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菊疫病

2008/6/28 13:08:33

症状:植株整个生育期均受害,病菌从近地面茎基部侵染,向下延伸到根部,受害部位变软,水渍状,浅黑色,植株叶片突然萎蔫,变为紫红色,拔病株时病部易折断,最后根部皮层腐烂脱落,露出变色的中柱,潮湿时,表面可长出稀疏的白色霉。
病原:隐地疫霉。孢囊梗长,菌丝状;孢子囊倒洋梨形,24-50微米×17-30微米,顶端钝圆,无乳状突起,藏卵器穿雄生,卵孢子黄色,球形,直径25微米(病原形态仿余永年)。
发病规律: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病残体组织内越冬。次年借雨水飞溅传到寄主上,在梅雨季节和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地方,形成大量白色绵毛状霉.
防治方法: ①选用无病繁殖材料,适当浅植,注意排水,人工滴灌系能比较好的控制病害。②土壤消毒。干土每平方米用1:100甲醛液4000克,潮湿土用1:50甲醛液4000克,浇入土中,再用尼龙布覆盖1-2周,揭去尼龙布后,翻动土壤,待甲醛挥发,土壤干燥再栽植。③发病初期喷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甲霜酮700-800倍液,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

相关信息
  • 非洲菊疫病 2008-6-28
  • 非洲菊疫病防治 2010-12-15
  • 室内观花植物非洲菊病害疫病的防治 2013-12-17
  • 人参疫病 2014-3-26
  • 百子莲疫病 2011-6-02
  • 菊花疫病 2010-12-27
  • 鸡冠花疫病 2010-12-27
  • 万带兰疫病 2010-12-26
  • 百合疫病 2010-8-29
  • 凤仙花疫病 2010-8-29
  • 郁金香疫病 2010-8-29
  • 散尾葵疫病 2010-8-29
  • 兜兰疫病 2010-8-29
  • 紫罗兰疫病 2010-8-29
  • 芍药疫病 2010-8-29
  • 如何防治金鱼草疫病 2014-3-07
  • 如何防治郁金香疫病 2014-3-07
  • 散尾葵疫病的防治 2013-9-24
  • 大花蕙兰疫病的防治 2012-4-30
  • 百子莲疫病防治方法 201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