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苗木网 >> 资源专题 >> 苗木综合 >> 草坪 >> 详情显示

草坪病害的防治方法

2007/12/13 12:07:00

 草坪病害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采取综合防治的方式。首先,我们国家通过植物检疫法,对草坪及其产品进行管理;其次在栽培管理上用无病且抗病的繁殖材料、合理修剪、合理施肥、浇水、改良土壤、清除枯草层等措施,最后还可用化学药物防治或其他生物方法防治草坪病害。 
  (1)植物检疫法 
  草坪业在我国起步较晚,但这几年依赖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草坪业而发展迅速,因此有许多国外的草坪病害是我们国内没有的,我们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将其控制在外,争取不让其进入我国的草坪中。当然国内部分地区的危险性病害也必须封锁在一定的范围,不让其扩展蔓延。植物检疫法又称法规防治,是病害防治的第一道防线,是国家保护农业生产的条例和法规,是对植物及其产品的输入、输出和贸易进行管理和控制,把危险性病害、虫害、杂草等有害物质封锁住,以防止进入或传播,并尽快将其消灭的预防性措施。 
  构成植物检疫对象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A.危害严重,难于防治。 
  B.本国(本地区)还没有发生或仅在局部地区发生。 
    C.人为传播。 
  所以,我们要通过植物检疫法对草坪及其产品进行管理,以防治危害性病害的蔓延。在具体执行检疫法时,对于从国外进口的种子,必须严格要求种子的正常进货渠道和严格的种子审批手续。对于从外地采购的草坪繁殖材料,必须作详细的调查,特别是对当地病害的调查。 
  (2)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 
  合理的养护管理措施是指利用科学的草坪建植与养护管理措施,有目的地创造有利于草坪草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发生蔓延的外界环境条件,从而提高草坪草的抗病性,达到控制病害,减少危害的目的。防治病害的最好方法是应用良好的草坪管理措施,保持草坪草的健壮生长,这样,生长良好的草坪草对微生物的入侵才有坚强的抵抗,而且,在草坪草受到侵染后,良好的管理措施可加速草坪草的恢复,这对于已建植成功的草坪来说,良好的管理措施尤其是防治病害的关键。草坪的栽培管理措施主要包括通过选用无病且抗病的繁殖材料、合理修剪、合理施肥、浇水、改良土壤、清除枯草层等措施,创造草坪草生长的有利条件,提高草坪草抗病力,以减轻病害的发生程度。该方法是草坪草病害综合防治的基础,经济、安全、简便易行、事半功倍。 
  ①选择抗病性强或无病的品种与繁殖材料 
  主要是指抗病草种、抗病品种、不同草种和不同品种的混播以及利用带有内生真菌的草种和品种。这在我国已经种植多年的草坪草种和品种方面已有了成功的选择经验,但对于新引进的或新发现的草坪草种和品种来说则需要经过一定时期的实验来得出结论。 
  选择品种和种子或繁殖材料前,必须先对该品种的抗性或感病性有一定的了解(如果是购买种子可向种子公司咨诃,如果采用无性繁殖材料,需对采枝的草坪进行调查和咨询),选择连续几年都具有良好抗性的品种和繁殖材料。当然,混播也有利于增强草坪的抗性,因此,在允许的情况下(首要的是满足草坪的坪用性状),可在专业人士的建议下,尽量采用混播建坪。不同草坪草种对不同的病害的抗病性是不一样的,如对夏季斑枯病的抗性由强到弱为:多年生黑麦草>匍匐剪股颖>高羊茅>草地早熟禾;对褐斑病的抗性:多年生黑麦草和高羊茅>草地早熟禾>匍匐剪股颖和紫羊茅等。这些抗病性的差异在由专性寄生菌或专化性强的寄生菌引起的病害上表现的比较明显,如锈病、白粉病、霜霉病、黑粉病等,而非专性寄生菌或寄生性弱的病原菌引起的病害则表现得比较弱,如苗期病害等,目前基本上没有抗病品种可以利用。当然,选择抗病品种在考虑一种病害的同时还需兼顾对当地其他主要病害的抗性。另外,必须指出的是,草坪草的抗病性尽管是由其内部的基因所决定的,但它只有在合适的或最佳的外界环境条件下才能表现出来或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来,如温度、水分、土壤条件(pH值、质地、养分等)等,因此,草坪的立地的外界条件也是抗病草种选择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 
  有时,根据草坪的使用目的、环境条件、草坪养护能力等会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草种进行混播,混播的主要优势在于其比单播具有更广泛的遗传背景,具有更广泛的环境适应性,在草坪病害的防治上作为一种主要的措施。混播抗病的主要机制是不同品种的抗病性不同,既可以减少病原物的数量、加大感病个体之间的距离、干扰病原物在感病植株之间的传播,还可产生诱导抗性和交叉保护,以此来抑制病害。这样建植的草坪既可以增加草坪的抗病性和适应能力,还可以提高草坪的景观效果。目前,这样的混播应用的比较广泛,也有许多成功的配植组合,这在实践中可以多多借鉴,当然这也要求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时才会有最好的抗病效果。 
  内生真菌是指那些寄生在草坪草体内的、但不在草坪草上表现任何症状的一类真菌,最主要的是半知菌亚门中的Neoty—phodium属真菌,其主要存在于羊茅属和黑麦草属的植物体内。但是据报道,内生真菌会产生毒素对人畜产生不良的影响,但考虑到这种毒素恰恰就是对病害和虫害的抗性产生了作用,因此,在特殊的草坪中或在今后技术成熟之后,内生真菌对草坪草的抗逆性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前景。 
  ②合理修剪 
  在草坪病害管理中起重要的作用,修剪是一项基本措施,可对草坪有大的影响,它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修剪可以减少病原数量,另一方面,修剪剪去光合活动旺盛的叶片,留下病原菌易浸染的伤口,为病原物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机会,特别是应用不合理的修剪技术和修剪机械的时候。另外,叶尖吐水可在叶顶部积累水蒸盐留对叶片有烧伤作用,同时,也为病原体的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修剪的高低也必须适中,总体上要遵循1/3的修剪原则,修剪过于低矮可能引起某种根系病害,特别是在外界胁迫条件下,修剪留茬过高也可引起某些病害,而且由于叶片太长,叶片之间的接触过密会加速病害的传染;修剪时间和频率也须适宜,在一天中,建议在早晨露水干后修剪,以减少因伤口和露水同时存在时增大了病菌入侵的机会,同时,修剪季节也非常重要,一般地,在生长旺盛季节修剪留茬可低些,修剪频率可多些。另外,在不同的季节,如使用了生长调节剂,就要减少修剪频率。 
  有资料说修剪剪下的叶片可能会引起病害的发生,因此必须移走,但也有人说,剪下的碎叶留在草坪上可作为一大有机肥源。因此,是否应该移走碎叶还无充分的证据来说明这一点,总的来说,如果有利于病害流行和发生的环境条件,则最好移走碎叶或提前喷施药剂,以预放病害的发生。但对于某些草坪(如运动场草坪),其修剪低矮、生长致密,碎叶若留在草坪上肯定会影响观赏和运动,因此,若有特殊要求,也必须移走剪下的碎叶。 
  ③合理施肥 
  施肥对草坪病害的发生也有重大影响,合理的养分供应不仅可使草坪草姿色优美、色泽亮丽、生长致密健壮,而且抗病性较强,对病虫害危害后的恢复也较强,但如施肥不足或过量,都可能导致病害的加强或引发某些病害的发生,因此,应科学施肥。科学施肥主要是掌握施肥种类和水平、均衡施肥、适时施肥等三方面,对于草坪草生长最迫切需要的氮肥来说,若氮肥不足会发生锈病、币斑病、红丝病等,但氮肥过多又容易导致褐斑病、腐霉枯萎病、夏季斑枯病、春季死斑病、坏死坏斑病、全蚀病、铜斑病等。肥料种类与草坪草病害的关系见下表。 
  掌握好施肥季节和施肥频率也很关键,对冷季型草坪来说,多数氮肥应在秋季施用,因秋季施肥可促进良好的根系发育,提高草坪草的抗病性,促进染病根系的恢复。但如果春季施氮肥过多,茎叶生长太快,茎叶内汁液太多,草坪草就很容易感染病害,因此,应注意“重施秋肥、轻施春肥、巧施夏肥”的施肥原则,而且,不同的氮肥的存在的形态也有可能对某些病害有影响,如氨态氮会加重草地早熟禾镰刀枯萎病和剪股颖斑块病,而硝态氮可减轻这两种病害:全蚀病则恰好与之相反。 
  ④合理灌水 
  灌水同样要注意灌水量、灌水时间、灌水频率三个方面的问题,合理灌水是草坪病害防治的必要措施,它既能保证草坪草的正常生长对水分的需求,又能避免土表的过干过湿为病害的流行创造机会,土壤过于潮湿是病害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外部条件,而且,在过于过湿时病菌的生存能力远远大于草坪草的生存能力,病菌的繁殖也就会加速。因此,良好的排灌系统对草坪病害的预防和防治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草坪发生了干旱就应及时灌水,这样可减少草坪水分胁迫,防止某些草坪病害的发生,而且灌则要灌透,一般应深到7.5~10厘米的土层(可用螺丝刀在灌后24小时来检查灌水深度),以促进根系下扎,提高草坪抗性,另外,草坪灌水也忌频繁、小量的灌水方式,这会使草坪草根系呈浅层分布,叶片也保持湿润,利于病原体的侵入。同理,当病害已发生,应在白天灌水,以确保夜晚来临之前,草坪草叶片已经变干,以免加重病害的发生。 
  ⑤其他措施 
  枯草层过厚不仅会影响草坪草的正常生长,而且极易引起病害,主要是枯草层可为多种病原真菌提供越冬(越夏)的场所;影响草坪的通透性(气、水),降低草坪草的活力和抗病性;影响杀菌剂的向下渗透和吸收;滞留在枯草层内的杀菌剂还可能阻止枯草层的腐烂分解,进一步增加枯草层的厚度等。因此,如果枯草层积累厚度超过1~1.5厘米厚时须及时地除去;改善草坪及环境地空气流通条件;保持土壤松软、不板结、定期覆土、打孔等都可有效地预防病害的发生。
(3)化学药物防治法 
  化学药物防治就是用化学药物杀死或抑制病原微生物,这样的化学药剂又称杀菌剂,此种方法见效快、效果好、使用方便,主要是对症用药,是草坪日常管理中的常用方法,也是抑制和杀灭病害的应急措施。但是化学药物有毒副作用,有残留,会污染环境,损伤有益生物,破坏生态系统,药量过大时还可能对草坪草产生药害。尽管如此,在强化管理的草坪上,化学药物防治在草坪病害防治方面可起到一定的作用,病害发生时还是应当积极地考虑应用低毒、低残留、高效的药物防治。一般情况下,首先明确诊断病害,而后选择合适的杀菌剂来治疗,而且必须在病害大面积发生之前施用药物。值得注意的是,没有使变枯黄的叶子重新变绿的杀菌剂,病害一旦发生,必须保护新生枝、叶的生长,也必须考虑到,等病害被发现和诊断出是什么病之后,病的发生期也许已经过了,因此,一定的经验对病害的药物防治非常重要。 
  常用的化学药物有可溶性粉剂、乳油、水剂、颗粒剂、烟雾剂等多种类型,针对这些不同的药物类型,也有不同的施用方法,如喷雾、喷粉、泼浇、浸种、拌毒土等。在草坪的日常管理中,建坪或补播时的种子浸种、无性繁殖材料建坪时喷药、早春草坪返青时喷药,都可以减轻或防治病害的发生。在草坪发生病害后,及时施药,化学药物对病原物发生作用,也可以减轻或消除病害的作用,另外有些化学药物还可使草坪草增加抗病力,化学防治的方法有: 
  ①土壤消毒 
  主要用来杀死和抑制土壤中的病原物,包括撒粉、浇灌、毒土、注射等措施。撒粉主要是杀死土壤表层或浅层的病原物。浇灌、毒土、注射则主要是杀死土壤深层的长期存在的病原物。一般地,在建坪前,为防治苗期和根部病害,根据当地当时的常见病害,喷雾或喷粉于土壤表面。也有用土壤熏蒸法,就是用土壤注射器等将液态熏蒸剂注入土壤,药物在土壤内呈气态扩散,这种方法不仅能防治土壤中的病原菌,还能有效地消灭土壤中线虫、害虫、杂草等,但其成本高,而且须等过一段时间后才能播种,以免发生药害,因此生产中很少使用这种方法。 
  ②种子的处理 
  种子是病害传播的主要途径,因此在建坪或补播时,根据此种草种易通过种子传播的病害,用广谱型药物拌种或浸种、闷种,现在有的种子在出售时带有药物包衣。拌种就是将一定量的药物和种子充分拌匀,也有将药物加水稀释一定浓度后喷在种子上,然后拌匀。拌种时一定要注意用药量,并且须与种子充分拌匀,否则易产生药害。浸种就是将药物按一定浓度配成液体,将种子浸泡一定时间后捞出,滴千播种。闷种是将草种在一定的浓度的药液里浸泡一定的时间后捞出,再密封一定时间后才掀开密封物,之后翻动种子,去掉多余气体,然后播种。包衣是近几年才出现的种子处理方式,它主要是在种子外均匀地包了一层膜剂,内含的杀菌剂、杀虫剂、微量元素等能慢慢释放,不怕打湿。种子处理操作方便、省药、省工,是化学防治的主要方法。 
  ③草坪施药 
  草坪返青时,或者草坪枯黄前,需施药防治越冬病原物。而在草坪发生病害时更需及时施药治病。一般地,常用的草坪施药方法有多种:如喷雾、喷粉、撒施等。喷雾是指用各种喷雾器将配成一定浓度的药液喷于草坪草表面,现在一些喷雾器雾滴更细小,喷施更均匀,效果也较好;喷粉是指将药粉均匀的喷到草坪草表面;撒施则是指将颗粒剂或毒土或拌有肥料的药剂撒到草坪茎基部。 
  在草坪施药的过程中,如果用药的浓度大、药量大、用药不均、施用不当或者药物质量不高,都容易引起草坪草的药害,因此,应注意选择杀菌剂的种类和把握好施药的技术及药剂的浓度、药物类型等,根据草坪草的不同生长期和不同的特点准确施药。另外,草坪草的幼部分以及花期、苗期对药物较敏感,当然,高温高湿天气以及草坪刚修剪过后都容易发生药害。在成坪的草坪上,发生药害的草坪草叶部会出现各种斑点,叶片枯焦,甚至整片整片的草坪草枯死。另外,在草坪的日常管理过程中,如果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一些病原物可能会对此种药物产生一定的抗药性,因此,在草坪的管理中要密切观察病害抗药性的状况,注意合理使用药物,根据病害选用药物,在发病初期用药时,根据情况决定用药量和次数,不盲目加大药量和施用次数,也要交替使用药物,不随便混用药物。有时,如需要同时施用几种药物,还要注意药物的混用和连用的问题,如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化肥等,这些药物之间有的相互协同,这样就可减少用药量,但有的却是相互干扰,这样就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不能随便混用药物,以免降低药效、发生药害等不良反应。而且,在对某一病害的防治的同时,也要同时注意其他非靶性病害的发生情况,因为有些化学药剂的使用会引起草坪草体内生理上的反应,这也就有可能破坏了抑制某些病害的生理因子,会导致其他某些病害的发生。 
  (4)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对草坪草无害的、但对病原物有杀灭或阻止其生长的生物来防治病害的方法,与化学方法相比,此方法不伤害有益生物和环境,无农药残留和毒副作用,是比较环保的方法,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前景。生物防治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拮抗作用 
  有些微生物能产生抗菌物质,有抑制或杀死病原物的作用,称拮抗作用,也称抗生作用,这些微生物称抗生菌,这种现象在微生物界广泛存在,抗生菌主要来自于放线菌、细菌或真菌。在生产中,可以把抗生菌直接施入土壤或制成膜衣包在种子的周围或喷洒在植物表面,从而改变草坪草根围、叶围、种子周围或其他部位的微生物体系,建立拮抗微生物的优势,从而控制病原物,防治病害。如现今已经研制出的防病保健1号,经过实验已证实了对草坪草的褐斑病的防治效果能达到70%以上。在自然界中,植物周围的抗生菌无处不在,在草坪群落中也一样,草坪草的各个部位都可能会有抗生菌的存在,因此,也可以创造草坪中抗生菌生存的有利条件,扩大其生存优势,让其能够得到大量繁殖,从而防治病害。 
  ②重复寄生 
  重复寄生是指草坪病原物被另一种非病原微生物寄生的现象。对植物病原物有重复寄生作用的微生物有很多,如筮菌体对细菌的寄生,真菌间的寄生,真菌对线虫的寄生,细菌、病毒对真菌的寄生等。这些现象都为生物防治提供了新的途径,如向土壤中施入哈茨木霉可以有效地防治该病菌引起的禾草白绢病;在线虫的防治方面,目前也正在实验用线虫体内寄生的微生物来防治,而且已经取得了不错的结果。 
  ③交互保护作用 
  交互保护作用是草坪草被亲缘关系较近而致病力弱的病毒、细菌或真菌感染后则不被致病力强的病毒、细菌、真菌感染或减轻感染,这种病原物需要预先接种到草坪草上。 
  ④植物诱导抗病性的利用 
  相对于病原物的致病基因,寄主植物也存在着抗病基因,抗病性的强弱取决于抗病基因表达的速度和强度。表达快、活性强,其抗病性就强,反之则弱。寄主植物的抗病性除本身固有的外,利用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因子处理植株也可以激发植物的反应,使之产生局部或系统的抗病性,这一现象称为诱导抗病性。生物因子中的真菌、细菌或病毒与一些化学物质均可作为诱导剂,目前,分子生物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诱导抗性的研究中,而且也取得了不错的结果。 
  另外,生物防治还可以与某些化学药剂混合使用,以提高药效。尽管如此,生物防治也有一些局限性,如药效发挥缓慢、受环境影响大、效果不很稳定、开发周期长等,因此,要一一解决这些困难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就目前来说,生物防治比化学防治的副作用小,但这可能只是暂时的,还有待做长远的研究和分析,这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不过生物防治的优势是不可取代的,随着科技的发展,病害的防治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5)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利用热力、冷冻、射线、风速、超声波等物理方法来防治病害,它具有简便、经济、安全等优势,但在实施时费工且不易达到彻底防除的效果,因此多作为辅助措施。如干热处理种子,可以防治多种真菌、细菌和病毒;人工拔除成片的病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