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
西部大开发为西北各地草花产业带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草花在改善环境过程中作用越来越被受到重视。生产者的质量意识也在提高,市场也在逐渐发展、完善。
陕西西安作为著名的旅游城市,政府投入了大量财力美化环境,草花在其中得到很好的应用。草花生产以园林单位、大专院校、私营苗圃为主,规模小、品种杂、高质量产品较少。园林部门往往将草花生产任务分配给下属苗圃,但往往只是量的要求,质量尚需提高。
甘肃近几年来草花产业发展较快。生产主要在兰州、临洮两地,主要有一串红、鸡冠花、孔雀草、万寿菊,多用于城市美化。质量较好的新几内亚凤仙、矮牵牛、仙客来、日日春等产量很少,仅供家庭消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大力发展花卉业,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将草花的生产与消费作为花卉业发展的亮点。在环境绿化、美化中,大量使用草花。生产单位原来以园林单位为主,现在许多企业(特别是一些大集团、大企业)纷纷加入,产量大增,也很畅销。种类主要有一串红、万寿菊、鸡冠花等。
纵观西北各省区草花的发展,虽与以前相比有了较大进步,但与其他地区横向比较在很多方面仍有较大差距,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种种不足必将在发展中得到改进、完善和提高。
华北市场
以北京为代表的华北地区花卉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了很大进步。特别是这几年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花坛用草花在北京异军突起,得到了突破性发展。
北京草花主要用于国庆,其次为五一,而元旦、春节以盆花为主。年生产量在1000万盆以上,草花售价一般在3~6元/盆。盆花因季节不同价格差异较大,但总体上,新优奇特的盆花价格不断下降,市场也在萎缩。由于我国人民对红色有特别的偏爱,因而花坛布置也以红色、黄色等为主,特别是国庆用花,红色是必不可少的颜色。
天津草花发展稍逊于北京,但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的关心增加,政府日益重视,并积极引导扶持花卉业,正在快速发展。
山东是花卉大省,花卉业在该省有一定的基础。特别是济南、青岛、威海、烟台等城市在建设花园城市,发展旅游经济,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目标下全社会参与草花的发展。同时由于利润丰厚,大量资金流向草花产业,将草花产业带入一个新的阶段。济南、青岛等城市的草花年生产量30万盆以上,价格在2~5元/盆,并通过专业花卉市场进行交易,生产与销售日趋合理,并开始培育自己的品牌。
河北河北的规模化花卉生产区位于环津京、环省会、冀东、冀南等地,就生产重点来看,冀东地区面向东北市场,以生产鲜切花、观叶植物为主,冀南地区以馆陶县为中心,以生产盆花、观叶苗木为主,只有环津京地区涿州、廊坊等地为重点,在大力发展高档盆花和切花的同时,也大力发展花坛草花。
河南是我国农业大省,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花卉业因占地少、效益高成为高效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花卉产业结构也从过去单一的绿化苗木生产,发展到效益更高、更有潜力的草本花卉。由于草花多用于公共环境的绿化美化,生产主要集中在郑州、洛阳、漯河等城市的近郊,目前存在技术力量不足等问题。
东北市场
由于长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东北地区城市绿化用花卉品种少、生产数量小、栽培手法单一。改革开放后,以大连市为代表的东北地区草花迅速发展起来,并在某些方面处在全国行业的领先地位。
辽宁近几年在草花生产方面有长足进步。省内各城市看到大连市在这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认识到绿化美化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除沈阳、锦州、抚顺等大城市,许多中小城市和城镇已加快了绿化和草花应用的步伐。目前除大连市外,辽宁全省草花应用量已达10 00余万盆,进口品种的用量逐步增加,并逐步向集约化生产迈进。
大连市的草花生产起点较高,所用品种大多是进口杂交品种,市场运行机制亦较好,已形成国营、集体、私营合理竞争并存的良性互动。大连市的草花生产格局分为两大块,一块是以大连市花卉苗木实业发展总公司为代表的企业类型,一块是以大连市甘井子区红旗镇张家村及辛寨子镇花农为主体的私营业户类型。大连市目前草花企业年产量约140万盆,私营业户及花农的年产量约660多万盆。尤以适合北方地区生长的一串红、万寿菊及矮牵牛居多。大连全市每年用花量大约为550多万盆,在全国亦处于领先地位。由于大连的草花质优价廉,吸引了众多的用花单位,大量产品纷纷外运,远至大庆、西安、苏州等市。
在几年的生产实践中,大连市的草花生产企业和种植户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栽培经验并创造了多种产销模式,如营养钵生产箱式长途运输等,解决了集体化生产和长途运输的许多难题。此外,大连市的草花业者在工厂化穴盘育苗、新品种引进及国际栽培技术交流方面亦有较大突破,在生产、技术、信息、规划设计等方面已成为东三省草花业的中心。
吉林的草花应用真正大发展是从1998年后开始的,尤以长春、四平、吉林市发展最快。除城建园林系统之外,吉林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草花用量亦较大。目前品种尚少,仍然以一串红、万寿菊、矮牵牛为主。一些比较耐寒的三色堇、金鱼草、石竹新品种,在吉林省表现极佳,5月初就可以用于园林布置。同时,由于气候和技术原因,吉林省当地的产量比较少,以从大连购买为主。
黑龙江花卉业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对环境质量的日趋重视,草花的需求量正逐年成倍增加,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大庆、哈尔滨。与吉林省类似,黑龙江省内生产草花的单位很少,大连的草花有相当大一部分都销往大庆和哈尔滨。由于气候的原因,黑龙江要搞生产,购买穴盘苗应该是比较经济的方式,而直接从大连购买成品仍将是黑龙江草花的主要来源。
纵观整个东北地区,在看到良好形势的背后,我们亦看到了很多不足。
1.品种单调,除一串红、万寿菊、矮牵牛等品种外,各地引种适合本地区气候特点新品种的魄力不足。
2.新品种栽培技术及应用效果差,由于急功近利思想严重,园林应用中突出一时效果,栽培密度大,加之北方地区雨水少,肥水不足,养护不良,“重栽轻护”的思想严重导致了花卉后期表现不佳。
由以上分析可见,东北地区草花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但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可喜的现象,尤其是大多数企业和房地产开发公司在企业庭院和小区绿化上,大量应用花坛草花已成时尚,东北地区草花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我国草花产业特点综上所述,目前我国草花产业有以下特点。
1.依市场状况,全国的草花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
(1)传统种类:一串红、万寿菊、孔雀草、鸡冠花、千日红、三色堇、雏菊、翠菊、百日草、金盏花、金鱼草、石竹、美女樱、半枝莲、长春花、四季海棠、美人蕉、彩叶草、羽衣甘蓝等。
(2)新兴种类:矮牵牛、非洲凤仙、矮生向日葵、夏堇、杂交天竺葵、藿香蓟、香堇、香雪球、黄波斯、勋章菊、白晶菊、黄晶菊、金光菊等。
2.用途及主要的应用范围:
(1)城市道路绿化、美化;(2)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3 )居住小区、开发区绿化;(4)高尔夫球场;(5)其他城市造景。
3.现状及存在问题:
(1)虽然草花产业呈现出较好的发展趋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其在城市绿化、美化中所占比例还很小,而且大部分地区仍仅限于用盆栽/钵栽的方式进行花坛的摆置,临时性花坛多,永久性花坛少。目前,中国的草花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
(2)传统种类是草花的主流,大部分传统种类具有适应性广、种植管理容易等特点,但由于国内大多以自留种方式繁殖,造成大部分品种性状表现退化,花色单一。
(3)目前大部分地区草花生产仍属计划经济范畴,缺乏竞争,难以从机制上促进质量提升。此外,栽培技术缺乏问题也十分严重。比如有的生产者连水的pH值是多少都不知道。有的花开了,浇水时还是把水直接浇到花上,这势必会影响花的质量。
(4)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国内草花业者对品种花色的要求较单调,一般喜爱以红色或黄色为主的色系。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