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苗木网 >> 资源专题 >> 绿化乔木 >> 白蜡 >> 详情显示

河南白蜡条的栽培与利用

2007/12/3 9:55:00

面对天然林资源减少,人工林木材供不应求的现状,如何提高木材利用率,开拓新型木材原料资源是当前木材工业研究的重点。利用农田间作的白蜡杆木材生产弯曲木家具满足市场需求, 对于减少森林采伐,保护生态环境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但至今对白蜡条的研究还很少,田俊华等总结了关于白蜡树的育苗技术:即种实采集、种实处理、圃地选择与整地、育苗、幼苗 的抚育管理[1]。杨有乾通过对河南白蜡条(Fraxinus chinensis)产区虫害的调查研究,对其中危害最严重的白蜡梢距甲Temanaspis nankinea (Pic)、云斑白条天牛Batocera horstieldi (Hope)和粉蠢虫Lyctus sp.3种害虫的生活习性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2]。杨吉华等的调 查研究结果表明:白蜡条林不同立地条件、不同密度产量具有显著差异。白蜡条具有改善土壤的 物理性状、增加土壤的蓄水量、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3]。樊巍等通过对灌木状白蜡——农作物间作系统的生物量及养分分配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条墩年龄为25年株距为1m的白蜡条生物现存量为30.9837~60.4399 t/hm2 ,年净生产力为20.7482~25.1380 t.hm-2.a -1。远高于一般的人工林和农田生态系统说明这一农林复合系统有着较高的生产潜力[4]。谢晨等通过对农作物与白蜡条间作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的分析及计量模型的研究,通过模型的运行可以看出农条间作的生态经济效益是十分明显的,间作地由于土壤得到了改良、风沙得到了控制,农业收入不断增加,而对照地的农业收入一直减少直到土地弃荒。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宁陵县大面积的沙荒地由于采取了包括农条间作在内的土壤改良措施而变为良田; NPV(生态经济效益)和IPP (内部收益率)的值分别为6727元和18.9%,说明农条间作模式在经济上的可行性[5]。沈德君等通过对白蜡木的物玉皇、力学性能的测试得出白蜡木顺文抗拉强度较高,弯曲能力也很好,非常适合作曲术家具或弯曲性家具零部件[6]


1 白蜡树的分布与栽培


  白蜡树(Fraxinus chinensis)为木犀科(Oleaceae)、白蜡属(Fraxinus) ,落叶乔术,高可达15.0 m。白蜡树是我国经济树种之一,白蜡树在中国分布很广,遍及四川、云南、贵川、广西、广东、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河北、山西及辽宁等18省、自治区。多分布于山间谷地、山脚;平原地区多在沿河两岸平沙地上栽培。在我省集中分布于商丘、开封 两地区,尤以宁陵县栽培最多,其次为郊县、内黄等县。多呈片状矮林或小网格的农田林网。白蜡树喜光、好湿、耐涝,适应性广,根系发达,尤其是侧根和须根非常发达,根深可达0.8~15m,栽植方便,具有防风固沙、防护农田、改良土壤的作用;对气候适应能力很强,在年平均10~25°C, 年平均降水量500~1300mm范围内的山区、丘陵及平原均能良好生长,且有大面积栽培或实行农林间作的形式栽培在泛沙耕地上;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于多种土壤条件下生长,既能生长在酸性土壤,也能生长在pH 8~9的盐碱地上,但高度生长受到一定限制;白蜡树幼林耐荫性强,适于作灌木丛林,它的萌发性和萌粟性均强,耐砍伐,割条、砍杆几十年,新校萌发率不衰[6]


  白蜡树在河南、山东等省多利用其萌芽性强的特点,培养成灌木林,以生产白蜡条(一年生)、白蜡杆(由条培养的多年生)为目的,我省以宁陵等县的栽培面积最大。白蜡杆是白腊树以灌木条用林为经营目的的 产物,在我省宁陵县以条墩状栽培。白蜡杆是由白蜡条(1年生的一般每年刘割利用1次)培养的多年生的,一般每丛3~5根,每3年砍伐1次。



 


2 白蜡条木材的基本密度及其变异


  木材密度是木材性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判断木材强度的最佳指标。可以根据它来估计木材的重量,判断木材的工艺性质和物理力学性质(强度、硬度、干缩、及湿涨等) ,是材性育种的重要指标,其变异规律的研究对于林木材质改良、新品种选育、纸浆产量质量评估基人造板生产和术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木材含水率状况不同,木材密度通常分为基本密度、生材密度、气干密度和绝干密度4种[7]


  由于木材基本密度既是重要的材性性状又较容易测定,因此它也是目前被研究得最多的一种 材性性状。木材的基本密度(Py)是指全干材重量与饱和水分时木材的体积之比,它的物理意义是单位生材体积或含水最大体积时,所含木材的实质重;基本密度因其物理含意明确,且全干重量和水饱和体积稳定,使得测定结果准确[7],最适合作为各种木材材性比较。木材密度阔叶材较针叶材变异更为复杂,也缺少规律性,因此对白蜡杆材基本密度的研究很有必要。


  图2为白蜡杆基本密度的轴向变异模式。从图中可以看出,白蜡杆术材基本密度的轴向变异规 律不很明显,随着树高的增高,先增加后又下降,最大值出现在1.05 m处。对参试白蜡杆基本密度在轴向问(树高间)的差异进行方差分析(表1),可以看出白蜡杆材的基本密度在树高间无显著差异。




3 白蜡条的加工与利用


  经考证,早在明朝万历年间,宁陵县已有种植白蜡杆的历史,祖先们为了生存和生活,与大自然风沙作斗争,创造性的种植了防风固沙性能较好的白蜡杆。在早期,人们利用白蜡条编织篮、筐、篓、囤、笆等器物,宁陵县群众将培植的白蜡杆制作锤 把、铺把、铁锹把等且其不劈不断、不震手,是其他木制把柄无法比拟的特性。


  目前宁陵县栽植的白蜡矮林面积己达20多万亩,年产白蜡杆1200多万根,而该县中亚工艺厂又以白蜡杆为原料,通过精深加工,生产了成套三人、双人沙发,成套餐桌、餐椅、室内外装饰用 的各式花架,沙滩、游泳池旁边用的沙滩躺椅等,休闲用的可调式躺椅、逍遥椅、休闲椅、成套 穿条沙发、茶几,电脑转椅,老板办公椅等多种精美工艺品和家具,图3是白蜡杆经过加工得到的制品。这些产品己销往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武汉、郑州等地,并出口到西班牙、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和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