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天星地膜覆盖栽培

2008/6/30 15:47:18


满天星地膜覆盖栽培地膜覆盖技术中蔬菜、烟草、粮食等作物上应用广泛,经济效益很好,然而在切花生产中应用还较少。近几年来,满天星在昆明地区塑料大棚内栽培面积逐年扩大。我们借鉴多种作物成功的栽培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冬季在大棚内利用地膜覆盖进行满天星切花栽培取得了成功。
1.满天星地膜覆盖的优点
(1)提高地温,促进植株生长。地膜覆盖一般比土壤裸露的地温提高2~4℃,有的地区可提高5~6℃.提高地温可使满天星营养生长旺盛,开花时间提早10~15天。
(2)保墒提墒,节省用水。地膜覆盖后,土壤水分不能穿透薄膜向大气中蒸发,可起到保墒作用。盖膜后,土温上下层温差较大,深层土壤水分通过毛细管作用向上层移动积聚,起到提墒作用。由于盖膜后土壤中水分能均衡供应满天星生长,损失的水分较少,因而大大减少了灌溉用水。
(3)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加速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覆盖地膜后,避免了人为践踏,降低了因浇水而引起的土壤板结,保持了土壤疏松。由于土温和水分条件的改善,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加速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分解,使土壤速效养分增多,并减少土壤养分的淋溶和流失。
(4)抑制杂草生长。覆盖地膜后,一年生杂草常因碰到地膜水汽或高温而灼死,故抑制杂草生长,但是盖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抑制杂草的效果。铺膜前土壤一定要整细、整平,盖膜后地膜紧贴土壤,不能形成较大的缝隙,否则反而促进杂草生长,地膜被杂草顶破,就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5)减少病害的发生。由于覆盖地膜,减少了因浇水而使泥浆飞溅到茎、叶上,降低了土传病害的发生,特别是大大降低了茎腐病的发生。
(6)提高满天星的光能利用率。覆盖地膜后地温高,根系发育多而快,植株生长旺盛,叶面积增大。因薄膜和水滴的光反射作用,增加了植株间光照强度,有利于光合作用,促进满天星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2.满天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2.1整地作畦,施足基肥
地膜覆盖在整个生育期一般不进行中耕除草,因此必须精细整地。耕前施足基肥,每100cm2施腐熟的有机肥2000~3000kg,复合肥40kg,均匀翻耕与土壤充分混合,并多次翻耙,使土壤细碎疏松;视土壤墒情决定是否灌溉。畦应做成中间高、两边呈缓坡状的"圆头高畦",这种畦面易使地膜拉紧,与地表紧密接触。畦高15~20cm,畦宽80~90cm,畦沟宽40~50cm,要求土面平整、土粒细碎。
2.2覆膜
覆盖地膜的质量栽培成败的关键。作畦完成后应立即盖膜,以防止水分蒸发散失。覆膜可三人一组,一人在前铺膜,二人在两边拉直培土压盖固定,覆膜要达到"紧、平、严"的标准。
2.3定植
选用满天星适龄营养袋苗,在覆膜后3~5天定植。每畦栽2行,株距40~50cm。如果选用早熟品种,可适当加大定植密度,株距改为25~30cm。定植时植株间错位排列,用刀将膜划成"十"字形定植孔,孔要尽量小些。定植后沿定植孔浇足"定根水",然后用土封住定植孔,这样定植工作就算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