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萧山区农业标准规范 红花继木育苗技术(扦插)规程

2008/5/31 15:51:48

 
杭州市萧山区农业标准规范
  红花继木育苗技术(扦插)规程
                          DB330181/T·34—200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红花继木的定、苗木繁育、移栽培大、大规格苗木的培育,绿化用苗质量要求、起掘包扎和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红花继木的育苗。
 
2 定义与术语
  本标准采用以下定义:
2.1 母本
  采用扦插等方法进行繁殖的母本园的成年红花继木母株。
2.2 扦插苗
  以枝条为繁殖材料,采用枝条扦插繁殖的苗。
 
3苗木繁育
3.1 适宜良种
  红花继木属金镂梅科继木属,是白继木的一种变种,为常绿小灌木,小枝有茸毛,叶革质卵形,嫩叶淡红,4月~5月开淡紫色花。红花继木栽培品种较多,目前最适宜栽培良种为团叶长年红和长年双面红。
3.1.1 团叶长年红
  叶片小,叶紫红色,艳丽可人,分枝均匀,枝叶紧密,抗病虫害强,成长快,易扦插繁育和培大养球管理。但在长期遮荫处叶色不艳。
3.1.2 长年双面红
  叶片小,叶色双面常红,一年能开花3次~4次,花大色艳,适合制作盆景和绿化用苗但长势缓慢,扦插成活率较低。
3.2        母本园
3.2.1  母本的选择
  应是从优良无性系原种园引进的一、二级母本良种,要求树龄2年以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红花继木。
3.2.2 采穗前培育
  3月初春芽萌发前施一次追肥,用量为(100kg碳铵+100kg磷肥)/667㎡,在剪取插穗前7天左右,全面喷施一次70%甲基托布津800倍以防病,促进芽叶健壮。
3.3      苗圃
3.3.1 圃地选择
  应选择交通方便,土壤疏松,易于排灌的地块作苗圃,PH值在5.5~6.5 之间。
3.3.2 苗床
3.3.2.1 翻耕、做床
  苗床要浅耕,并碎土、耕平。苗圃四周开好排水沟,苗床规格为宽100cm~110cm,高15cm~20cm,沟底宽20cm左右。
3.3.2.2 整理
  在平整的畦面上,先进行土壤消毒,用10%益舒丰颗粒剂(2kg~3kg)/667㎡消灭地下害虫,再铺上一层由粉碎过筛的黄泥和黄沙(或石英细砂)以3:1的量比充分拌和而成的心土7cm~8cm,待插。
3.4 扦插
3.4.1 扦插时间
分夏插和秋插,夏插在5月下旬~6月下旬,秋插在8月下旬~9月上旬进行。
3.4.2 插穗的选用
3.4.2.1 插穗枝条应取自良种母本园。
3.4.2.2 选用当年生健壮无病虫危害的半木质化嫩枝作插穗(即用手折有弹性而不易折断为宜)。
3.4.2.3 插穗要求保持新鲜。
3.4.3 扦插方法
   在上午10时前或下午阳光较弱时进行。扦插时,用食指和拇指捏住插穗上端,轻轻直插入土中2cm~3cm,插穗叶片方向应保持一致,扦插密度以叶片相互间不重叠,1000株/㎡左右为宜。扦插完毕后浇一次透水,并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喷雾防病。
3.5苗圃管理
3.5.1 盖膜、遮阳
   红花继木扦插育苗采用塑料棚全封闭繁育,即单条扦插完毕后,在插床上用竹、木搭成拱形架,上面铺盖薄膜,将四周压实不透气,在小拱棚上搭盖高2米左右的大棚并盖上遮阳网。
3.5.2.管理
3.5.2.1 插后适时浇水,保持苗床湿润。一般在插后15天~20天,需浇一次透水,此后,根据苗床干湿程度及时浇透水,浇水时间在清晨或傍晚进行。
3.5.2.2 插条生根成活后(一般为插后35天~40天),先揭开部分薄膜,使苗木经受5天~7天锻炼后再全部撤除小棚,扦插期间发现霉菌,需及时喷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
3.5.2.3 小棚拆除后,施一次追肥,用0.2%复合肥水溶液或0.1%尿素和0.2%磷肥的混合水溶液晒施。
3.5.2.4 拆除大棚遮阳网时间,夏插在立秋后,秋插在插后50天~60天进行。
3.5.2.5 小苗地上部分生长至10cm以上,即可出圃。
 
4             移栽培大
4.1 圃地选择
   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易于排灌,PH值5.5~6.5的土壤作圃地。
4.2      整地做畦
   要求冬季深翻,深度为30cm~35cm,深翻前撒施厩肥(4000kg~6000kg)/667㎡或饼肥(200kg~300kg)/667㎡。到定植前再耙平作床,床面宽100cm~110cm,沟底宽20cm,床高20cm~25cm.
4.3      移栽时间
  夏插苗移栽一般在翌年的3月上中旬,秋插苗移栽在翌年3月下旬~4月上旬为好。
4.4      种植密度
  一般株行距20cm×20cm左右,每667㎡栽10000株左右为宜。
4.5      载后管理
4.5.1       水分管理
4.5.1.1    浇水
  首先要浇好、浇足定根水,即种苗时要及时浇透水,以后根据气候和土壤干湿度,适当浇水。
4.5.1.2    排水
  夏季梅雨时期和其它遇大雨天气,要及时做好排水工作,不可使苗床积水,影响苗木生长。
4.5.2       追肥
  追肥在苗木生长季节进行,特别是旺盛生长季节。追肥方法有浇施和撒施。追肥种类一般用速效性化肥如复合肥、尿素。施肥量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避免施肥过多而烧苗。一般每次(5kg~8kg)/667㎡。追肥次数在春夏生长旺盛时适当多施,秋肥进入生长后期适当少施,特别是氮肥应控制,主要磷肥、钾肥,以使植株健壮,前期施肥以水浇肥为好,后期可撒施。在春、夏季也可以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根外追肥,尿素浓度一般在0.1%~0.2%。
4.5.3       中耕除草
  控制地面杂草,可在整地后种植前地面喷果尔或丁草胺除草剂封土面。在苗木生长时期,根据土壤水分状况及杂草生长情况,及时进行中耕除草,最好是在浇水后或降水后的3天~5天,土壤半干半湿时进行,掌握除早、除少、除了的原则。
4.5.4       病虫害防治
4.5.4.1    防治时间在晴天傍晚或阴天露水干后进行。。
4.5.4.2     在6月~9月苗木生长季节里,主要防治褐斑病、红蜘蛛、蚜虫、蚱蜢、地蚕、地老虎等病虫危害。
a)     病害:选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大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也可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喷雾防治。
b)     叶部害虫:每667㎡可选用40%乳油毒死蜱800倍液,15%乳油达螨灵200倍~300倍液,5%锐颈特悬雾剂200倍液喷雾防治。
c)     地下害虫:选用赛丹35%乳油500倍~1000倍稀释液喷雾防治或10%益舒丰颗粒剂
(2kg~3kg)/667㎡撒施。
4.5.5       修剪
  9月上旬,根据园林绿化的规格要求进行合理的修剪,拼色块用的高度30cm~40cm,作绿篱用的高度控制在50cm左右,培养球形的适当断梢养球。
 
5             大规格苗木的培育
5.1 园地选择
  同4.1
5.2      深翻整地
  秋末种前要深翻施基肥,用厩肥4000kg/667㎡,翻耕深度为30cm~35cm,整地做畦,畦面宽110cm~120cm,高25cm~30cm,沟底宽20cm左右。
5.3      选苗
  选择当年生长势健壮的苗木做培大苗。
5.4      移栽时间
  秋末(11月)或翌年春芽萌芽做培大苗。
5.5      种植密度
  采用双株交叉种植,当年栽种株距60cm~70cm,密度为2000株/667㎡,以后随球形增大或苗木出售而合理移栽。
5.6      载后管理
5.6.1       水分管理
同4.5.1
5.6.2       肥培管理
  在11月下旬深施一次追肥,用量为(100kg碳铵+100kg磷肥)/667㎡。
5.6.3中耕除草
  要勤除杂草,在苗木生长时期,根据土壤水分状况及杂草生长情况,及时进行中耕除草。
5.6.3       病虫害防治
同4.5.4
5.6.4       修剪
  根据园林绿化用球商品需要进行合理的修剪,一般每年剪2次~3次,促使球形紧密园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