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首页
苗木供应
最新供应
普通供应
苗木求购
最新求购
会员求购
最新报价
产品图片
苗木黄页
资源专题
站务指南
注册
登录
天天苗木网
>>
资源专题
>>
苗木综合
>>
草坪
>> 详情显示
苗木供应
苗木求购
苗木报价
苗木企业
产品图片
苗木栽培
苗木行情
花卉养殖
相关资讯
苗木品种
果树苗木
供应热搜:
法桐
白蜡
国槐
雪松
樱桃苗
核桃苗
连翘苗
苹果苗
桂花
•
今日最新苗木求购信息
0
条
•
手机访问:www.hm160.cn或搜索天天苗木网
•
手机也可以扫描左侧二维码快速访问
草坪病害总汇
2007/12/13 12:08:00
镰刀菌腐烂病
1. 寄主
该病主要发生在草地早熟禾、假俭草、紫羊茅和匍甸剪股颖上。
2. 症状
病魔通常发生在老叶片上,初始症状为深绿色,并呈水浸状、不规则病斑,然后枯萎至暗古铜色,边缘常为浅褐色。病斑源于新刈割的叶片顶部或叶面上受侵染叶片从尖部至基部逐渐枯死。这种病害与银元斑病和其他叶斑病容易混淆。镰刀菌根颈腐和根腐病是由粉红镰刀菌和三隔镰刀菌所引起的。病害在草坪上出现圆形斑,斑块直径15~60厘米。发病斑块中央的草仍是健康的,围着它的却是已死去的草。这种情况通常称之为“蛙眼”。在恶劣条件下或特别感病品种像潘斯德和菲尔金等,整个病斑块的草都会被杀死。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该病可见叶片腐烂,但在美国北方大多数地方和加州只发生根和根颈腐烂。被镰刀菌腐烂病感染的草,根系变短,发育很差。甚至在草开始恢复时根和嫩茎仍矮化。病斑初出现萎蔫的草坪,若不及时处理会变成枯草色和浅古铜色。在假俭草上的初始症状是在叶片的刈割处腐烂,叶片中部失色,有时伴随着组织干缩。受侵染植株的根系变褐色。假俭草发生侵染大多数在早春。受侵染植株要么生长不好或退化。该病有叶腐和根腐阶段。
3. 侵染循环
镰刀菌腐烂病菌能在枯草和受侵染的植株上越冬,它是腐生菌,在植物碎片上能发现它。南方是它的发病区,高温高湿能加强病害的发展,在北方和干燥地区,必须有适宜的环境条件,才会使该病发展。例如,矮化线虫是镰刀菌腐烂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它能使植株变弱和改变植株的代谢,使植株对弱的病原菌变的更感病。几乎所有干燥地区环境都会诱发镰刀菌腐烂病。引起镰刀菌腐烂病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呢?人们总是想找一些单一的因素,但有人证明,镰刀菌并不是引起腐烂病的根本原因。镰刀菌腐烂病的发生有五方面因素:(1)高温高湿;(2)湿度太大,氮肥过量和土壤板结;(3)寄主对镰刀菌、线虫或土壤真菌敏感的栽培品种;(4)土壤中生物、线虫和土生真菌;(5)最终镰刀菌侵占,如粉红镰刀菌和三隔镰刀菌。这五个方面互相关系密切,缺一不可,如果控制住某一方面镰刀菌腐烂病就不会发生。
3. 防治
(1)栽培技术:在草坪草的生长季节的初期,高氮水平会使镰刀菌腐烂病加重。在有镰刀菌腐烂病的地方,最好在初秋日部停止生长时施休眠肥,在整个生长期,轻施、勤施氮肥,包括整个夏天。正确浇水能控制该病的症状,由于该病使根系变短,所以浇水要掌握勤浇、少浇的原则,即浇水的频率要高,浇水量每次要少。
(2)抗病品种:以下几种草地早熟禾品种对镰刀孢腐烂病是抗病的,但不是免疫。它们是阿台尔非、公正、派拉德、塔屯、苷鲁斯威克、巴润和切力。特别感病的有菲尔金和拍斯大,梅令其次。有些品种在某些地区是感病的,但在另一地区则是抗病的。例如,纳盖特在北方地区是抗病的,而苯逊在更南方地区是抗病品种。
(3)化学防治:苯胼咪唑类化合物每1000平方米,用纯药112~224克,在叶片未干前根区灌浇,同时可以降低线虫的数量。用 3~5年左右病菌可能对杀菌剂产生抗药性,可用朴海因或粉锈宁作预防(治疗效果欠佳)。
长蛔孢苗叶斑病
1. 寄主
狗牙根草叶斑病是由H.cynodontis引起的。其他病原菌所引起的病害只是造成损失,而没有足够的资料将它们分开来讨论。所以,叶斑病只能以在狗牙根上所造成的病害作为例子。蠕孢菌所引起的狗牙根病害,可能同样重要。叶斑病在春秋多雨、潮湿地区造成严重问题。
2. 症状
初始症状是在叶片上出现橄榄绿小点。斑点逐渐长成大的棕绿至黑色病斑。若严重侵染的叶片,最终变成浅古铜色病斑被H.cynodontis侵染的草坪呈枯草色,受侵染面积由小变大。
3. 发生
病菌在草垫和寄主受侵染组织上以休眠菌丝越冬和越夏。在冬末春初气候变潮湿时,在狗牙根草上菌丝打破休眠,变成产孢组织,并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于由风吹、雨水溅传到健康组织进行侵染。随着气候变暖,叶面病斑趋向消失,非常像草地早熟禾的萎蔫病。但它在夏末、初秋凉爽气候下能恢复。狗牙根草可能在弱的条件下进入休眠阶段,而在冬季死掉。
4. 防治
(1)栽培技术:在早春和早秋,减少氮肥用量,有助于防治叶斑病。保持磷和钾正常使用量。避免在早春和早秋或白天过量供水,这样容易使叶片干枯。
(2)化学防治:大多数接触性杀菌剂7~10天喷药一次,直到发病停止。
长蠕孢菌腐烂病、网斑病
1. 病原菌
该病是由网斑长蠕孢菌所引起的。
2. 寄主
细叶羊茅、苇状羊茅、牛尾草。由长蠕孢菌引起的网斑病是在春秋凉爽期间所发生的病害,它常被叫叶斑病,但是叶斑病是由H.sorokinianum所引起的。在夏季暖和气候下,在细叶羊茅上所发生的长蠕孢菌病害实际上是由H.somkinianum所引起的,而不是H.dictyoides引起的。从现有资料看,叶斑是细叶羊茅上主要病害,而不是网斑病。
3. 症状
初始症状与其他长蠕孢菌病害相似,在叶片上出现小的紫至黑色病斑,最终会扩大。细叶羊茅上,病斑扩大至整个叶片宽度;阔叶片的羊茅草上,像苇状羊茅、牛尾草上最初出现不规则深至黑色横纹,这些黑色横纹相交结在一起,形成网状,称为“网斑病”。
4. 发生
网斑病的发生与草地早熟禾萎蔫病相似。真菌在感病植株上严重侵染,在春秋凉爽气候期间,叶斑与根颈和根腐两者同时发生。在暖和天气,细叶羊茅的衰退病是由H.sorokinianum所引起的。在植株和草垫上度过休眠期。在春天植株被侵染的部分产生的分生孢子由水溅或风刮到健康植株组织。在春天,病害叶斑阶段不太引人注意。虽然症状不会扩大,但夏天暖和天气时,在细叶羊茅上容易分离到H.sorokinianum不管是哪一种长蠕孢菌,可能两者都有,它们都限制了细叶羊茅的广泛使用。寻找抗病品种使之在冷型草带的暖和地区能更广泛使用细羊茅。
5. 防治
(1)栽培技术:细叶羊茅是一种在低水平管理下的禾草。使用少量氮肥及磷、钾肥将有助于细叶羊茅的生长。用小量的水。细叶羊茅能适应相当干旱的条件,而不能忍受过多的水分。苇状羊茅和牛尾草,都喜欢在暖和的条件下生存。
(2)抗病品种:品种C-26的抗病性大概是最好的。重复一下上面所讲的内容,由于长蠕孢菌是夏天的基本病害,所以H.sorokinianum和H.dictyoides是细叶羊茅上主要病原菌。
(3)化学防治:主要使用接触性杀菌剂。每隔7~10天喷药一次,最好是在病发开始前喷药,直至夏末。主要的杀菌剂有:百司清、代森锰锌、朴海因。
长蠕孢菌红叶斑瘸
1. 寄主
小糠草、细弱剪股颖、匍匐剪股颖和欧剪股颖。红色叶斑病是剪股颖和小糠草上的病害。通常发生在温暖、潮湿的地方,也有报道在美国的伊利诺伊州,多伦多甸甸剪股颖草上,整个生长期该病很严重。
2. 症状
病斑开始时与其他长蠕孢菌引起的叶魔病相似,在叶片上出小而深红褐斑点。病斑发展,中心呈枯草色,造成草坪植株干枯条症状。由红色叶斑病菌侵染,造成匍匐剪股颖严重变弱。
3. 发生
病菌休眠期在草垫病残死株及活的组织上存活,在春未,产生分生孢子。由风刮、雨溅至健康植株上。在温暖的天气,红色叶斑病能使匍匐剪股颖草坪变弱。在家庭草坪或球道有30%变弱,有时还可忽略不计,但在果岭上这一比例,就不能忽视。
4. 防治
(1)栽培技术:在温暖天气期间,减少氮肥用量会大幅度的减少红色叶斑病的严重度。但也有人认为,高氮肥水平,结合杀菌剂处理能得到好的防治效果。无论使用那一种氮肥水平的计划,而磷肥和钾肥必须维持所需水平。
(2)化学防治:使用接触性杀菌剂百菌清、代森锰锌等。每7天喷一次药直至天气变凉为止。朴海因可在发病初期,连续喷2~3次,每次间隔20天左右。
长蠕孢菌叶斑病(大斑病)
1. 病害
在草坪上的大斑病,在国内草坪上还未占有主导地位。但鉴于这类病害在各种作物中侵染范围广,尤其是禾本科作物上为害较为普遍;有可能岁着草坪业日益发展,这类病害有应运而生的机会。此外,在国际上,这类草坪病害较为普遍。
2. 寄主
早熟禾、草地早熟禾、细叶羊茅、细弱剪股颖、匍匐剪股颖、黑麦草。
3. 发生
病原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寄主病叶组织内越冬,来年当气候条件适宜时,成为初侵染源。在病斑上分生孢子进行重复侵染。
4. 症状
叶斑病或叶腐病在早春和晚秋开始在叶片上出现小的褐至红色、紫黑色病斑,病斑迅速扩大,呈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病斑中央常呈现浅古铜色或枯草色。病斑边缘呈红褐或紫黑色。常被描写为眼斑病状。在潮湿条件下,许多病斑可以连在一起将病斑呈带状围起来,使叶片从尖部变黄、古铜或红褐色至死亡。当叶片出现许多病斑时,叶片可能会全部烂掉、萎蔫和死亡。在气温凉爽时,病斑只局限于叶片上,但在潮湿条件下,它将侵染叶鞘、根颈和根,在短期内草坪会变得稀疏。
5. 防治
(1)栽培技术:在长蠕孢菌叶斑病发生期间,保持草坪湿润有助于减少甚至阻止病害的发生。
(2)化学防治:几种杀菌剂用于长蠕孢菌叶斑病,所有这些杀菌剂都是接触性杀菌剂。除朴海因外,多数杀菌剂每隔7~10天用药一次,在病害刚发生时用药最好。具体的杀菌剂为百菌清、代森英、福美双。
粉红雪霉病
1. 寄主
早熟禾、草地早熟禾、细弱剪股颖、欧剪股颖、匍匐剪股颖、黑麦草、细叶羊茅、苇状羊茅。在太平洋西北,英伦诸岛和北欧,粉红雪霉病是最重要的草坪病害。这主要是因为所有这些地区有一个无雪覆盖的寒冷气候延长期:粉红雪霉病在任何冷湿的春天、秋天或冬季月份内积雪覆盖的地方也都成为问题。若早熟禾、甸甸剪股颖、欧剪股颖、细弱剪股颖和黑麦草被粉雪霉病菌所侵染,草有可能被毁掉。草地早熟禾、紫羊茅感染了该病,通常不会使植株死亡。
2. 症状
在无雪覆盖情况下,粉红雪霉病在草坪上出现红褐色病魔,病魔直径为2.5~20厘米,有时也有更大一点的。当有雪覆盖时,圆形病魔的直径达5~7.5厘米至30.5~61厘米,颜色为古铜色至灰白色或红褐色。在化雪后不久,在病魔新发展的边缘,能看到粉红色的菌丝,因此称为“粉红雪霉病”。
3. 发生
雪霉镰刀菌能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草垫及残存草中生长活动。当温度高达15.8℃时发生侵染。在人工培养条件下,15.8~25t病菌生长最好。在温度低于15.8℃时,植株生长很慢。所以,更容易被真菌侵袭。如果能在合适的生态系中存活,并与其他腐生菌和病原菌的竞争力差,就不一定能发病。
4. 防治
(1)栽培技术:在进入雪霉病发病季节时,施用氮肥会促使草生长太茂盛,使草坪更易感镰刀菌雪霉病,也会使应用杀菌剂防治变得更困难。由于季节和温度变化很大,所以,很难推荐最后一次施用氮肥的日期。必须使草坪有机会在雪和冰残害之下、大雪覆盖地区、草进入休眠以前施用氮肥;若草坪生长茂盛,冬天又无雪覆盖草会大面积因干燥而死。
(2)化学防治:在积雪刚融化时可用许多接触性杀菌剂进行防治。对于积雪达3个月以上,可用苯胼咪唑类内吸性杀菌剂,同时可以防止蠕孢菌侵人。由于许多真菌对苯胼咪唑类杀菌剂容易产生抗药性,有的已经产生抗药性,所以在使用时,最好与其他接触性杀菌剂混合使用。
秆黑粉病和条黑粉病
1. 寄主
草地早熟禾、匍匐剪股颖、细弱剪股颖。黑粉病是继镰刀菌腐烂病之后的抗蠕孢菌病害的草地早熟禾品种最有毁灭性的病害。这是一种系统侵染且多年生病害,一旦植株被侵染,它将会终生染病,甚至从被侵染的母体植株上生长出来的所有植株,都被染上此病,一株被染上黑粉病的植株在生长很弱或额外的不利条件下都会被杀死。最常见的恶劣因素是干旱,对于整个草坪来讲,是由于疏于灌溉而使植株感染黑粉病而死掉。这两种黑粉病菌在显微镜下很容易区别。条黑粉病菌的厚垣孢于是单个的;而秆黑粉病菌担孢于三五成群形成“孢子球”,被不育细胞所包围。虽然条黑粉病在这两种黑粉病中更重要些,并已做了不少工作,积累了一些资料,但对草地早熟禾上的条黑粉病研究较少。植株感染了秆黑粉病比感染条黑粉病更容易死亡。其次,在侵染一年后发现,原来被秆黑粉病侵染的地区再要现这一品种秆黑粉病很困难;而条黑病虽然感病不严重,但来年能发现。虽然把最大的注意力集中到草地早熟禾上的条黑粉,而,甸甸剪股颖感染了条黑粉病也一样成为严重的问题。已经有道,下列品种感染条黑粉病,它们是Evansville、pennlu、诲滨、伦多(C-u)、华盛顿(C-50)、Arlington(C-1)、Congressiol (C-19)、老果园(C-52)和Penncross。在中西部条黑粉病问题要在匍甸剪股颖多伦多品种上。该病在高地或交通繁忙草地,开始使草变弱。早熟禾能相当快地侵占多伦多匍甸剪股颖果岭上变弱地区。由于条黑粉病移动慢,果岭上多伦多甸匐剪股颖由于经常刈割、生长慢,变弱地区又被早熟禾所占领,所以很难见到发病的实际情形,它可以不被人们所注意。
2. 症状
被条黑粉病侵染的植株比健康植株还要直立。条黑粉病有杀死单个植株的倾向,留下空的地方,形成丛生外观。这些空旷地方很快会被其他杂草所占领。受条黑粉病侵染的叶片初始症状为浅黄色。当病害继续发展,叶片开始卷曲,显露出随叶片长度而发生的平行黑条。你若碰到这些黑条,将黑色煤烟状物擦落下来,这些就是条黑粉或秆黑粉的孢子。老的被侵染叶片,将从尖端向下扭曲,卷叶或成细丝状碎片。
3. 发生
条黑粉病菌以菌丝在根颈或其他被侵染植株的营养部分越冬。它也能以冬孢子在土壤中存活许多生长季节。苗期侵染可以通过胚、芽鞘、叶腋、根颈芽或根颈节。黑粉病的症状在春秋冷湿期间,白天气温低于21℃时最为常见。当气温变暖时症状逐渐消失。虽然症状在低温情况下最能显示,很少有草坪会消失症状。大部分草坪,在干热的天气、或在冬天未积雪,被侵染的植株会干枯或受低温恶劣条件而死亡。条黑粉病在草的植株上是多年生、系统侵染性病害。所谓系统侵染的含义是真菌能在檀株体内、维管束系统内扩展。黑色条只是真菌在叶片内沿叶脉生长的结果。多年生的含义是:一旦植株被侵染,虽然看不见症状,但它终生有病。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叶部无症状。即便如此,真菌仍在受侵染的植株根颈上存在。在根颈的保护下,真菌能在不利的条件下生存数月。后在条件适合时活动。条黑粉病菌不能直接侵染叶片,它只能侵袭在根状茎的后生芽。但从被侵染的根颈上生长出的叶、分蘖和根状茎也是被侵染的。这也是解释草坪上至少要有三年以上该病严重的原因。这也是解释草皮卷地里条黑粉病严重的原因,因为在地里种了许多年,让孢子在土壤中有聚集的机会,厚垣子能在土壤中存活很多年。条黑粉病能产生专门的小种,侵袭草地早熟禾的专门品种草。但每个小种有它自己特别的遗传基因所组成的唯一特征。每个小种侵袭草地熟禾的一个专门品种。条黑粉病菌的孢子,由于壁厚,在土壤中能存活许多年,而被称为厚垣孢子。但确切地讲,应称为冬孢子。具双核的冬孢子,随着减数分裂进行核配,产生单倍体核。冬孢子萌发,产生茁丝,产生单核的小孢子。小孢子成对结合,形成双核体。在形成双核体的过程中,它会产生新的致毒形式。所以,实际上现在抗病的品种,并不意味着它会永远是抗病的。
4. 防治
(1)栽培技术:在夏天保持最低用氮量。即每月每 1000平方米不要多于300克。草坪被条黑粉侵染后,不能让草干枯掉。当干燥时,健康的草地早熟禾会处于休眠状态。浇水后能恢复。但染上黑粉病的草坪,干燥后,草会死掉。
(2)抗病品种:有些草地早熟禾的品种是抗病的,但几乎都是暂时抗病。条黑粉病菌有产生新小种的能力。一旦草地早熟禾某一新品种广泛推广、种植,新的黑粉病菌小种也随之产生。目前是抗病品种,也可能正在变成感病品种。所以,必须注意未来的问题。需要识别对条黑粉病具有抗性的草地早熟禾品种。同时,采用3~4个草地早熟禾混合播种。因为当一种新的条黑粉病小种出现时,它只侵染一个专门品种,而其他品种仍能健康生长,草坪不致被毁。
(3)化学防治:条黑粉病是体内病害,只能用内吸性杀菌剂才能予以防治。采用内吸性杀菌剂灌根是十分有效的,最好是在秋天气温降低或早春草还在休眠时灌根。用于防治条黑粉病的内吸性杀菌剂有:苯菌灵、甲基托布津、乙基托布津。这仍不是永久的办法,在条黑粉病菌对苯胼咪唑类产生抗性以前,在发病后第二年,还得用药。此外改用三唑酮等高效内吸性杀菌剂,效果会更好。草地早熟禾感染了条黑粉病,也会使它对蠕虫苗软化病失去抵抗能力而感病。所以,在防治条黑粉病时,除了使用内吸性杀菌剂以外,还应使用对软化病有效的接触性杀菌剂。最好的办法是:将草地早熟禾的不同品种或剪股颖的不同品种混合过量播种。
红线病(粉红斑病)
1. 寄主
早熟禾、匍匐剪股颖、草地早熟禾、黑麦草、细叶羊茅、狗牙根。红线病发生在生长缓草坪草上的一种病害。
2. 症状
红线病很容易辨认,它在叶片或叶叶鞘上有粉红色子座。在早晨有露水时,子座呈胶状或肉质状。当叶干时,子座也发干,呈线状,变薄。从远处看,被侵染的草坪呈现缺水状态,从近一点距离看,它象是有长孺孢叶斑病菌,直接在草坪上。特别是在紫羊茅上,该病与核盘菌所引起的银元斑病相似。仔细观察叶片,呈现粉红色子座。
3. 发生
病菌以子座和休眠菌丝在寄主组织中生存。在温度低于 21℃潮湿条件下发病。在春、秋有毛毛雨,是发病的严重时期。病害是由于子座生长由这株传到另一株而扩展。当子座破裂,它能被风带到很远的地方;它们也能通过刈割设备进行传播。
4. 防治
(1)栽培技术:在春天,草坪生长缓慢是由于缺少氮肥,而不是低温。所以,最明显的办法是在春天施氮肥。秋天,在冷型草带,红线病严重的地方,镰刀菌斑块病也严重。增施氮肥,减轻了红线病,而加重了镰刀菌斑块病。另外,在这一地区灰雪霉病和干燥病是大问题。在这些地区增施氮肥,将使草更鲜嫩,而且随之而来的是更感染灰雪霉病和干燥病。该病应如何防治呢?由于伏革病菌红线病既不像镰刀菌斑块病和灰雪霉病那么严重,又不像干燥病那样自毁。所以,在夏末应按照好的施肥计划使用氮肥。最后施用氮肥的日期是可变的。但必需使草在下雪前有足够的时间锻练得更耐寒。然后再考虑使用合适的杀菌剂来防治伏革菌红线病。而当前有很多杀菌剂对该病有效。
(2)抗病品种:关于对伏革菌红线病的抗性品种没有确切的资料报道。因为它是一种通过栽培技术和杀菌剂很容易防治的病害。单独为防治伏革菌红线病而挑选抗病品种是不实际的。对于草坪病害,要选择抗病品种,是要选择对大多数地区有抗病害的品种。
(3)化学防治:高水平管理的草坪,在秋天或冬天需要某些类型的化合物予以防治。这是很必要的。因为生长后期施用氮肥,能减轻伏革菌红线病,而使更严重的病害,镰刀菌斑块病和灰雪霉病的严重度增加。秋天施氮肥,会使草坪在结冻前旺盛生长,在冬天造成干枯,而使草坪造成严重损失。在凉爽天气里,秋末的几周冷雨天气,能限制草坪顶端生长,在这种条件下,使用适量氮肥甚至超量氮肥对顶端生长会有一些刺激。为防治草坪草严重损失,需要用杀菌剂来处理。防治伏革菌红线病的杀菌剂有:百菌清、放线菌酮、放线菌酮加福美双。
灰雪霉病
1. 寄主
早熟禾、细弱剪股颖、甸甸剪股颖、细叶羊茅、草地早熟禾、黑麦草、苇状羊茅、欧剪股颖。灰雪霉病在北半球的北方,积雪停留时间长的地区是一个重要病害。在积雪长达3个月或更长,且不融化,该病更为重要。它可能与粉红雪霉病联合发生,但它的范围不会比粉红雪霉病更广。不像粉红雪霉病有无积雪覆盖物都会发病,灰雪霉病的发生要有覆盖物。通常有雪、叶片、草覆盖物和干燥覆盖物也适合。
2. 症状
在(-1)~(-10)℃核瑚菌生长并且侵染。当雪融化时,在草坪上出现灰枯草色至深褐色圆形病斑。病斑的大小通常在直径7.6~91.4厘米之间。大多数在15.2~30.5厘米之间。雪融化后,特别是在病斑边缘,能立即见到白灰色菌丝。病斑是从菌丝颜色而被称为灰雪霉病。灰雪霉病在冬天未冻结或未冻硬的草坪上、下雪覆盖情况下最为严重。而在已经冻结的土地上病害只能在春天雪化时才能发展。
3. 发生
核瑚菌以苗核越冬。早春当雪化时,菌核有0.48厘米大小,肉眼便能见到。随后菌核干燥变小,很难见到。由于病原菌能在不利的温度环境下存活,所以,在此期间需要用杀菌剂进行防治。随着冷湿秋季和在紫外线存在的条件下,菌核膨胀并发芽,产生粉红色足状孢子梗。在孢子梗上产生担子或担孢子。担孢子被风吹到新的地区。如果条件适合孢子萌发、侵染植株。如果秋天仍温暖、干燥、菌核可能不发芽,形成孢子。代替它的是在雪覆盖下,菌核直接发展成菌丝,并侵染植株。后一种情况下防治是可行的,因为它再侵染的过程缓慢。不过,灰雪霉病在北部地区严重。
4. 防治
(1)栽培技术:越冬以前,别让草长得太茂盛,否则,灰雪霉病会严重发生。规定一个最后施氮肥的日期是很困难的。因为冬天首次下雪日子是不固定的。要根据地区确定最后一次施氮肥的日期。一般北方地区在8月中旬和9月中旬。这不应与休眠肥混同。休眠肥在顶端停止生长后施氮肥。休眠肥在春天促进早返青,并迅速恢复雪霉病的为害。无论何时,在施用休眠肥时要用有效杀菌剂。
(2)抗病品种:甸甸剪股颖的各种品种对灰雪霉病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感病性。但从栽培技术的角度看,它们都需要用杀菌剂进行防治。草地早熟禾对灰雪霉病有抗病性。因为草地早熟禾不像早熟禾和剪股颖严重,所以在该病严重流行地区,通过使用抗病品种是有效的。 “公园”最抗病,虽然“公园”对镰刀菌魔块病很易感染,但在镰刀菌斑块病不严重而灰雪霉病严重的地区用公园是可以的。紫羊茅比草地早熟禾和剪股颖更感病,而用细叶羊茅则受蠕孢菌病害的限制。
(3)化学防治:在由早熟禾和匍匐剪股颖组成的球洞盘上,用杀菌剂防治灰雪霉病,人们常常花钱防治球道上的夏季病害,而忘记防治灰雪霉病。若不使用杀菌剂灰雪腐病将会侵染和杀死甸甸剪股颖。而早熟禾则将进入春天受损坏的地区。有些地区有人认为,我这里灰雪霉病不严重,发病面积总共只有20%,所以不必防治。这是错误的。因为今年发病20%,这20%的面积就会被早熟禾替代,设想若每年都有20%的面积发病,5年后将全部被早熟禾所替代。汞杀菌剂作为防治雪霉病已经用了许多年了。虽然,现在防治雪霉病的杀菌剂中包括五氯硝基苯、地茂散等,但它们也不一定没有问题。五氯硝基苯对甸甸剪股颖有药害。它们中间C-7、 C-15和penncross对五硝基苯有耐药性。地茂散对镰刀菌斑块病无效。所以,在雪霉病和镰刀菌斑块病同时发生的地方区,或以镰刀菌为主的地区就要用其他杀菌剂混用。许多地区,必须用2~3种杀菌剂联合使用来防治雪霉病。这是因为这些地区常有许多其他真菌混合在雪霉病中。
立枯丝核菌褐斑病
1. 寄主
早熟禾、邵氏雀稗、狗牙根、假俭草、细弱剪股颖、匍匐剪股颖、细叶羊茅、草地早熟禾、牛尾草、黑麦草、钝叶草、苇状羊茅、欧剪股颖、结缕草。立枯丝核菌褐斑病所引起的草坪病害,是草坪上最为广泛的病害。由于它的土传习惯,所以,寄主范围比任何病原菌都要广。
2. 症状
在高水平管理的草坪上,如高尔夫果岭和保龄球场地草坪,被侵染的叶片首先出现水浸状,颜色变暗、变深,最终干枯、萎蔫、转为浅褐色。死去的叶片仍直立。当水分过大,呈饱和状态或早晨有露水时,在大小不等的不规则的圆形褐斑块外沿会出现2~5厘米的“烟环”。当干燥时“烟环”就消失了。草坪草染上该病,草死后被藻类代替,使土面变成蓝色硬皮。专门从事草坪的管理人员,在该病严重发生前12~24小时前能闻到麝香气味。而且有时在发病后还有气味。主管喷药的人利用这种气味来决定何时喷药。“烟环”在褐斑病的症状识别中不是主要的。褐斑病在早期只毁坏少量叶片和植株。但若不立即进行防止就会损失更多的植株,特别是在低割的草坪,象高尔夫球场的果岭(球洞盘)。若连续热天,不重复处理,那么被褐斑病侵染过的地区就会被藻类所覆盖,最终形成很难恢复的硬皮。
3. 发生
褐斑病菌以菌核和菌丝在病残上度过不良环境。它也可以在枯草垫上以腐生来存活。当土温达到15.6℃时,菌核开始萌发,真菌开始生长。与大多数真菌一样,褐斑病菌的生长呈圆形。但它在气温达到白天为29℃,夜间达到21℃或更高之前,不会在植株上寄生。病害的发生,并不是突然而来,它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褐斑病菌不但可以从叶间或割口侵入,也可从气孔和直接穿透叶片侵入。当气温变高时,真菌首先侵染根,然后匍匐茎,最后是叶片。立枯丝核病菌在低温期间,侵染草地早熟和,其症状与镰孢菌所引起的蛙眼病相似。
3. 防治
(1)栽培技术措施:氮肥过高会使病害发生严重。在湿热天气,或湿热天气前,使用含氮量高的肥料,将增加病害的严重度。所以,在此期间要限制氮肥的使用量。一般要求一亩地不要超过250克,若在热天氮肥过多,病害就发生严重。磷和钾的用量正常就可以了。结合防治其他病害,早晨尽早将露水除掉。
(2)化学防治:有许多接触性杀菌剂和内吸性杀菌剂用来防治褐斑病。褐斑病在症状表现之前,已经被侵染。当发现症状时,早已有很大面积受到侵染。所以,用药剂防治的计划安排要准确。若湿热气候储蓄很长,加上防治不好,那么,直到天气凉快之前,草坪会受到很大毁坏,而且,也很难恢复。防治褐斑病的杀菌剂有:代森锰锌、百菌清、敌菌灵、苯菌灵、甲基托布津乙基托布津、放线菌酮、福美双、镉类化合物、五氯硝基苯、扑海因、托布津加代森锰锌或福美双。
绵腐病
1. 寄主
早熟禾、草地早熟禾、小糠草、狗牙根、细弱剪股颖、匍匐剪股颖、苇状羊茅、细叶羊茅、粗蓝草、黑麦草、多花黑麦草。绵腐病是毁、灭性病害,当高温高湿时,一夜之间就可以将草坪毁掉。绵腐病是草坪病害中能真正见到它扩展的病害。所以,许多管理人员认为它是高尔夫球场最重要的病害。它能在短期内毁灭大批的草坪。
2. 症状
绵腐病在草坪上初期症状呈圆形,红褐色斑块,直径在 2.5~15.2厘米。被侵染的叶片,在早晨有露水时出现水浸状和黑色,会有发粘感,到干燥后,叶片抽缩并变成红褐色。有露水潮湿时,可以见到病斑边缘有活的菌丝。受浸染的植株很快萎缩,如果持续高温高湿,病斑可能合并,草坪在24小时内大面积被损。绵腐病常随着排水方式和机械设备传播,因此该病常呈现条状。绵腐病是斑点性病害。若在草上发现有大的不规则的死斑出现而未发现斑点,这就不是绵腐病所引起的,就必须去找别的病因。
3. 发生
像核盘菌和镰刀菌一样,绵腐菌是一种地道腐生菌。它通常在枯草垫或土壤中出现。只有在得到合适条件时才会成为致病菌。绵腐菌也是一种水霉菌,它能在积水条件下和能在池塘的植物碎片上很好生长。水池是侵染物的重要来源,特别是在我国南方地区,用水池水来灌溉,每个高尔夫场地用被侵染的池水灌溉,果岭、发球台或球道上都被染上绵腐菌,就很难予以防治。
4. 防治
(1)栽培技术:良好的土壤排水是有效防治绵腐病的基础。草坪草在排水不良或粘重板结的土壤上生长,根系短、而且在温暖的天气需要用大量的水分来处理,防治萎蔫。频繁的浇水,常导致植株泡在水中,这样,代替萎蔫的是绵腐病引起的死亡。果岭、发球台或大面积球道受到侵染,重建草坪是很昂贵的。当日出后轻灌或白天滴灌有助于防治绵腐病。然而没有一个能替代良好的排水。在北方,一年中只有1~2个星期有此病害问题。绵腐病发生在排水差的地方。在那些地区建排水好的果岭,从发展和金钱上都是值得的。良好的通气条件,也有利于病害的防治。高氮,使草苎茂盛,使绵腐病更严重。没有必要设专门施氮肥计划。因为在坪上暖湿期间,正常推荐用低氮肥或中氮肥水平。
(2)抗病品种:对绵腐病、匍匐剪股颖、多花黑麦草、细弱剪股颖或黑麦草无抗病品种,新草地早熟禾也没有抗病品种的资料。大多数狗牙根品种对绵腐病有耐病或抗病作用。
(3)化学防治:除了绵腐病传病迅速,病害严重地区外,许多草坪管理人员在主要绵腐发病地区,如:狗牙根-草地早熟禾过渡区仍拒绝替代预防性杀菌剂计划,即使在湿热气候条件下。这必定一种冒险行为。因为他们知道,当气候变热时会发生绵腐病。在地茂散和氯硝氨成为有效杀菌剂前,只有敌克松是防治绵腐病的唯一合物,它的药效并不理想,容易光解。
蠕孢菌褐斑病
1. 寄主
多花黑麦草、黑麦草。长蠕孢菌褐斑病是黑麦草在春、秋凉爽时期的严重病害。该病是限制某些农业特性良好的黑麦草成功应用于草坪的因素。
2. 症状
初始症状是在叶片上发生褐色小斑点。病斑伸长,在中心可能发展成为白色。其另一种发生在叶片上的症状由深褐色线条所组成。两种症状可在同一片叶上连续出现。当侵染严重时,感病品种的叶片能被毁掉。草坪被褐斑病严重感染,能显示大面积变弱。
3. 发生
像其他长蠕孢菌一样,病菌在受侵染的活的植物组织、死的组织形成的草垫上休眠。春天,在受侵染组织上产生孢子,并由风吹、雨溅传到健康植株上。褐魔病在春天有叶斑阶段,夏天有根腐和根颈腐阶段,在秋天又有一次叶斑阶段。
4. 防治
(1)栽培技术:在气候凉爽期间,氮肥过量会加重褐斑病,在春秋两季,减少氮肥量,保持磷钾肥所需要量,有助于防治。但是红线病和根颈锈病也发生在期间,防治这两种病需要高氮肥。而且在一年中,当发生褐斑病时也正是草坪生长和发展需要氮肥的时侯,如果解决好这一矛盾,有利于减轻发病率。
(2)抗病品病:有许多抗褐斑病的黑麦草品种能代替感病品。Yorktown DiPlomat和Omega是比较好的,还有一些抗病品种对重要病害像Rhizoctonia褐斑病和Cortieium红线病具有抗性。
(3)化学防治:大多数接触性杀菌剂,如百菌清、代森锰锌、福美双、代森锌,每7~10天喷药一次;朴海因每隔20天喷一次,整个发病期喷三次即可。
软化病
1. 寄主
草地早熟禾由H.vagans所引起的软化病,是草地早熟禾最为重要的病害。有人认为,当今影响草地早熟禾草坪的最重要的病害是镰刀菌腐烂病。其原因是:目前草地早熟禾有许多种抗软化病品种,最早是梅玲,在梅玲以前,草地早熟禾由于软化病被毁坏。如果没有抗软化病的草地早熟禾品种,那么,镰刀菌腐烂病也不会是个问题。因为在镰刀菌腐烂病出现以前,草坪已被H.vagans软化病毁掉了。这就对特殊的病害或病菌进行抗病选种、育种带来了任务。对于重要病害引进抗病品种,常导致这一作物上发生以前很少或不知道的病害。例如,在梅玲选出以前,镰刀菌腐烂病不为人知,且条黑粉与锈病也不是草地早熟禾的重要病害。在引进曼哈顿以前,也不知道红线病黑麦草上的病害。草地早熟禾的长孢蠕孢病害,一种是软化病,是由Helminthosporium vagans所引起的;另一种是叶斑病是由Hekmiathosporium sorokinianum。前者是冷型病害,后者是暖型病害。
2. 症状
软化病的初始症状是在叶片上出现黑至紫色斑点,病斑最初能在叶片上出现,并扩展到根颈和根系上。从远处看,就可以看到草坪出现黄或黑褐色。这些颜色反映出草坪受浸染期间的氮肥水平,低氮水平下受浸染的草坪呈黄褐色;高氮水平下受浸染的草坪出现黑褐色。当病害发展时,受侵染地区草变得稀少而呈褐色与萎蔫的草坪出现类似的现象。除非使用杀菌剂,否则,草地早熟禾草将死掉或被阔叶草或其他杂草所替代。
3. 发生
该病的发生有两个阶段,叶斑阶段,春天或秋初,气候凉爽、潮湿时发生;在夏天暖和时发生软化病或根颈腐烂病和根腐病阶段。实际上,软化是由H.vagans所引起的,而叶斑是由H.sorokinianum所引起的。叶斑阶段始于早春,随着冷、湿气候的到来、温度在12~2lt时发生,若冷型气候继续,特别是下毛毛雨,将会发生软化病、根颈腐烂病和根腐病阶段。被侵染的草地早熟禾将开始变弱并死亡。草坪将在3周内受到严重损伤。随着温暖、干燥气候的到来,受侵染的草坪开始恢复生长,并常常补缺。恢复的程度是根据几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包括受侵染的严重程度、草地早熟禾的品种、氮肥水平和灌溉条件等。必须提一下秋天受H.vagans侵染的问题,这种侵染能发生,但很少见到软化病阶段。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秋天受侵染可以被忽视或认为不重要,因为有时在第二年的早春还未来得及用任何杀菌剂就会给草坪造成严重损害。
4. 防治
(1)栽培技术:在早春和秋季凉爽、湿润期间、提高刈割高度,有助于草坪草植株免受软化病的侵染。并在此期间,避免使用高氮肥,将有助于减轻病害的严重度。在秋末,草休眠后施氮肥、将补充氮肥,而不会引起草在春天徒长。
(2)抗病品种:草地早熟禾的许多品种中,对软化病的抗性是不同的,如梅玲、菲尔金等是抗软化病的。
(3)化学防治:使用接触性杀菌剂,每隔7天喷一次药,直至草休眠为止。
炭疽病
1. 寄主
早熟禾、匍匐剪股颖、草地早熟禾、细叶羊茅、黑麦草和假俭草。炭疽病通常是在由其他原因所引起的草坪草生长弱后出现的,如由蠕孢菌侵染,肥力水平低或肥料不平衡、枯草垫太厚、干旱、昆虫损害、土壤板结等等。炭疽病是在热天引起早熟禾死亡的关键因素。它也表现出在温暖地区的冷型草带是限制细叶羊茅成功生长的因素之一。有人报道过炭疽病曾消灭丁路边草坪的黑麦草。真菌通常聚集在自然死亡的叶和茎上。在我国目前尚未严重影响草坪草的生长。
2. 症状
炭疽病在温暖至炎热期间,在单个叶片上产生圆形至长形的红褐色病斑,被黄色晕圈所包围。小病斑合并,可能使整个叶片烂掉。有的草坪草叶片变成黄色,然后变成古铜色至褐色。在感病叶片上用放大镜可见到黑色针状子实体。在发病盛期幼叶上的子实体也很明显。分蘖被侵染会导致茎部产生不规则黄褐色斑块,大小从直径几厘米至几米。最初在叶片上出现伸长的红褐色斑。这些病斑扩大,最终占据整个叶片。叶部病斑会产生大量的真菌子实体,从子实体产生突起的小黑点。有一些对炭疽病的抗病草种。此外,当草地早熟禾、黑麦草和细叶羊茅被列为炭疽病的感病草种时,无疑在这些草种中间也有许多感病和抗病的种。
3. 防治
(1)栽培技术措施:轻施氮肥可以防止炭疽病严重发生,每100平方米施27克氮肥,为了防止草坪严重损失,在必要时必需使用杀菌剂处理。
(2)抗病品种:在北方冷型草带地区,如华北、京、津地区匍甸剪股颖表现出对炭疽病有抗性,但匍匐剪股颖中也会有个别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感病。有些草坪虽然被列为对炭疽病是感病的,如草地早熟禾,黑麦草和细叶羊茅草等,但它们中也有一些品种表现出一定的抗病能力。在过渡地带和暖型草带,草地早熟禾、狗牙根混种的草坪表现出有抗性。即使在北方冷型草带地区,在匍匐剪股颖的栽培品种中也会存在许多几乎侵染所有的草坪草品种 (最适温度为26~30~C)。这种真菌在低温条件下,也有明显的致病力。
(3)化学防治:用苯胼咪唑类内吸性杀菌剂,如多菌灵和 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300-500mg/L、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500~700mg/L,上述杀菌剂在发病期间每隔10~15天打一次药。在病情严重地区每隔10天打一次药,在整个发病季节内不要停止打药。为了防止产生抗药性,可与非内吸性杀菌剂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1250mg/L、50%可湿性粉剂250~400mg/L、70%500倍,代森锰锌或代森锰加硫酸锌等交替使用。这些接触性杀菌剂用药间隔为7~10天。
锈病
1. 寄主
草地早熟禾:秆锈病;条锈病;叶锈病。
苇状羊茅、黑麦草:冠锈病。
狗牙根:锈病。
结缕草锈病:锈病。
锈病除条锈病外,在刈割草中是很少发现的。在肥料充足的草坪上,周刈割一次锈病就不会成为问题。当秋天,天气凉爽,停止生长时,锈病可能会严重。假如秋天凉快天气来得早,锈病发生严重,就要用杀菌剂进行防治。在种子地里,草地早熟禾的秆锈病和黑麦草的冠锈病严重发生,就需要用杀菌剂来防治。
2. 症状
冠锈菌是黑麦草和苇状羊茅上常见的锈病。孢子堆黄色。病害的症状也会变成相应的颜色。由于冬孢子外形冠状而取名。宾纷和曼哈顿非常感病,因而使它们的使用受到限制。感染的植株叶片上出现黄色或黑色小点。从远处看,受侵染的草坪植株呈黄色,近看是锈孢子在叶片表面而形成的。
3. 发生
秆锈病在不同寄主上有不同的孢子时期。禾谷类锈病孢子有5个阶段。夏孢子和冬孢子发生在草上;在冬孢子上产生担孢子并侵染小蘖,性孢子阶段出现在小蘖上,并在那里进行有性繁殖,而锈孢子器阶段由风吹到寄主上。所有这一切,看起来很有趣,但对病害研究无实际价值。当然,若能铲除中间寄主小蘖,使之无法进行繁殖,不再产生新的生理小种。这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而且也比较复杂。在草地早熟禾草带南部,该病以菌丝或活的夏孢子在受侵染的植株上越冬。春天在越冬的植株上产生夏孢子,并由夏季盛行的南风向北传播。它们落在感病的草地早熟禾植株上萌发并侵染。它用 10~14天的时间,突破寄主表皮。每一个侵入寄主的夏孢子能产生数以百计的夏孢子,而且不用多久就会发生流行。
(1)叶锈菌
叶锈菌能在北方地区草地早熟禾上越冬。它不像秆锈菌那样传播迅速。
(2)条锈菌
受条锈严重侵染的草坪呈桔黄色或棕色。在叶片上出现突起,沿叶脉在叶鞘和叶片上伸展。条锈菌在冬天几个月活跃,而在冷而潮湿的早春或晚秋最为严重。
(3)结缕草锈菌
结缕草上的锈病是于1965年首先发现的。由于结缕草生长缓慢,所以刈割的频率要比其他草坪草品种低,锈病就有可能严重为害它。受结缕草锈病侵染的结缕草,呈桔黄色褪色,而且可能变弱。该病在低温、潮湿期间或在遮阴严重地区最为严重。抗锈病的品种为Emerald和Meyer。锈病严重侵染的结缕草需要用杀菌剂进行防治。代森锰锌和硫磺,每隔5天喷一次药;粉锈宁只喷1~2次即可。
(4)冠锈菌
冠锈菌是黑麦草和苇状羊茅草常见的锈病病原菌,孢子堆呈黄色,病草的颜色也变成相应的颜色,由于冬孢子外形冠状而得名,宾纷和曼哈顿两个品种最感冠锈病。
(5)狗牙根草锈病
虽然该病对狗牙根草很少造成足以使之毁灭的程度。但它在某些改良的狗牙根品种上会造成严重的问题。在作为种子地或用嫩枝作为繁殖用的苗圃里会造成大量损害。因为在苗圃里的狗牙根草是不能刈割的,所以锈病有很多循环侵染的机会。Suntuff品种是最感病的,但普通狗牙根草是抗病的。受侵染草的叶片上出现肉桂色夏孢子和黑色冬孢子。受侵染的草坪通常为黄色。
4. 防治
(1)栽培技术:在许多情况下使用适量的氮肥能消除病害。若草坪每隔7天刈割一次、锈病就不会严重。结缕草生长缓慢是个例外。由于秋天和春天冷湿天气延长时,其他品种的草也可能会生长缓慢,有必要使用杀菌剂进行防治。在防治锈病时,秋天不要施用氮肥,因为在此期间施用高氮肥会造成像雪腐病。干枯病等更为严重的病害。所以,使用杀菌剂防治更为有利。
(2)抗病品种:普通品种草比改良品种草锈病轻。如草地早熟禾的“梅玲”,结缕草的Emerald和Meyer,狗牙根的Suntuff和黑麦草的曼哈顿由于是单基因改良品种,对锈病非常感病,而已知的普通品种不同基因型的锈病产生专化生理小种,侵染专门的一种草的品种。假如草坪是由单基因中的草所组成,只要有一种专门侵染这种基因的锈菌,就能毁掉整个草坪。相反,假如草坪是不同基因的植株组成,一种锈病菌生理小种只侵染一种基因型草,可能不会为害其他草。若整个草坪被毁坏,则可能是单基因组成的草坪所致。既然改良品种对防治锈病不利,为什么不种植一些单一的普通品种呢?因为,首先要用最有效的办法防治最严重的病害。对草地早熟禾来说,主要防治蠕孢菌软化病、镰刀菌腐烂病和条黑粉病,普通品种newporL或“公园”只抗锈病,防治锈病要比上述三种病害更容易得多。种植某些新品种的混合草地早熟禾,既能抗这三种毁灭性病害,又能减轻锈病,是比较理想的。但就目前所知,锈病的生理小种数量极大,新培育的草种也可能成为感病品种。
(3)化学防治:正像上面所说的那样,由于生长缓慢、生产种子的草和用营养器官繁殖的草地(如某些狗牙根和结缕草品种),需要用杀菌剂来防治。有效的杀菌剂有硫酸锌、代森锰锌、放线菌酮,这些杀菌剂每隔10~14天打一次药。粉锈宁200mg/L隔20~30天打一次药,打2~3次即可,兼防白粉病。
叶腐和根颈腐
1. 寄主
多伦多甸甸剪股颖。这种菌目前只侵染多伦多匍匐剪股颖、C-15。多伦多甸甸剪股颖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品种,一种感染叶腐和根颈腐,另一种感染黑条粉病。这两种病使多伦多匍匐剪股颖和C-15不能用来做草坪草品种。
2. 症状
多伦多匍匐剪股颖主要用于高尔夫果岭上。所以,该病通常能在刈割低的草坪中被发现。受侵染的果岭看起来像管理不周,缺乏氮肥似的,整个草坪变弱。有的草坪染病后有1/4的面积被早熟禾所代替;另有相同的面积受枯草所包围。被侵染的草,叶片呈灰白色。早熟禾草植株在秃区可见,而且那里可能还有不成型的匍匐剪股颖草丛(通常品种为华盛顿等)。如病害未被控制住,整个多伦多匍匐剪股颖果岭将在几年内被早熟禾果岭所替代。
3. 发生
在春天几乎是当草坪开始发绿时,病害就发生。在整个凉爽天气阶段都存在。而当暖和的夏天到来时,草坪会恢复。
4. 防治
(1)栽培技术:有人报道,增施氮肥,结合好的杀菌剂防治计划会减轻病的严重度。提高刈割高度也会减轻病害严重度,但会使高尔夫球场降低质量和失去美观。
(2)抗病品种:除多伦多匍匐剪股颖外的大多数甸甸剪股颖都抗叶腐和根颈腐病。所以在叶腐和根腐发病区,避免使用多伦多匍匐剪股颖品种。
(3)化学防治:用百菌清,每100平方米用药72克。从开始生长到结束每周用药一次,在春天结合施用高水平氮肥每100平方米用90克,若想分隔两周用一次药,这样不理想,如在春天用两次朴海因,每次1000平方米用药125克,防治效果很好,可以控制整个生育期内的叶腐和根颈腐病。若为了保险起见,在秋天再用一次药。
银元斑病
1. 病原菌
银元斑病是由核盘菌引起的。这种病害的侵染范围很广。在雨后或湿度高的天气之后,随着严重干旱,病害尤为严重。
2. 寄主
侵染早熟禾、邵氏雀稗、狗牙根、假俭草、咀嚼羊茅草、细弱剪股颖、匍匐剪股颖、黑麦草、草地早熟禾、匍茎和蔓延羊茅草、钝叶草、欧剪股颖、结缕草。
3. 症状
病斑圆形,发白或枯草色。单个病斑大小与银元相似,从而得名为银元斑病。在草坪的凹陷处,特别是草坪被剪成13厘米或更短的地区,病斑尤为明显。单个病斑能相互结合,并毁坏大批草坪草。在早晨,当草坪有露水时,新鲜的病斑上可见到灰白色,绒毛状的真菌菌丝。病害的传播靠割草机或其他维护草坪的设备,将受侵染的植物组织带到别处。被侵染的植物组织也能被高尔夫鞋或高尔夫车所携带。当只防治果岭上的病害,它将会在果岭附近或球道上首先被发现该病复发的现象。银元斑病在叶片上呈漂白或浅铜色病斑,占据叶片整个宽度。在剪股颖、紫羊茅、结缕草和狗牙根的叶片上,病斑末端有红褐色横纹,而在早熟禾上却看不到类似的情况。
4. 侵染循环
银元斑病以休眠菌丝在被侵染的植株、土壤中越冬。病菌在15.5~32℃时开始活动,最适侵染温度21~32℃,在这个温度范围内至少有两个生理小种会使草坪发生银元斑病。一种在凉快气候条件下致使草坪发病;另一种是喜欢在高温的白天和凉快的夜间。这两种联合毒素会导致剪股颖叶片和根部退化。在温度15.5~26.8℃产生毒素,使根部发褐,并侵染叶部。这种病不产生正常孢子,所以病害的传播借外界的力量。
5. 防治
(1)栽培措施:在气温高的生长季节里,要轻施勤施氮肥。这样既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也有利于控制病害发生。有人认为银元斑病发生最重要的原因不是氮肥所造成,而是土壤含水量少所致。所以,草坪发生银元斑病时,要保持一定的水分和适量的氮肥。最好将栽培措施与杀菌剂防止相结合。除掉露水是高尔夫果岭上防治银元斑病的栽培防治最常用的方法。一般用竹竿、胶皮管、或用水冲。用水将主物吐出来的水冲掉或稀释,会使叶片干的更快,也会降低病害的严重度。
(2)抗病品种:对银元斑病,匍匐剪股颖和普通早熟禾无抗病品种,只是中等抗病或中等感病。为防止草坪草因银元斑病造成严重毁坏,需要用杀菌剂来处理。避免用下列品种:草地早熟禾栽培品种中的牛盖特、萨德斯堡;紫羊茅栽培品种中的道生;黑麦草栽培品种中的曼哈顿;狗牙根栽培品种中的沃猛、铁威、逊特富;结缕草中栽培品种中的埃莫尔得;邵氏雀稗栽培品种中的碰沙科拉。
(3)化学防治:主要有以下几中杀菌剂可以防止该病:苯菌灵、甲基托布津、乙基托布津、百菌灵、镉类化合物、朴海因、涕必灵放线菌铜加福美双或五氯硝基苯、托布津加福美双或代森锰锌。
早熟禾的长蠕孢菌-炭疽-衰退病
1. 病害
早熟禾HAS衰退病、长蠕孢炭疽衰退病
2. 病原菌
长蠕孢菌、禾生刺盘孢菌
3. 寄主
以前早熟禾的死亡归结于“萎蔫”(直接受高温而死亡)或者冬天自然死亡。有人试验证明,用杀菌剂能防治夏天恶劣气温所导致的死亡。试验证明,早熟禾死亡不是由于高温、干燥或冬天自然死亡所致,而是由于其他能用杀菌剂来平息的一些因素。夏天死亡源于Colletotrichum graminicola所引起的炭疽病。还包括长蠕孢菌和衰退病。早熟禾的这种病称为HAS衰退病。早熟禾作为高尔夫球道和冷型草带果岭的组成部分,在夏天恶劣条件下生长,防治此病很复杂,也很重要。
4. 症状
最初症状的草坪出现黄褐色,随后草坪出现褐色。在叶片上出现褐至紫色病斑,这种病斑是由长蠕孢菌和禾生刺盘孢菌所引起的HAS衰退病,最初可能出现直径30.5~61厘米不规则病斑。在凉爽气候下,草坪保持黄色,但当温度升至26.7℃,特别是高湿时黄色草坪将在48小时内变为褐色。大面积,甚至整个球道路一夜之间就会变稀和无草。此时在失绿植株组织上能见到真菌炭疽病菌黑色子实体、更常见的是在新被杀死的组织上。从分生孢子盘上生出的刚毛(黑点)是禾生刺盘孢区别于其他腐生真菌的于实体。分生孢子盘可借助放大镜、解剖镜见到。
5. 发生
“HAS”衰退病,在白天温度达到26.8℃,持续-周后或更长时间就会发病。而当夜间温度保持21℃,在三个以上晚上,有露水情况下,病情更重。如土壤板结、车辆通过、土壤排水条件差的地方,早熟禾衰退病更严重;在氮肥水平太高或太低的地方病也严重。
6. 防治
(1)栽培技术:在温度适合的年份,HAS衰退病可使用氮肥来防治。在6、7、8月每100平方米用27克氮肥,可防治该病的发生。
(2)化学防治:用苯胼咪唑类内吸性杀菌剂(苯菌灵、甲基托布津)灌根每100平方米24克,10天就可以恢复生长。用叶面喷洒恢复时间可能更长,用接触性杀菌剂如百菌清、代森锰锌,每7~10天用一次药,也能防治HAS衰退病。
草坪禾草腐霉病
1. 症状
初期症状呈圆形褐色斑块,直径2厘米~10厘米,早晨有露水时观察被侵染的叶片,出现水浸状变软,手触有粘液感,中午干燥叶片抽缩并变成红褐色,清晨有露水潮湿时可见病斑及受害叶片上出现棉花白毛状菌丝体,当持续高温高湿病斑合并,产生斑秃或条块状斑秃。
成株根部受侵染表现不同的症状。有的根部产生褐色腐烂斑块,根系发育不良,病株发育迟缓,分蘖减少,底部叶长,变黄或变褐,草坪稀薄。有的根系外形正常,无明显腐烂现象可仅轻微变色,但次生根的吸水机能已被破坏,高温炎热时,病株失水死亡,整块草坪在短短数日内可完全被毁坏。
高尔夫球场翦股颖草坪等剪草较低的草坪上枯草斑最初很小,但迅速扩大。剪草高度较高的草坪枯草斑较大,形状较不规则。枯草斑内病株叶片暗褐色水渍状腐烂,干燥后病叶皱缩,色泽变浅,高湿时则生有成团的绵毛状菌丝体。多数相邻的枯草斑可汇合成较大的、形状不规则的死草区。这类死草区往往分布在草场最低湿的区段或水道两侧,有时沿剪草机或其它农业机械作业路线成长条形分布。
2. 传染途径
腐霉菌为土壤习居菌,在土壤中和病残体中可存活5年以上。土壤和腐残体中的卵孢子是最重要的初侵染菌源。腐霉菌的菌丝体也可在存活的病株中和病残体中越年。在适宜条件下,卵孢子萌发后产生游动孢子囊和游动孢子,游动孢子经一段时间的游动后静止,形成休止孢子。休止孢子萌发生芽管和侵染菌丝,侵入幼苗或成株的根部,以及其它部位,主要在寄主细胞间隙扩展,卵孢子萌发也可直接生成芽管和侵染菌丝。各种来源的菌丝体在适宜条件下也迅速生长并侵染植株不同器官,以后病株又产生大量菌丝体以及无性繁殖器官孢囊梗和孢子囊,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或芽管,也能侵染寄主。
腐霉菌游动孢子可在植株和土壤表面自由水中游动传播,灌溉和雨水也能短距离传播孢子囊和卵孢子。菌丝体可借叶片相互接触而传播。菌丝体,带菌植物残片,带菌土壤则可随工具,人和动物远距离传播。
发病条件:高温高湿有利于高湿活动性腐霉菌侵染。白天最高温30℃以上,夜间最低温20℃以上,大气相对湿度高于90%,且持续14小时以上,腐霉根腐和叶腐易发生。低凹积水的草坪,土壤、枯草层和植物体经常维持湿润状态的草坪均易发病。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通气性差,缺磷,氮肥施用过量的草坪发病亦重。
有些腐霉菌对温度的适应性很强,在土壤温度低至15℃时仍能侵染禾草,导致根尖大量坏死。引起“褐色雪腐病”的一些种类在积雪覆盖下的高湿土壤中侵染禾草,能耐受更低的温度。
3. 防治方法
(1)改善草坪立地条件:建植之前应平整土地,粘重土壤或含沙量高的土壤均需改良,要设置地下或地面排水设施,避免雨后积水,降低地下水位。
(2)种植耐病品种:耐病品种有较强的生理补偿作用,发病后通过增强根系发育而减轻损失。
(3)合理灌水,改进灌水方法。采用喷灌、滴灌,控制灌水量,减少灌水次数,减少根层土壤含水量,降低草坪小气候相对湿度,掌握不干不浇,浇水宜在上午,傍晚不可浇灌。
(4)加强草坪管理:枯草层厚度超过2厘米后及时清除,高温季节有露水时不剪草,以避免病菌传播。平衡施肥,避免施用过量氮素追肥,增施磷肥和有机肥。
(5)适度修剪:草坪草要特别注意养护,可防腐霉菌寄生。一旦发现病害也要低刈剪,修剪高度一般要在3厘米至4厘米,不能超过5厘米,增加通风透光,抑制再侵染。
(6)药剂保护:修剪后及时清除碎屑,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8%甲霜胺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霜脲锰锌(可抗灵)或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时,可选用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草坪禾草丝核菌综合症
1. 症状
引起禾草苗枯、根腐、基腐、鞘腐和叶腐。根部和根颈部变黑褐色腐烂。叶鞘上生褐色梭形、长条形病斑,多数长0.5~1厘米,有的长达3.5厘米以上,严重时病斑可绕茎一周。初期病斑内部青灰色水浸状,边缘红褐色,后期病斑黑褐色。严重时整个病茎基部变褐色或枯黄色,病分蘖多枯死。叶鞘病斑上附有红褐色不规则形菌核,易脱落,叶片上病斑梭形、椭圆形,长1~4厘米,内部青灰色,略呈水浸状,边缘红褐色。在潮湿条件下,叶鞘和叶片病变部位生稀疏的褐色菌丝。留草高度较低(约0.5厘米)的匍匍翦股颖草坪上出现圆形至不规则形枯草斑,直径最大不过50厘米。枯草斑内病草初污绿色,很快变为褐色。在暖湿条件下,枯草斑有暗绿色至灰褐色的浸润性边缘,系由萎蔫的新病株组成。称为“烟状圈”,在清晨结露时或高度湿润条件下才看得清楚。枯草斑内叶片虽已病死,但在天气条件改变后或喷布杀菌剂之后,残存的病株尚能发出新叶。留茬较高的草坪则出现褐色圆形枯草斑,无“烟状圈”症状。在干燥条件下,枯草斑直径可达30厘米,枯草斑中央的病株较边缘病株恢复得快,结果枯草斑呈环状或蛙眼状,亦即其中央绿色,边缘为黄褐色环带。有时,病株散生于草坪中。
2. 传染途径
丝核菌以菌核和病残体中的菌丝体越夏或越冬。菌核耐低温和高温,其萌发温度范围为8~40℃,最适温28℃,丝核菌侵染和发病的适温为21~32℃。丝核菌是土壤习居菌,可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由土壤传播。菌核萌发长出的菌丝或病残体生出的菌丝接触寄主后形成附着胞或侵染垫,产生侵入丝直接侵入寄主的叶鞘或由根部的伤口侵入,病组织初呈水渍状,后病叶和病株变褐枯死,菌核在发病部位表面和组织内形成,病组织解体后落于枯草层和土壤中。
3. 发病条件
立枯丝核菌和禾谷丝核菌在气温15~25C,降雨较多,温度较高的条件下为害较重。春季天气条件适宜,为发病高峰期,草坪出现典型黄褐色枯草斑。夏季高温,发病受抑制,枯草斑中存活的病株生出新根、新叶,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秋季病情又复发展。在禾草地上部分冬季不枯死的地区,病株带菌越冬。立枯丝核菌有耐低温菌系,可周年侵染。重施氮肥,植株旺长,组织柔嫩,导致抗病能力降低。越冬期温度高于常年,雨量较多,有利于病菌扩展蔓延,发病均重。冬季低温,禾草受冻害,也可造成大量茎腐死株。
4. 防治方法
(1)清除枯草层和病残体,减少菌源。
(2)加强草坪管理。平衡施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防止大水漫灌和积水,改善草坪通风透光条件,降低湿度。
(3)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或50%拌种双粉剂对细干土制成药土撒在种子上覆盖一层,然后再覆土或其它有效杀菌剂拌种。拌种剂量可根据草种不同和药害程度试验确定。病草坪春季及早愤布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利克菌)500倍液或5%井岗霉素水剂1500倍液,15%恶霉灵水剂450倍液。草坪禾草丝核菌病与腐霉病同时发生时,可用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加50%福美双800倍液喷淋。
草坪蘑菇圈(仙人圈)
1. 症状
春末夏初潮湿草坪上出现直径不一的暗绿色圆圈,宽度多为10~20厘米,圈上禾草生长旺盛,高茂粗壮,叶色浓绿,圈内禾草衰败枯死,在枯草圈内侧还可能出现次生旺草区。夏末雨后或灌溉后外圈茂草带出现环状排列的担子果。草地的这一特殊现象,称为“仙人圈”(蘑菇圈〉。圈的直径不等,小的数厘米,大的5~10米。多个仙人圈可相互交错重叠。草坪土壤质地较轻,肥力较低,水分不足时仙人圈发生较多。
2. 防治方法
(1)药剂防治。土壤用甲醛或溴甲烷熏蒸,也可打孔浇灌萎锈灵、苯来特、灭菌丹或百菌清等杀菌剂药液;
(2)铲掉禾草。将仙人圈前后50厘米,深20~75厘米范围内的土壤移走,补以未被污染的净土。在仙人圈影响范围内补充灌水施肥,以促进禾草正常生长,同时采摘蘑菇和铲除杂草。
狗牙根春季死斑病
1. 症状
休眠的禾草春季恢复生长后,草坪上出现圆形褐色枯草斑,斑内枯株死亡。枯草斑直径为数厘米至1米左右,发病后3~4年内枯草斑往往在同一位置重复出现。约2~3年后枯草斑中心部植株存活,枯草斑变为环带状。狗牙根病株根和根状茎腐烂,病根和根状茎上往往生有暗色丝状体和核状物。
2. 传染途径
病原菌在土壤中存活,春季和秋季温度较低,土壤湿度较高时病原菌最活跃。10~20℃时土壤中病原菌生长最快。春季寄主茎叶恢复生长后,受害最明显。肥力低下的草坪发病较轻,夏末大量施氮肥可导致严重发病。在北美,仅11月份日均温低于13℃的地区发病。
3. 防治方法
(1)改善草坪立地条件:建植之前应平整土地,粘重土壤或含沙量高的土壤均需改良,要设置地下或地面排水设施,避免雨后积水,降低地下水位。
(2)种植耐病品种:耐病品种有较强的生理补偿作用,发病后通过增强根系发育而减轻损失。
(3)合理灌水,改进灌水方法。采用喷灌、滴灌,控制灌水量,减少灌水次数,减少根层土壤含水量,降低草坪小气候相对湿度,掌握不干不浇,浇水宜在上午,傍晚不可浇灌。
(4)加强草坪管理:枯草层厚度超过2厘米后及时清除,高温季节有露水时不剪草,以避免病菌传播。平衡施肥,避免施用过量氮素追肥,增施磷肥和有机肥。
(5)适度修剪:草坪草要特别注意养护,可防腐霉菌寄生。一旦发现病害也要低刈剪,修剪高度一般要在3厘米至4厘米,不能超过5厘米,增加通风透光,抑制再侵染。
(6)药剂保护:修剪后及时清除碎屑,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8%甲霜胺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霜脲锰锌(可抗灵)或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时,可选用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禾草白粉病
1. 症状
叶片和叶鞘上生长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成近圆形、椭圆形霉斑,初白色,后变污灰色、灰褐色。霉斑表而着生一层白色粉状分生孢子,受振动后飘散,后期霉层中生出黑色小粒点。
2. 传染途径
白粉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闭囊壳在病株上越冬,也能以闭囊壳在病残体上越冬。一年生草种上较易产生闭囊壳,多年生草种上则以菌丝越冬为主,较少产生闭囊壳。翌春、闭囊壳成熟,散射子囊孢子,越冬菌丝体也产生分子孢子,随气流传播,接触并侵入新生叶片。春季病叶持续产生分生孢子,不断再侵染,夏季气温升高,冷季型禾草生长停滞,白粉病菌繁殖和侵染趋于减少,病情停止发展。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株上越夏。据研究,小麦白粉病菌在夏季最热一旬,旬均温24~26℃以上的地区不能越夏,需依靠外来气传菌源和在病残体上越夏的闭囊壳侵染秋苗。秋季随着气温下降,草坪白粉病病叶又复增多,形成又一发病高峰。病叶衰老前形成闭囊壳,大多数闭囊壳至春季大量放射子囊孢。
发生条件:气温2℃以下寄主即可发病,10℃以下病害发展缓慢,15~20℃为发病适温,25℃以上病害发展受抑制。空气相对湿度较高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和侵入,但雨水太多又不利于其生成和传播。南方春季降雨较多,如在发病关键时期连续降雨,不利于白粉病发生和流行,但在北方地区,常年春季降雨较少,因而春季降雨量较多且分布均匀,有利于白粉病发生。草坪管理不善,氮肥施用过多,遮荫,植株密度过大和灌水不当均为发病重要诱因。
3. 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草种和品种:抗病程度主要根据反应型鉴定,免疫品种不发病,高抗品种叶上仅产生枯死斑或者产生直径小于1毫米的病斑,菌丝层稀薄,中抗品种病斑亦较小,产孢量较少。
(2)加强栽培管理:减少氮肥用量或与磷钾肥配合使用;降低种植密度,减少草坪周围灌、乔木的遮阴,以有利于草坪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适度灌水,避免草坪过旱;病草提前修剪,减少再侵染菌源。
(3)喷药防治:历年发病较重的地区应在春季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防治,有效药剂有70%甲基托布津可湿粉剂1000~15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粉剂1000倍液以及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等。对以上药剂产生抗药性时,可选用40%福星乳油8000倍液。
禾草类雪腐病
1. 分布
冬季长期积雪的地区,越冬禾草、禾谷类作物、豆科牧草等由耐低温病原真菌侵染引起的腐烂性病害称为雪腐病。雪腐病有多种,分布于北欧、北美、亚洲北部等高纬度地区,我国新疆北部和黑龙江省亦有发生。
2. 症状
融雪后草地上出现灰白色、枯黄色或褐色圆形病草区,直径由5厘米至1米以上。病叶水烫状,相互纠结,敷生灰白色菌丝状。病株死亡后,菌丝消失,病叶变银白色。叶片内部和叶表面还产生近球形菌核。病株萎伏于地面枯死,或仅叶片死亡,春季再由根颈生出新叶片。
3. 传染途径
灰色雪腐病菌和斑点雪腐病菌以菌核越夏,晚秋在高温、低温条件下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体或子实体,菌核萌发仅产生菌丝体。春季病叶和病株根颈产生菌核,随后菌核残留于地表和土壤内,其它产生菌核的雪腐病菌也以菌核残存越夏。
发病条件:冬季尚未冻结的土壤被积雪覆盖是雪腐病发生的必要条件,雪层越厚,积雪期越长,发病也越重。雪腐病菌在0℃上下能正常生长,雪层下温度适宜,温度较高,适于雪腐病菌侵染。秋季灌水或降水过多,使土壤积水以及氮肥施用过量,过晚均有利于雪腐病发生。
4. 防治方法
(1)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国外已育成了较抗病的禾草品种。草地早熟禾Adorno和Monopoly较抗灰色雪腐病,Park较抗斑点雪腐病,Dormie较抗鬼伞菌雪腐病。
(2)清除枯草,减少枯草层。
(3)设置雪障、风障,保护经济价值较高的草地,减少积雪。
(4)春季在病草坪轻施追肥,以促进病株发出新叶。
(5)秋冬在积雪前喷布2~3次杀菌剂,扑海因、百菌清、萎锈灵、福美双、苯莱特等均有效。五氯硝基苯,可土壤施药。
禾草全蚀病
全蚀病是典型的土传根部病害,以翦股颖受害最重,病株根系腐烂,矮小瘦弱,干枯死亡,病情逐年发展,大片草坪被破坏殆尽。
1. 症状
草坪产生枯黄至淡褐色小型枯草斑,可周年扩大,夏末受干热天气的影响,症状尤为明显,病株变暗褐色至红褐色。发病草坪夏末至秋冬病情逐渐加重,冬季若较温暖,病原菌仍不停止活动,翌年晚春剪股颖草坪就出现新的发病中心。冬季枯草斑变灰色。纯翦股颖草坪上枯草斑圆形或环带状,每年可扩大15厘米,直径可达1米以上,但也有些枯草斑短暂出现,不扩展。枯草斑中部可被羊茅、早熟禾或杂草侵占。多种禾草的混种草坪中翦股颖植株变稀薄,呈黄褐色、褐色,早熟禾、羊茅等其它草种占优势,病株的根、根状茎、匍匐茎和根颈腐烂,变成暗褐色至黑色,重病植株死亡。
病株根颈和茎基部1~2节叶鞘内侧和茎秆表面形成黑色菌丝层,用手持扩大镜可见该处密生黑色匍匍菌丝束和成串连生的菌丝节,秋季还可见黑色点状突起的子囊壳。茎表面生黑褐色条状病斑。根部表面发生与根轴平行的黑色菌丝束和菌丝节。在干旱条件下茎基叶鞘内侧不形成子囊壳,甚至也不形成黑色菌毕层,仅根部不同程度变色。
2. 传染途径
以菌丝体随寄主病残体在土壤中腐生存活一年以上,甚至可达5年。在禾草整个生育期都可侵染。病残体长出菌丝可由植株地下部分,包括种子根、次生根、根颈及根颈下节间、根状茎等部位侵入,也可由接触土壤的胚芽鞘、茎基部叶鞘侵入。菌丝沿病株根和根状茎扩展,接触健株,实现植株间的传播,使枯草斑不断扩大。另外,带菌病残体混杂在种子间还可远距离传病。
3. 发病条件
缺氮的土壤,施用适量氮肥后病情减低。但施用硝态氮加重发病,铵态氮减轻发病。土壤中严重缺磷或氮磷比例失调将加重全蚀病。保持氮、磷、钾的适宜配比有利于防病。施用石灰,使土壤pH值升高时,全蚀病显著加重,酸性土壤发病较轻。
保肥保水能力差的沙土有利于发病。粘重土壤含水量高时硝化作用加速,氮的损失较多,降低含水量,减少氮素损失能减轻全蚀病的为害。全蚀病菌侵染的最适土温为12~18℃,但低至6~8℃仍能发生侵染,土温5~15℃左右发病最重。一旦侵染成功,即使温度升高,受害也很重。多雨、灌溉和积水有利于发病,表层土壤有充足的水分对全蚀病菌的侵染和发病都是必要条件。土壤通气性好,有利于发病,土壤中颉顽性微生物多,病情减弱。春、夏降雨多有利于发病,冬季温暖、春季多雨病重,冬季寒冷,春季干旱则病轻。
4. 防治方法
(1)在发病早期铲除病株和枯草斑,合理使用轻病草种。
(2)增施有机肥和磷肥,保持氮磷平衡,施用铵态氮,合理排灌,减低土壤湿度。病草坪不施或慎施石灰。在播种前,均匀撒施硫酸铵和磷肥作基肥,可有效控制病害。
(3)播种前用三唑酮或其它三唑内吸杀菌剂拌种或处理土壤。发病早期往禾草基部和土面喷施三唑酮或其它三唑类内吸杀菌剂也有一定效果。
禾草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
1. 症状
三种锈病的共同特征是为害草坪植株绿色部分,产生铁锈色夏孢子堆和黑色冬孢子堆,但其形状、大小、颜色和排列形式各不相同。
(1)条锈病:发病部位以叶片为主,叶鞘、茎秆上也有发生。夏孢子堆较小,椭圆形,鲜黄色,孢子堆由入侵点沿叶脉向两端扩展,排列成条状,由中央向两端依次成熟破裂,散出孢子。冬孢子堆短线状,黑色,埋生在表皮内。
(2)叶锈病:发病部位以叶为主,叶鞘上较少,秆上很少。夏孢子堆中等大小,近圆形,桔黄色,散生,排列无规则。冬孢子堆长圆形,黑色,散生于叶鞘或叶片背面的表皮内。
(3)秆锈病:发病部位以秆和叶鞘为主。叶上也有发生。夏孢子堆较大,长圆形,深褐色,凸起较高,四周表皮破裂翻卷,常穿透叶片,排列不规则。冬孢子堆长条形,黑色,散生,突破表皮。
2. 传染途径
主要以夏孢子或菌丝体在小麦和禾草上越夏、越冬。三种锈菌夏孢子耐高温和耐低温的能力不同,因此越夏、越冬的地区也不同。然而禾草和小麦栽培区域广,包括各种不同气候条件的垂直分布和平面分布,总有可以越夏、越冬的场所。根据空中孢子捕捉测知,夏孢子可随气流上升到5000米以上的高空,并传送到1000公里以外的地方去,这样就可广泛的互为传播。
锈菌是严格的专性寄生菌,夏孢子离开寄主,存活时间仅30天左右,主要禾草锈菌都是以夏孢子世代不断侵染的方式在禾草或禾本科作物寄主上存活,转主寄主在病害循环中不起作用。在草坪禾草茎叶周年存活的地区,锈菌以菌丝体和夏孢子在病部越冬。若气温低于侵染发生的温度范围,病叶内的菌丝体处于休止状态,若气温稍高并有雨露,在越冬期中发生新的侵染,但潜育期延长。在禾草地上部死亡的地区,锈菌不能越冬,翌年春季由越冬地区随气流传来的夏孢子引起新的侵染。夏季禾草正常生长的地区,各种锈菌一般也能越夏,但条锈菌不耐高温,在夏季最热一旬,旬均温超过22~23℃的地区不能越夏,秋季发病需要外来菌源。
锈菌夏孢子随气流远距离传播,有些锈菌一次传播距离可达上千公里。在发病地区内,夏孢子随气流、雨水飞溅、人畜机械携带等途径在草坪间和草坪传播。
发病条件:影响锈病发生的因素很多。各种菌对温度的要求不同,秆锈最高,叶、冠锈居中,条锈最低。秆锈菌菌丝生长和夏孢子形成适温20~25℃,夏孢子萌发温度18~22℃,潜育适温20~25℃。叶锈菌夏孢子萌发适温15~25℃,侵入适温15~20℃,潜育适温18~22℃。条锈菌夏孢子萌发适温7~10℃,侵入适温9~13℃,潜育适温13~16℃。锈菌孢子萌发和侵入寄主需有水湿100%的空气温度,因而在锈病发生时期的降雨量和雨日数往往是决定流行程度的主导因素。
草坪密度高,遮阳、灌水不当、排水不畅、低凹积水均可使水气候温度过高,有利于发病。偏施氮肥,禾草旺长或施肥不足生长不良,使抗病性降低,都不利于锈病发生。
3. 防治方法
采用以种植抗病草种或品种为主,药剂防治和栽培防病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1)种植抗病草种和品种在锈病常发地带应种植抗病草种或品种。
(2)药剂防治:用三唑类杀菌剂防治锈病应适期早喷,提高喷药质量。常用的药剂有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2500倍液,12.5%速保利(特普唑)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也可选用80%新万生可湿粉剂6000倍液,40%杜邦新星乳油9000倍液等。
结缕草“犬足”病
1. 症状
叶、茎、根均可染病。叶片病斑不规则形,严重时病叶枯死,呈枯黄色,茎上病斑紫黑色,草坪因植株成丛死亡而呈“犬足印”状。
2. 传染途径
初侵染源来自带菌种子和土壤中病残体,引起幼苗地下部分和茎叶发病,已建成的草坪,病原菌以持续侵染的方式多年流行。茎叶发病主要是由气流和雨水传播的分生孢子再侵染而引起。
3. 发病条件
雨露多而气温适宜,有利于茎叶部发病。禾草离蠕孢多在夏季湿热条件下侵染冷季型草坪禾草。在20~35℃之间,随气温升高发病加重,20℃以下时只发生叶斑,23~24℃以上有轻度叶枯,29~30℃以上发生严重的叶枯。其它离蠕孢病原菌侵染引起的茎叶部发病,适温则为15~18℃,以27℃以上受抑制,因而在春季和秋季发病较重,狗牙根、结缕草、雀稗等暖季型草坪禾草茎叶部病害多在冷凉多湿的秋、春季流行,根部和根颈部则以较干旱高温的夏季发病较重。在冬季和早春禾草根部遭受冻害以及地下害虫咬食造成的伤口较多等情况下根病也会严重发生。
草坪肥水管理不良,高湿郁闭,病残体和杂草多,都有利于发病。播种建植草坪时,种子带菌率高、播期选择不当,气温低,萌发和出苗缓慢或者因复土过厚,出苗期延迟以及播种度过大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烂种、烂芽和苗枯等症状发生。
4. 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和耐病草种或品种,播种无病种子。由国外引进的种子进行种子检验,以确保不传入当地尚未发生的病原菌种类,适时播种,适度复土,加强苗期管理以减少幼芽和幼苗发病。
(2)加强草坪水肥管理。配合使用氮、磷、钾肥,避免植株旺而不壮。灌深、灌透,减少灌水次数,避免草坪积水,不在傍晚灌水。及时修剪,保持植株适宜高度。
(3)春季以前清除病残体和清理枯草层。
(4)药剂防治,用种子重量0.2%~0.3%的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草坪发病初期喷施杀菌剂。可喷洒25%络氨铜水剂8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
相关信息
□
草坪病害总汇
2007-12-13
□
草坪草品种总汇之翦股颖属
2012-5-24
□
草坪草品种总汇之早熟禾属
2012-4-22
□
草坪草品种总汇之黑麦草属
2012-4-20
□
关于草种总汇
2012-4-18
□
草种总汇
2007-12-13
□
高尔夫球场草坪病害防治
2012-5-24
□
牧草草坪常见病害
2012-4-18
□
草坪病害防治策略
2012-4-18
□
草坪常见病害
2012-4-18
□
草坪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2011-8-06
□
草坪病害预测
2011-6-01
□
草坪病害的综合防治
2008-5-13
□
高尔夫球场草坪病害综合防治
2008-5-08
□
牧草、草坪常见病害
2008-5-08
□
草坪病害的防治
2008-5-04
□
北方草坪病害综合防治
2007-12-13
□
草坪病害防治
2007-12-13
□
草坪病害研究动态
2007-12-13
□
草坪病害概述
2007-12-13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本站信息来源于网络与会员发布,仅供浏览参考,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谨慎采纳.本站不做任何担保.
②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意义,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转载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③如转载文章信息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本站取得联系.
最新苗木资讯信息
苗木种植后的养护
栽植后回填土应尽量多填
种植前应进行苗木根系修剪
苗木移植前的准备工作
反季节种植的苗木起挖前的准备工作
苗木属地对比
今日苗木求购信息
0条
河南求购胸径10公分乌桕
江苏求购胸径14公分银杏树
山东求购17公分速生白蜡
江苏求购地劲14公分美人梅
江苏求购12公分樱花
广东求购栾树15分 全冠10分腊肠
平台指南
入员注册
苗木求购信息
平台更新
通知公告
站点导航
二维码汇总
会员服务
苗木求购
管理登录
最新报价
认证展示
店铺布置
苗木价格
使用帮助
证照认证
登录答疑
注册流程
配图上传
微信访问指南
二维码设置
站务信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发展历程
手机访问
注册条款
扫码访问
站点地图
天天苗木网
:中国绿化苗木信息服务网站欢迎您!
Copyright@2021-2022
天天苗木网
QQ
客户端
手机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