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石斛栽培技术实现四大突破

2008/6/28 12:44:45

一是花期调控技术取得很大突破。为了满足商品化的需求,必须把春石斛的自然花期由春季调整到元旦、春节期间。春石斛在我国北方的栽培成本很低,但是其技术含量很高。尤其是催花技术在温度、水分、肥料使用上有特殊的要求,这是其他花卉所不具有的。目前严重制约春石斛产业化生产的就是花期调控问题。研究人员经过大量试验,已经能够准确调控春石斛的花期,并且能够保证春石斛能在元旦、春节开花。据悉,国家知识产权局已经受理“春石斛花期调控技术”的专利申请。


 


 


二是扩繁技术的突破。王雁介绍说,在自然条件下,石斛兰的繁殖系数很低,如果靠播种繁殖,石斛兰生长很慢。想要满足商品化生产的需求,一定要采用无性繁殖的手段,以缩短生产周期。课题组利用激素调控,促使植株高位芽的生成,用高位芽来繁殖新植株,扩大了繁殖系数,缩短了栽培时间,增加了年生长量。有些春石斛品种每年的生长可增加10厘米~20厘米。而且,利用高位芽苗繁殖,当年可开花,第二年就可获得优质成品。此外,课题组还在摸索和试验春石斛茎尖培养中诱导、增殖、分化的培养基和办法,以不断地提高繁殖速度和质量。


 


 


三是栽培基质的配比和激素使用上有一定的突破。李振坚介绍说,在扦插过程中由于春石斛是先长芽后生根,他们先后使用了赤霉素、矮壮素、多效唑、6-苄氨基嘌呤等进行处理实验,目前已经获得理想的结果。对春石斛的扦插繁殖、提前封顶、高芽萌发、花期调节都可以通过激素来调节,这为规模化生产提供理想的技术支撑。此外,针对不同的生长时期和不同品种,他们尝试选择锯末、草炭、椰丝、椰糠、兰石等不同的基质进行试验,形成了多种基质“配方”。


 


 


四是大量收集优良亲本,开展杂交育种工作。尽管我国石斛野生资源非常丰富,但还没有可应用于商品化生产的品种,国内一些企业都是从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引进种苗,费用很高。目前课题组通过大量的收集和整理,已经获得国内30多个石斛野生种,国内外野生种的搜集工作尚在进行中。对收集的野生种,他们已经从形态、生长规律、栽培习性、开花结实、授粉亲和性、常规繁殖、组培快繁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科研人员在春石斛育种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已获得了一些性状表现优良的春石斛单株,有绿蕊的,有厚瓣的,有呈现金属光泽的,有能散发奇特香味的。他们也正在开展进一步的杂交工作,有望选育出可以进行商品化生产的优良品种。


 


 


育种、扩繁、花期调控、基质配比,是一整套的栽培技术,课题组已初步总结出春石斛商品化生产的栽培管理流程,甚至不同的时期如何施肥、光照和湿度如何控制、何时换什么规格的花盆,都有详细的记录。


 


 


王雁也告诉记者,他们搞春石斛生产技术研究也是白手起家,还有许多环节需要进一步探索,比如在成长控制上要保证每一株开出8节以上的花,每一节上都能开出2至3朵花,要把花控制在一定的生长高度等。目前,已有企业对这套春石斛栽培技术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