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病

2008/6/28 13:14:13

症状:叶片、枝条、花柄、花蕾、花芽及嫩梢等部分均能受害。发病初期,病部表面长出一层白色粉状霉层,即病菌无性世代的分生孢子。后期白色粉状霉层变为淡灰色,受害病叶或枝条上有黑色小粒点产生,即病菌的有性世代的闭囊壳。被害植株矮小,不繁茂,叶子凹凸不平或卷曲,枝条发育畸形,不能开花或开花畸形。严重时,花少而小,叶片萎缩枯死,以致整株死亡,失去观赏价值。常见的花卉白粉病有月季白粉病、蔷薇白粉病、菊花白粉病和温室瓜叶菊白粉病等。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病芽上越冬。早春,分生孢子借助风、雨传播,侵染叶片和新梢。生长季节可发生多次重复侵染,以4-6月,9-10月份发病较重。高温干燥,施氮肥偏多,过度密植,阳光不足或通风不良有利病害发生。品种间抗性有差异。

防治方法:①早春精细修剪,剪除病枝、病叶,及时烧毁。

  ②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

  ③发病初期可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发芽前喷洒波美3-4度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1:2:100-200。

相关信息
  • 白粉病 2008-6-28
  • 金银花白粉病 2011-7-07
  • 玫瑰白粉病 2011-4-06
  • 梅花白粉病 2011-1-21
  • 八仙花白粉病 2010-12-28
  • 波斯菊白粉病 2010-12-27
  • 瓜叶菊白粉病 2010-12-27
  • 月季白粉病 2010-12-26
  • 凤仙花白粉病 2010-12-15
  • 花卉白粉病 2010-8-29
  • 大丽花白粉病 2010-8-29
  • 牡丹白粉病 2010-8-29
  • 紫茉莉白粉病 2010-8-29
  • 丁香白粉病 2010-8-29
  • 蔷薇白粉病 2010-8-29
  • 耧斗菜白粉病 2010-8-29
  • 一品红白粉病 2010-8-29
  • 草莓白粉病的防治 2014-3-07
  • 如何防治丁香白粉病 2014-3-07
  • 如何防治紫薇白粉病 2014-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