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切花-银川兴庆三项政策发展鲜花 产地直通车

2008/1/6 9:35:00

  “你看,这100亩温室大棚是我们刚刚建好的,准备用于鲜切花生产。为了能生产出高品质的花,我们还特意请来了莫尔海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来指导,明年春节,我们的第一批月季切花就可以上市销售了。”刚开始从事鲜切花生产的银川周景世荣花店总经理周志强告诉记者。
  今年以来,银川市像周志强这样转入鲜切花生产的人越来越多,而且主要集中在兴庆区。不少转行的种植户告诉记者,这一转变完全得益于兴庆区针对鲜切花产业出台的三项政策。
  大力引导农户“退菜种花”
  “自从2002年银川市三区重新划界以来,兴庆区面积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三分之一,其中农村土地面积占城区土地面积的90%以上。如何发挥土地资源优势,缩小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尽快让农民富裕起来,成为兴庆区经济发展面临的当务之急。”兴庆区政府副区长曹生林告诉记者,发展鲜花产业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径,兴庆区也恰好有这方面的优势,已经形成规模的4万亩蔬菜生产大棚,为鲜花生产奠定了基础。通过算细账、送技术,逐步使农民体会到发展高效农业给他们带来的实惠,不少菜农纷纷加入到“退菜种花”的行列中。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区“退菜种花”面积已有500多亩,预计到今年年底将达到2000亩。一位花农高兴地说:“过去一亩菜能顶10亩粮,现在一亩花能顶10亩菜。”
  扶持吸引龙头企业和园区由于销售企业对鲜花市场非常了解,什么品种畅销,什么规格好卖,什么节日需求什么花,他们最有发言权。让这些人参与花卉生产,无疑最具有针对性。为了吸引销售企业从事鲜花生产,兴庆区出台了土地租赁贴息贷款、建设重点示范基地(园区)、落实技术责任人、配置科技特派员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先后投入到鲜花生产中的周景世荣、明卉公司、绿川园艺等一批销售企业,已成为带动当地农户发展鲜花生产的龙头企业。白鸽园区、官湖园区、昆仑园区等7个新近扶持起来的花卉园区,也成为兴庆区鲜花产业发展的重点示范基地。
  周志强告诉记者,尽管他们是头一次尝试鲜花生产,但起点并不低,他们用于生产的月季种苗和百合种球都是从国外进口的。他说:“既然政府给我们搭建了这么好的发展平台,我们一定要高起点、高水平的种出高品质的鲜花来。”
  资金补贴鼓励连片种植今年7月2日,兴庆区花卉产业领导小组下发了《兴庆区2007年鲜切花种苗(球)补贴方案》的通知,补贴范围是今年9月到12月在兴庆区从事设施鲜切花生产的所有企业和农户,补贴品种包括百合、康乃馨、唐菖蒲、四季菊、非洲菊、月季6类鲜花品种的种苗种球,其中,百合每亩补贴6000元,康乃馨每亩补贴1200元,唐菖蒲每亩补贴1000元,四季菊每亩补贴1200元,非洲菊每亩补贴1000元,月季每亩补贴1200元。为了鼓励农户连片种植,对于种植规模在150亩的企业和农户,除享受以上各类种苗种球补贴标准外,每亩还将再增加各类种苗种球补贴的2%。
  “政府之所以不遗余力地支持鲜花产业发展,就是要把兴庆区打造成银川市乃至整个宁夏自治区的鲜花主产地,更快更好地推动兴庆区向都市型农业迈进。”兴庆区花卉协会会长陈玉霞告诉记者,为了推进兴庆区鲜花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又避免造成花农种植盲目跟风,兴庆区财政每年还将拿出50万元建立种植风险基金,专门用于补贴因自然灾害,或市场风险给种植户带来的经济损失。


  图为当地花农的康乃馨种植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