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苗木网 >> 资源专题 >> 绿化乔木 >> 杨树 >> 详情显示

乔木珍品--红叶杨

2008/5/14 9:11:14

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生态建设和环境绿化的迅猛发展,绿化苗木的市场需求量大大增加,同时人们对环境改善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北方城市,为丰富城市环境色彩,迫切需要性状优良的彩叶树种。因为绿色的统一性与丰富多彩的生活气息不相匹配,单一的色调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色彩的多样性与人的性格特征、心境情感息息相关,如蓝色使人静谧,红色使人奔放,橙色使人热情,而不同色彩构成的环境,正是人们心中期盼的世界。
  近年来,虽然像北京、上海、天津、郑州等大中城市的普遍绿化水平大有提高,但在色彩美化方面仍与国外有着很大的差距。国外城市绿化中应用了大量变色叶树种,利用树种叶色的持久性来丰富园林绿化中的景色。我国近年来也引进和选育了不少彩叶树种,尤其是紫红色叶类和黄(金)色叶类,如美国红栌、日本红枫、红叶石楠、紫叶矮樱、金叶莸、金叶扶藤、金叶刺槐等,这些树种所独有的特色,极大地丰富了城市园林景观,提高了绿化的水平和档次,使一向色彩单调的城市绿化水平得以迅速改善。但纵观当前所使用的彩叶树种,以低矮花灌木居多,乔木树种也多为小乔木,大多存在着体量小或生长速度慢等方面的缺陷,而且部分彩叶树种颜色也不够鲜艳。在城市绿化建设中,为追求理想的绿化效果,达到“立地成景”的目的,都大量使用大规格苗木或成片群植,而当前一些彩叶树种很难短期内达到要求,要快速形成规模化、大体量园林景观和色块难度较大。作为彩叶树种的红叶杨不但具备杨树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繁殖栽培容易的特点,而且叶面颜色鲜艳靓丽,克服了当前彩叶树种的缺陷,可迅速形成大规模、高档次的园林景观。
  通过2000年—2005年长达5年的观察对比和情况分析,红叶杨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形态特征
  红叶杨树干通直圆满,与2025杨相近。在速生上,当年的扦插苗生长高度可达3米以上,地径粗度可达3.5cm左右;平茬苗的生长高度一般可达4.3米以上,地径粗度4.5cm左右,与69杨、中林46杨相比,红叶杨的高生长量稍弱于69杨和中林46杨,粗生长量比69杨、中林46杨、2026杨高。2004年春,在2026杨和2005杨上嫁接红叶杨后,通过观察已出现小脚现象,通过测定,红叶杨扦插苗年生长高度达3—4米,节间长3—5cm,叶面宽度达12—23cm,叶面长度达12—25cm;平茬苗年生长高度达4—5米,节间长3—6cm,叶面宽达12—15cm,叶面长度达12—25cm。
  红叶杨当年扦插的小苗高度在60cm上下开始发侧枝,在整个生长季节,一般能发出4—7个侧枝,比中林46杨多3—5个,比69杨多2—3个。当年平茬的小苗,高度在40cm上下开始发侧枝,在整个生长季节,一般能发出7—13个侧枝,比中林46杨多4—9个,比69杨多2—5个。在夏秋季节,侧枝的顶端就如同一朵朵盛开的红花,鲜艳靓丽,若加以修剪,侧枝更多,叶面更靓。
  物候期
  在豫东地区,红叶杨春季展叶期是3月29日至4月5日,比中林46杨早6—9天,比69杨早3—5天,比2025杨晚3—4天;它的封顶期是从9月14日—9月24日,落叶期为10月20日—11月15日,比中林46杨晚落叶60天左右,比69杨晚落叶20天左右,与2025杨相当。
  嫁接特性
  2005年5月5日,对相同条件下、不同砧木嫁接红叶杨的成活率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2025杨和107杨作为砧木的成活率均为95%上下;2005年5月6日对不同砧木同一时期(3月25日)、同种方法嫁接(带木质芽接),对已嫁接成活的红叶杨苗随机进行百株高度测量,取其平均值,结果如下:嫁接砧木
  107杨2025杨2026杨生长量平均值(cm)18.3526.1212.51由此可知,用2025杨用作砧木,不仅有较高的成活率,而且嫁接成活后生长速度最快。从近缘嫁接亲和力强的理论看,中红杨作为2025的芽变品种,2025杨也应是嫁接红叶杨的最佳砧木。
  园林价值
  叶片红色红叶杨从展叶期到初夏,叶片颜色紫红鲜艳,亮丽别致,有光泽,色感表现极佳,叶脉、叶柄始终为红色,是彩叶树种红色叶类中的珍品。
  叶面颜色多变随着季节的变化,红叶杨叶面颜色春、夏、秋三季四变,从发芽到6月中旬为紫红色,6月中旬到7月中旬逐渐变为浅红色,7月中旬至10月上旬逐渐变为红绿色,落叶前逐渐变为黄色或桔黄色,叶片颜色的多次变化,更增加了其景观效果。影响红叶杨叶面颜色的主要有温度、光照、养分、水分、酸碱度等因素,在它的生长季节里,温度、光照、养分、水分、酸碱度越适宜、越协调,它的颜色越靓,否则它的颜色就相对差一些。
  稍颜色顶红叶杨顶稍及新发侧枝顶端始终为紫红色,而且其侧枝多,夏秋季节每个侧枝顶端呈现鲜花状,若加以修剪,效果更为突出,和丰富多变的叶色变化相搭配,会更加充满生机,提高观赏价值。
  生长迅速、树干高大红叶杨作为2025杨的芽变,和2025杨生长特性相近,为高大乔木,树干通直、挺拔,生长迅速、树冠丰满,而且中红杨发芽早、落叶晚,这一特点让春天的“红花”开得更早,秋天的“黄花”落得更晚,延长了美化时间。目前还找不到像红叶杨这样一个既是高大乔木,又如此速生的彩叶树种,红叶杨的选育填补了彩叶树种的空白。
  雄性不飞絮红叶杨是从雄性植株芽变所得,从遗传学角度来说,应为雄性,在绿化上不会形成飞絮对空气的污染,可在城市中广泛种植。红叶杨作为彩叶品种必将提升杨树作为绿化树种的档次。
  近几年来,我国也引进和培育了大量彩叶树种,如红叶石楠、金丝垂柳、黄金槐等,而既速生又可观赏的彩叶高大乔木树种较少,即使有也存在不少缺陷,如金丝柳病虫害严重;金叶刺槐叶色变化小且由于根系浅容易倒伏;红叶李叶片较小且叶色黯淡;日本红枫较为娇贵且生长速度较慢。红叶杨的选育成功,使杨树在外观上有了巨大变化,它不仅是高大乔木、速生,而且叶片大而厚,颜色鲜艳靓丽,叶片稠密,整株色感表现好,其速生性、靓丽的颜色是其它彩叶树种所无法比拟的,可广泛用作园林孤植造景和成行成片造景,如与其它黄、绿乔灌木树种配置,更会显示出其鲜艳夺目的效果。红叶杨的这种独特色彩、生长特性,目前还没有一个彩叶树种与其相媲美。
  对病虫害的抗性
  对天牛的抗性较好2004年8月20日在同一地块调查,只有2%的红叶杨发现天牛虫孔,而69杨、46杨发现天牛虫孔的株率中分别为5%和4%。
  抗叶锈病通过对红叶杨和2026杨、2005杨在同一地块进行调查,每年8月上旬,在豫东地区2026杨、2005杨都大面积出现叶锈病,而红叶杨没有锈病发生。
  抗瘿螨每年的4月下旬到7月下旬,是瘿螨对美洲黑杨树种的危害期,而红叶杨却很少发现瘿螨危害。
  抗蚜虫经对比观察,红叶杨对蚜虫抗性突出,很少有蚜虫发生,而同一地块的其它杨树品种,蚜虫发生十分严重。
  抗逆性和适应性
  经观察对比,红叶杨具备较强的抗旱、耐涝、耐寒、耐瘠、耐盐碱的特性。
  红叶杨为2025杨的芽变品种,凡2025杨可以生长的地方,红叶杨也能良好生长。2003—2005年夏秋季节,豫东地区阴雨连绵,暴雨成灾,部分红叶杨在水里浸泡了30天(2004年7月18日—8月17日),没有发现苗木死亡现象。
  作为彩色树种,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对园林绿化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品种多样、色彩搭配和谐、观赏性强。彩叶树种已是园林绿化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中国是世界上杨树人工林最多的国家,杨树是中国“三北”地区重要的绿化树种。作为彩叶树种的红叶杨具备杨树生长快、适应性强、繁殖、栽培容易的特点,属彩叶高大乔木,同时又是速生树种,因此在通道绿化中极具发展潜力,是其它树种包括彩叶树种所无法比拟的。红叶杨既可广泛用于园林及通道绿化,又可用作草坪点缀、园林置景,靓丽的红叶,美丽的景观可形成“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游”的境界,观赏价值极高。
  作为用材树种,经济效益可观
  红叶杨作为2025杨的芽变,生长速度快、抗性强,可大量用于营造速生丰产林,适合集约化栽培和产业化经营,为人类社会提供丰富的木材和造纸、板材生产的原材料,是城乡接合部、大环境绿化美化难得的优良树种。不仅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产潜力,还将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科技领先,容器苗大有可为
  红叶杨容器苗是采用生物组培、无性系繁殖技术培育而成的优良种苗,所生产的红叶杨容器苗高度为10-15厘米,长势强壮、根系完整、成活率高,抗病害、生长迅速、品种纯正、科技含量高、适生区域广。
  随着绿化工程苗木标准的提升,对苗木的整体性、存活性要求越来越高,红叶杨容器苗栽植不受季节限制,国内5—7月份均能适时栽培,具备整体性好、容器苗繁育和造林成活率高、苗木生长量大(同比增长30%—50%)、省工等特点,将成为苗木市场的新宠。
  红叶杨选育成功,填补了国内外彩叶乔木树种的空白,为城市郊区、道路、园林绿化带来了生机,也能为生产者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当前,随着城市园林、道路绿化建设力度的加大,红叶杨作为高大乔木的彩叶树种,它集绿化、彩化、净化、观赏于一体,特别在通道绿化上,它既可美化道路环境,丰富道路景观,还可以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红叶杨苗木的市场需求量会日益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