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植物生理知识制约鲜花生产

2008/2/16 10:52:43

  访莫尔海姆(北京)园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向阳
  近年来,国内月季切花品质虽然不断提升,但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是什么原因限制了产品品质的进一步提高呢?莫尔海姆(北京)园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向阳从事鲜切花种苗推广多年,日前,他向记者谈了自己的看法。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袁向阳认为,很多生产者虽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缺乏理论知识,导致在生产中对很多植物生理现象不了解,即使照搬国外或者国内某些先进生产企业的生产模式,但由于缺乏深刻理解而做得不到位。他举例说,现在很多月季生产者都使用压枝法,但却不清楚为什么要压枝,压枝到什么程度最合适,为什么要压枝到这个程度等问题。其实用植物生理学的知识就能解释了。曾有个著名的植物生理学实验表明,植物的树冠和根系大小存在着一种平衡关系,植株地上部分剪除一枝,地下的根就会死亡一条,地上地下的生存密切相关。所以采取“平茬”的方法,会对地下根造成强迫性损害,植株恢复慢。采用压枝方法是给植株提供养分,减少消耗,利用了顶端优势,促进地脚芽的萌发。同时保持了地上枝叶和地下根系之间的平衡,缓冲了过度采收给植株造成的伤害。压枝法还维护了温室中小气候的稳定,控制了红蜘蛛的爆发。袁向阳还提醒:压枝法所压的枝也是有寿命的,不是越压越好,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给植株供应营养的功能期约45天,所以要定期更新压枝。
  品种更新要择时袁向阳谈道:国外基质栽培的月季切花每年每亩的产量能到20多万支,国内很多生产者觉得无法实现。当然国内地栽的产量会低一些,但是达到亩产10万支的水平是可以做到的。这不仅要选择合适的品种,还要建立适宜的栽培模式。目前在我国鲜切花主产区云南,大多数月季切花生产者使用的种苗两三年就要更新,其实月季种苗在第一年生产量能达到总能力的50%,第二年是80%,当其最佳生产状态还没有达到时,苗就更新了,所以生产量总也上不去。
  如果能在了解植物生理需求的前提下,依据科学数据,将栽培技术数字化后,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采后处理重细节采后处理也是影响鲜切花品质的重要因素。袁向阳说,鲜花采摘后第一时间的处理极为关键。如果鲜花采摘下来直接进入水中,花枝吸水量能达到70%,若是过了这个时间,只能吸水15%。很多花农虽然也在用保鲜剂,但不了解采摘鲜花后生理变化,而丧失保鲜处理最佳时段,品质仍会受到很大影响。此外,在包装前,很多生产者很随意地将花枝扔在操作台上,花枝基部与桌面碰撞,当时看不出什么,其实细胞已经受机械损伤,之后叶片或花瓣上出现病斑,影响到品质。还有生产者将在30℃棚温下采摘的鲜花直接放入0℃左右的冷库中,花瓣就很容易产生灰霉病。其实,有科学实验表明,温度变化超过10℃就会有冷凝水。而花瓣上的冷凝水是造成灰霉侵染的条件,如果知道这个原因,将鲜花逐步预冷,就能避免病害发生,这样的生产细节还有很多。
  袁向阳透露,莫尔海姆公司正在考虑在昆明建立基地,进行生产示范,将理论知识培训和生产实践结合,帮助生产者提高产品品质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