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苗木网 >> 资源专题 >> 绿化乔木 >> 黄杨 >> 详情显示

大叶黄杨各类病虫害防治方法--天牛病、尺蠖病、白粉病

2008/12/27 13:03:36

一、大叶黄杨天牛病


为害大叶黄杨的天牛主要是褐天牛,主要是以幼虫蛀食主干或主枝,造成整株或部分死亡。危害时期主要是高温干旱季节。   


防治方法:   


A.增强树势,天牛是次生害虫,主要危害弱势树体,在高温干旱季节注意抗旱,保持大叶黄杨树势旺盛。


B.及时砍伐衰老树。


C.闷热夜晚或中午人工捕杀成虫。


D.夏至前后,检查天牛易产卵部位和初孵幼虫危害症状,发现后立即削除。


E.毒杀幼虫,用注射器将40%乐果乳剂5至10倍液注入虫道。


F.将大叶黄杨植株基部培土,使为害上移,从而减轻为害。


二、大叶黄杨尺蠖病 


大叶黄杨尺蠖以幼虫食叶为害,在沭阳地区发生三代,越冬代成虫正常年份4月上旬羽化产卵,4月中旬开始为害,4月下旬陆续入土化蛹,5月上旬羽化,5月中旬第二代为害,7月下旬入土化蛹,8月上旬羽化,第三代8月中旬为害。为害最严重的是第一代和第二代。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的春季为害最为严重,为害盛期2至3天可啃光大叶黄杨的叶片。在雨量充足的季节植株尚能长出叶片,如被害后遇上高温干旱则整株死亡,因此要及时防治。


防治方法:   


A.冬季翻土,灭杀越冬虫蛹。    


B.越冬成虫飞翔力弱,羽化期及时捕杀。   


C.幼虫为害初期,及时化学防治,效果极佳。防治药剂有: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20%速灭杀丁5000倍液,还有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广谱性杀虫剂氯氰菊酯800-1000倍和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0.2至0.5亿孢子/ml。 


三、大叶黄杨白粉病


白粉病主要危害大叶黄杨的叶片,病斑多分布于叶面,产生白粉霉斑。病害严重时,叶背和新梢也可发生,导致叶片皱缩畸形,新梢扭曲、萎缩停长,并引起落叶枯梢。发病初期,在叶片上散生许多白色圆形小斑,随着病斑逐渐扩大,形成不规则的大斑,甚至占据全部叶面。如将病斑表面白色粉层抹去,可在发病部位发现黄色圆斑。


防治方法:


1.改善栽培条件,应选择地势较高、干燥、光照充足、不积水且土壤深厚肥沃的地块栽培。


2.加强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氮肥适量;注意抗旱排涝,使苗木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


3.合理修剪,剪除大叶黄杨病枝病叶。搞好冬季清园工作,扫除病枝叶集中烧毁;生长期发现病叶病枝及时剪掉烧毁,可有效减少病害初侵染菌源和再侵染菌源。 


4.合理使用药剂及时防治,注意药剂交替使用,以免白粉菌产生抗药性。喷药应均匀,注意喷施内膛和叶背。冬季用石硫合剂防治两次,间隔期一个月。大叶黄杨展叶期和生长期,尤其是4至5月和9至10月,可选用以下药剂防治:必菌鲨800-1000倍液,喷克菌2000-3000倍液,25%粉锈宁800至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50%苯来特1000至1500倍液、50%的退菌特800倍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