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生长调节剂
  
  生长调节剂是生长激素类药物,它主要是对植物的生长进行人为地控制的一种药剂,它可以抑制植株的顶端分生组织活动,也可以阻止植株的节间伸长,促进侧枝的生长和分蘖。草坪修剪管理是草坪管理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措施之一,但有时候,如草坪草不适合修剪,或者暂无修剪设备,或者草坪范围大,一时无暇顾及,或者地形障碍等因素影响造成草坪修剪困难,此时,可考虑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控制草坪草生长,为修剪赢得缓冲时间或减少修剪次数。
  
  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分为生长延缓剂(延缓顶端分生组织生长)和生长抑制剂(完全抑制新梢顶端分生组织生长)两种,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生长调节剂类药物较多,如矮壮素(ccc)、抑长灵、乙烯利、青鲜素、氟草胺、丁酰肼(B.)、多效唑(PP333),2,4-D丁酯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常喷雾施用,很少用土施法,但对有特殊要求的药剂,如青鲜素、多效唑等则必须用土施法,以免对叶片造成损伤或抑制顶端分生组织的生长。针对不同的草坪草种类,要选用不同的药剂,如乙烯利、矮化磷等对狗牙根作用明显,药剂的作用浓度和次数也应良好地掌握,以免对植株造成药害,严重者植株会全株死亡,这可在生产中通过实验或药剂使用说明来获取。总的来说,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可掌握如下几个原则:
  
  A.不要在未成坪的草坪上施用,以免伤害幼苗和延缓成坪。
  
  B.选择草坪草旺盛生长季节施用,可以达到最优的效果,冷季型草坪草在春夏两季施用,而暖季型草坪草在夏季施用。
  
  C.不要连续或重复频繁施用,以防止过度抑制而造成草坪退化,一年内一般只可施1~2次即可。
  
  D.施用前修建草坪草,可以保证草坪的外观质量。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国外运用较为普通,但在我国运用较少,尽管它可以减少劳动力、节省设备和燃料的费用,可以人为地控制草坪草的生长,但其也有不利的一面,如过多地施用可能引起草坪草根系分布变浅,草坪草叶片变黄和稀疏,对外界抵抗力减少,易受病虫害和杂草的侵袭等。不过,随着对生长调节剂的研究和改进,相信在我国将会有巨大的潜在市场。
  
  表 -  几种调节剂和其使用方法
调节剂类型  | 使用方法  | 调节剂类型  | 使用方法  | 
乙烯利  | 喷施  | 2,4-D丁酯  | 喷施  | 
青鲜素(MH)  | 喷施或土施  | 嘧啶醇  | 喷施或土施  | 
丁酰肼(B9)  | 喷施  | 矮壮素(CCC)  | 喷施  | 
多效唑(PP333)  | 土施  | 抑长灵(Embark)  | 喷施  | 
  4.景观维护
  
  表  -  草坪上败景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症状  | 可能原因  | 解决措施  | 
没有种子  | 补播  | |
整地不良导致种子未能萌发  | 补或换耕作土  | |
天气不好导致种子未能萌发  | 改良土壤,在天气转好后补播  | |
裸斑  | 鸟类或其他动物钓食,雨水冲刷  | 补播  | 
播下的为旧种子,导致发芽率低或外界条件导致种子失去活力,萌发不均匀  | 对土壤、种子进行消毒,重新播下好种子  | |
苗弱、苗稀  | 播种量偏低  | 补播  | 
动物的侵袭  | 加强管理、补播、防再次遭损  | |
坪床准备工作不足,导致排水不良、表土缺少团粒结构、表层有底土等  | 重新加人新的营养土,补播  | |
幼苗斑块状枯黄  | 因播种密度过大,温度、湿度太高等引起猝倒病  | 及时将病株拔出,喷施杀菌剂  | 
因土壤带病菌或床土过浅、肥力不足引起草坪草黄化  | 土施杀菌剂,缺少土壤时加入耕作土,施肥  | |
不良的气候与环境条件            | 加强管理                        | |
生长缓慢、黄化      | 如果发生在春季,多是肥力不足  | 施人氮肥,但量应小,以液肥为佳  | 
铺设草坪上的裂缝  | 干旱胁迫下,灌水不能满足草皮生长所需;铺草皮时未能密接,也未用沙土填缝  | 先给草坪浇水,使草皮膨胀,再将砂土灌人裂缝,但不可先填土再浇水  | 
播种草坪上的裂缝  | 重黏土壤播种后缺水造成  | 先全面灌水,对裂缝进行表面处理后,再补播  | 
坑洼  | 床土的不均匀沉降,床土过松,鸟类的侵袭,大雨或灌水产生的冲沟所致    | 多次地对床面进行处理  | 
石块  | 因外界原因,以前不显露的石块露出了土面  | 及时检查,清除,并进行相应的地面处理  |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