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叶李的介绍与病虫害防治

2010/8/24 7:28:24

量45

紫叶李的介绍与病虫害防治


紫叶李的介绍


形态特征


紫叶李属小乔木,树冠圆形或扁圆形,小枝红褐色。单叶互生,叶卵形或倒卵形,边缘具重锯齿,叶紫红色。花单生或2~3朵聚生,粉红色。果实近球形,黄绿色有紫色晕。花期4~5月,果熟期6~7月。小乔木,小叶光滑。叶卵形至披针形,紫红色。花小,淡粉红色至白色。核果球形,紫红色。


习性特点


喜阳光,喜温暖湿润气候,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对土壤适应性强,不耐干旱,较耐水湿,但在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黏质中性、酸性土壤中生长良好,不耐碱。以沙砾土为好,粘质土亦能生长,根系较浅,萌生力较强。


紫叶李病虫害防治


1.虫害紫叶李的主要虫害有:红蜘蛛、刺蛾、布袋蛾、叶跳蝉、蚜虫、介壳虫等。可用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倍液喷杀红蜘蛛,BT乳剂1000倍液喷杀刺蛾、布袋蛾,用10%哔虫啉1500倍液喷杀介壳虫、叶跳蝉,用铲蚜500倍液喷杀蚜虫。


2.病害紫叶李抗病性较强,常见的病害是细菌性穿孔病。这种病发生普遍,危害严重。发病后不仅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和观赏效果,重者还会导致病株死亡。


(1)症状:初发病时,叶片开始出现水渍状小褐点,然后逐步扩展成直径2厘米左右的紫褐色圆形或多角形病斑,病斑周边有浅黄色晕圈,最后病斑逐渐干枯并脱落成孔状。


(2)发生规律:该病由野油菜黄单孢杆菌桃李穿孔病变种侵染所致。病菌在枝梢病斑和病芽内越冬。第二年春季病组织溢出病原细菌,借雨水、气流和昆虫传播侵染。病菌发育温度为5℃至35℃,最适宜温度在25℃左右,连续阴雨天或遇蚜虫等昆虫严重危害时,易造成大面积流行。华北地区一般在5月发病,夏季高温、高湿期为发病高峰期。


(3)防治方法:①合理修剪,利于植株通风透光;②注重防治蚜虫、介壳虫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③加强水肥治理,种植穴内切忌积水,施肥要注重营养平衡,非凡注重磷钾肥的施用;④春季发芽前喷施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1:1:100等量式波尔多液,消灭菌源;⑤发病初期喷施95%细菌灵或15%链霉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10天喷施一次,连喷3至4次可有效控制住病情。


紫叶李的扦插技术及养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