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掌类植物的繁殖
(一)无性繁殖
1.扦插:是仙人掌类植物繁殖最简便的方法,一年四季均可进行,以春、夏季最为适合。繁殖前,在母株上选成熟的1~2茎节或茎节的一部分作插穗,用利刀把它割下,割时要注意保持母株的株形完整,割下后在伤口上涂少量的硫磺粉或木炭粉。等到插穗晾干后,将插穗的1/4埋入湿润的砂床内。插穗不宜插得太深,对于较大的插穗要立支柱使它稳固。待发根以后再移种到盆内。扦插用土,大部分的种类可用培养土,对一些特别柔软容易腐烂的种类,可用纯砂或纯砂稍加一些腐叶土。一般球形的种类,也可将直径2厘米以上的仔球取下进行扦插。扦插成活的关键是插穗必须晾干,同时注意插后不能过于潮湿,一般浇水,否则容易腐烂。
2.嫁接:主要用于嫁接小球,促使加速生长,同时也用于某些根系发育不良或生长较慢的种类,或用来抢救一些受病虫害侵袭或其他原因而使基部腐烂的种类。嫁接的时期,在气温15℃以上都可以进行,大多数种类在室温20~25℃的条件下嫁接成活率高。但常用的砧木——量天尺在盛夏时往往有短时期的休眠而干瘪,嫁接时要选择在晴天进行。
嫁接的方法主要有平接和劈接两种。嫁接时要选择生长势强、健壮而与接穗亲和力强的砧木,上海基本上都用量天尺。量天尺经地栽肥培后上盆,粗壮而高达10~20厘米,并已服盆者再行嫁接。
平接法适于在柱状或者球形种类上应用,嫁接时用锋利的钢刀将砧木上端横向截断(钢刀要用酒精消毒,以防感染),接着将柱棱切成斜面,因为切断后组织会收缩,而棱的表皮很硬,必须将切面上的硬角切去,然后将接穗基部平切一刀后对准砧木髓部接上去。接穗与砧木的切面务必平滑而便于愈合。接上去后应密封,最后用线或塑料带进行扎缚,扎缚时松紧要均匀,用力要适当,防止接穗歪斜移动或被线勒坏。嫁接完后放在阴凉处,不可浇水,伤口更不能碰到水。嫁接的小球可在一星期以后拆去扎线(或塑料带),而嫁接的大球必须在2星期后拆去扎线(或塑料带)。拆线后将分底和在水中吸水,吸到盆内的表土湿润为止。然后放在半阴处,等到接穗已经开始生长时才移放到阳光下。一般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一星期后开始生长,一般的品种其直径一年内可长4厘米左右。
劈接法一般适于蟹爪、仙人指等扁平茎节的悬垂性种类。嫁接时先用锋利的钢刀,将砧木上端横切,再在顶端或侧面不同的部位切几个楔形的裂口,接着将接穗下端两面削平并随时插进裂口,然后用细竹针插入以固定接穗。侧面的楔形裂口要切到砧木的髓部,使接穗插入后接穗和砧木的维管束联接而充分愈合。嫁接好后要放在阴凉处,注意伤口不碰水,一星期后移到有阳光处。
(二)有性繁殖
仙人掌类植物进行有性繁殖,能一次得到大量植株,并有提高生命力和创造新品种等优点。但是一般盆栽的仙人掌类往往花后不容易结实,而且雌雄成熟不一致。可将雄蕊的花粉先收集起来贮藏几天,等到雌蕊成熟后用毛笔将花粉涂在柱头上,用人工授粉促使它结实。果实在植株上成熟后,洗出种子晾干,稍加贮藏,因为仙人掌类植物的种子都有一个后熟期,但不宜贮藏过久。一般将秋天成熟的种子贮藏到明春播种,在温室里可在3月份播种。气温15~25℃是种子发芽最好的时期,盛夏温度过高发芽率显著降低但也有延至秋天再发芽的。播种用土,一般用仙人掌类盆栽的培养土即可。盆土不宜过满,先吸水,然后盆播或撒播。播后一般不覆土,盖上玻璃,玻璃上再盖半透明的白纸。白天需露缝以利通风。在20℃左右的气温下,一般是1星期左右发芽。昙花等一些小粒种子可与少量砂土混合后再播,通常2~3星期可发芽。
幼苗期间要特别注意防止病菌侵害,如发现幼苗有腐烂,应毫不犹豫地将腐烂者剔除,然后喷撒杀菌剂,否则幼苗可能全部受害,必要时要将好的另移一盆。5月份幼苗约绿豆大小时,选晴天进行第一次移植,这时幼苗生命力很弱,必须十分小心,移植不要太深,土壤要排水良好,移植后喷水稍遮荫。
幼苗在冬季要维持10℃以上的温度,盆上保持半墒,幼苗期不休眠。小苗0.5厘米高时,可施十分稀薄的饼肥水,冬季停施。一年内可以长到1.0~1.5厘米。如嫁接技术高,在0.5厘米时嫁接,可加快生长速度。从一粒种子起,一年后可以长成直径3~4厘米的球。但也有些种类生长特别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