽为一丛的旺盛。芍药分株年限,以栽培目的不同而异,作花坛栽植或切花栽培时,6—7年进行分株1次,作药用栽培以采根为目的时,则多为3—5年分株1次。


  二、种子繁殖:芍药种子成熟后,要随采随播。播种愈迟,则发芽率越低。播种地应背风向阳,土壤以排水优良、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为好。播种前结合施基肥,先深翻土壤20厘米以上,然后再纵横耕耙3-4遍。播种可用条播和穴播两法。条播:行距40厘米,播深6—7厘米,粒距3—4厘米,播后覆土。穴播:穴距20一30厘米,每穴播种4—5粒。1年生苗株高约3—4厘米,只长1—2片叶子,根长10—14厘米,粗约o.4一o.8厘米,地上部分根颈处着生顶芽1个。2年生苗生长渐快,株高25-30厘米,根长12-16厘米,根粗1.4-1.6厘米,并有明显的细根6—8条,根颈处着生顶芽2个。一般情况下,处暑至白露期间可移植。发育良好的实生苗,4-5年就可开花。


  三、根插繁殖:秋季分根时,将收集的芍药断根,切成5-10厘米长的小段,插在耕翻平整好的、深10—15厘米的沟中,上面覆5—10厘米碎土,浇1次透水即可。


  四、压条繁殖:春天把芍药的嫩茎,通过口径约15-20厘米花盆的底孔,引导在花盆内,在茎的下部用麻皮轻轻绑扎,把土装在花盆底,随着茎的长大而不断在花盆里加土。经常保持盆内土壤湿润,到夏季就会从茎上发出根来。冬天用落叶或腐殖土盖花盆,把花盆底下的茎剪断,就成为盆栽芍药。也可在翌年早春,把茎从花盆底下切取,连苗带土从花盆中打出来,移植于花坛之中,四、五年就会开花了。


  五、扦插繁殖:扦插的适宜时期,是在开花前约两个星期。插条取自茎的中间部分,一根插条由两节构成,在第一个叶子的下面及第二个叶子的上面切断。把它插在温床内砂层中约3-4厘米深处。天气炎热时,用竹帘盖温床。每天对插条进行喷水,经过45-60天,就能发根,并且形成休眠芽。到9月时,根系发育良好,休眠芽也相当大了。冬季扦插苗仍留在温床内,盖上一层准肥或落叶。春天扦插苗发芽时,连苗带土移植到花圃或花盆中去。


四、栽植:


  (一)观赏型:芍药栽植,除花后孕芽到芽满期间不宜栽植外,其它时期都可栽植。一般是与分株繁殖同时进行,春季虽可栽植,但栽后根系受损,吸收肥水能力较差,住往生长发育不旺。栽植的行距和株距是70×90—100厘米(作切花用的栽培是50×60厘米)。栽植点的排列,要便于观赏和富有层次变化,若为置台,可呈“梅花档子”(即品字形);如果置圃,为了便于管理,大多作”豆腐块子”(即方形排列)。挖穴时穴深21—24厘米,入口直径18厘米,最好上狭下宽;然后将分株的植株,展根平放在穴内。当填入细土到一半时,将根稍稍上提,使根与土壤结合紧密。上提高度,以U其芽平地为准。栽植过深或过浅都不适宜;过深,芽不容易顶出土面,就是顶出土面了,叶子和植株生长发育都不旺盛;过浅,根须露出地面,夏季曝晒,植株容易死亡。最后填土至穴满,捣实并覆9—12厘米高土堆,以资识别。


  (二)药用型:栽植前,先按栽植行距开挖与地平面成35-40°角,25—28厘米深的斜沟,并将斜面的泥土压实。在已准备好的畦上,以行距50厘米、株距40厘米进行密植。栽植时,芍药根带芽不宜过多,一般用2条芍药根带1-3个芽,也可用1条芍药根带1个芽。否则地上部分技叶徒长,会影响根的生长。芍药根按株距栽植在斜面上。如果芍药根弯曲,在覆土时,可稍用力压直,再覆土压实,使主根变直,抑制侧根的发生,促使主根粗壮。


五、管理:


  (一)扒土:上一年冬季的堆土必须在芍药嫩芽出土前4—5天扒除、平整。如此项工作不及时做,嫩茎已向上顶,用锄扒土时,必须注意不能把嫩茎扒断。如不扒土,则嫩茎基部衰弱,影响生长。


  (二)中耕除草:扒土后至绿叶枯落期间,需要经常中耕除草。中耕时,绿叶封田前和花期前后要耕得深,孕芽后要耕得浅。在正常情况下,每年应中耕除草10-12次。


  (三)施肥:芍药好肥性强,特别是花蕾显色后及孕芽时,对肥料要求更为迫切。根据芍药不同时期的需要,施肥期: 1.展叶显蕾后,绿叶全面展开,花蕾发育旺盛,需肥量大;2.花才开过,花后孕芽,消耗养料很多,是整个生育过程中需要肥料最迫切的时期。这时如果肥料跟不上,会影响新芽饱满和翌年生长发育;3.为促进萌芽,需要在霜降后,结合封土施1次冬肥。施用肥料时,应注意氮、磷、钾三要素的配合,特别对含有丰富磷质的有机肥料,尤为需要。


  (四)浇水:芍药不耐涝,但过于干燥也会生长不良。适度湿润是它良好生长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干旱时要注意浇水,多雨时要及时排水,保持干湿相宜。


  (五)摘侧蕾:芍药开花前除顶蕾外,其下有侧蕾3—4个,为了顶蕾花大色艳,应在花蕾显现后不久,摘除侧蕾,使养分集中于顶蕾。但是为了防止顶蕾受损,除顶蕾外,可先留一个侧蕾,待顶蕾开始膨大,正常发育不成问题时,再将留下的侧蕾迅速除去。


  (六)立支柱:芍药花杆软,多数品种开花时往往花头下垂,容易倒伏。可在花蕾显色后,设立支柱,支柱形式有两种:一是单杆式,以扶持花特大而杆又软的品种。绑扎时,用小水竹竿插于花杆背部土上,然后用细麻丝分三道呈“8”字形绑扎。但不能绑扎太高,太高花头僵硬,有失美观;二是圈套式,用于一般品种,将松散植株用塑料圈围起来,使花杆相互依附而挺立,切忌缚扎茎杆。否则茎秆中的养液受阻,会导致种子尚未成熟而植株已经枯萎。塑料圈的大小要适当,太大仍旧松散,无法依附;太小紧拢在一起,有失美观,以舒适又能相依挺立为好。


  (七)搭花棚:芍药开花时,气温已较高,同时雨水多,为了免遭雨打,遮蔽日光、调节棚下小气候,以延长花期,保持花色艳丽,可搭棚架。棚高约2.5米,遮以苇帘。有花棚遮盖的芍药,可延长花期8-10天。


  (八)割秆封土:芍药开花后,有些品种能够结实,除有目的保留外,一般都将果实剪去,以减少养分的消耗。不是种在游览观赏区的芍药,有时还用草将植株下部绑缚,促使养科下贮,以利孕芽。霜降后,芍药地上部分枯萎,这时应剪去枝杆,扫除枯叶,集中烧毁,以防止黑斑病菌下土越冬,同时施冬肥,封土.


六、病虫害的防治


  (一)黑斑病;危害严重。先在叶面发生黑褐色小斑点,而后扩大成不整形轮纹,相互联接,使绿叶枯死。可喷射波尔多液,或500倍代森锌或代森锰;被害部分剪除烧毁;芍药栽后三、四年进行分株繁殖时,不再连作。
  (二)白绢病:严重时全株死亡,或全叶枯死。感染的病株基部,先发生黑褐色湿病,随后在土表或植株基部,出现白色菌丝体。在夏季多雨高温时节里,土壤潮湿,发病严重。为防治病害发生,可在栽植时,进行土壤消毒或更换无菌土壤;剪除或拔掉病株烧毁,发病前,定期喷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三)锈病:开花时,从叶面开始发生淡黄褐色小斑点,不久扩大出现橙黄色斑点,而后散出黄色粉末,就是孢子。芍药的枝、叶、芽、果实都可受到伤害。可定期喷射500倍代森锌,或0.3-0.4%石硫波美合剂,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3—4次。
  (四)蛴螬:4—9月危害最重,在地下咬食芍药根。严重时,能使地上部分枝叶变黄枯萎。防治法:冬耕深翻,可使蛴螬越冬代死亡;危害期间可喷射50%马拉松乳剂。
  (五)蚜虫:以口器刺入叶子,吸食汁液,使叶缘向底面卷曲,变成黄色。待幼苗长大时,蚜虫又常聚集在嫩梢、花柄、叶背上,使幼苗茎叶卷曲萎缩,严重时全株枯萎。防治法:消除越冬杂草;喷射4%乐果或2.5%鱼藤精液;保护蚜虫的天敌,如七星瓢虫、食蚜蝇、草蛉等,以虫灭虫。


七、应用


  芍药的用途很广,最重要的是作露地宿根花卉用。由于它兼具色、香、韵的特点,所以我国古典园林布置,常以芍药成片种植于假山石畔树来点缀景色。芍药除地栽外,还可盆栽和作切花的材料。花开之日,采摘数朵,插于瓶内水养,可使满宅增辉。


八、参考文献


1.《庭院花木园艺》董惠英、杨喜田等主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8


2.《花卉学》鲁涤非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10


3.《家庭花卉栽培》江鼎康等主编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2


4.《花卉栽培》刘克锋等主编气象出版社出版1998.1


5.《园林花木栽培新技术》施振周等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1


6.《百种花卉养·赏·用》高世良编著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


7.《养花入门》刘丽和等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1


8.《花卉栽培200题》张道旭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9


9.《木本花卉》贺振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1


10.《家庭养花全书》王明启主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


11.《家庭养花顾问》苏家和主编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


12.《花卉栽培技术》杨先芬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