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苗木网 >> 资源专题 >> 苗木综合 >> 草坪 >> 详情显示

禾草腥黑穗病-检疫性病害

2007/12/13 12:08:00

      名称: 禾草腥黑穗病-检疫性病害  
      分布:前苏联(格鲁吉亚、高加索、土耳其斯但)、土耳其、挪威、芬兰、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前面斯拉夫、然腊、摩洛哥、毛里塔尼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美国(华盛顿、蒙大拿、俄勒冈、爱达荷、内华达、怀俄明、内布拉斯加、犹分、科罗拉多、加利福尼亚、密苏里)、阿根廷。 
      寄主:寄生在多种野生与栽培的雀麦属(Bromus spp.)羊茅属(Festuca spp.)及早熟禾(poa spp.),早熟埃若禾(Aira praecox)等。 
       识别特征:羊茅草罹病后植株矮化,花序、小花都变短,较易识别,黑色的病粒在颖片内很明显,并从内外稃间突出,不易脱落,而健株种子成熟后很快掉落。罹病的雀麦草与健株难区分,最显著的特点是花序稍紧密,小穗变宽,病粒包裹在内外稃之中很饱满,而健株种子较细长。    
       病原及发病规律: 病原,真菌。属担子菌棕色腥黑粉病(Tilletia fusca Ell&Ev.)。 
      发生特点:病菌通过种子或土壤传播。秋季温湿度适宜时孢子萌发,侵染出土的寄主幼苗,使之发病。  
       防治办法: 严格履行检疫法。绝对杜绝从病区引种,严格进行种子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