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褂木/杂交马褂木介绍
马褂木,又称鹅掌楸。它的叶子有十几厘米长,与一般植物的叶子不同,其先端是平截的,或微微凹入,而两侧则有深深的两个裂片,极像马褂,又似鹅掌,因而得名。马褂木的花外白里黄,极为美丽。马褂木属于木兰科鹅掌楸属。生长在我国华中、华东、西南地区,因其叶形奇特,花朵美丽,故为我国著名观赏植物。
马褂木
学名: 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sl.) Sarg
别名 鹅掌楸
科属 木兰科、鹅掌楸属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40m,胸径lm以上,小枝灰色或灰褐色。叶马褂状,长6-12cm,近基部具1对侧裂片,上部具2浅裂片,下面苍白色;叶柄长4-8cm。花杯状,花被片9,外轮3片,绿色,萼片状,向外开展;内两轮6片直立,倒卵形,长3-4cm,外面绿色,具黄色纵条纹;花丝长5-6mm,开花时雌蕊群伸出花被片之上,心皮黄绿色。聚合果长7-9cm,翅状小坚果长约0.6cm,先端钝或钝尖。花期5月,果期9-10月。
生态习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在深厚、肥沃、湿润、酸性土上生长良好。稍耐阴,不耐水湿,在积水地带生长不良。种子发芽率很低,但萌芽力强。
近缘种
北美鹅掌楸 L.tulipifera 乔木,高达60m,胸径3.5m;树皮深纵裂。小枝褐色或紫褐色,常具白粉。叶马褂状,长7-lOcm,近基部具2-3侧裂片,上部2浅裂,幼叶下面被白色细毛,后脱落无毛;叶柄长5-lOcm。花杯状,花被9片,外轮3片,绿色,萼片状,向外开展,内两轮6片,绿黄色,直立,卵形,长4-6cra,内面中部以下有橙黄色蜜腺。花丝长1-1.5cm;雌蕊群黄绿色,伸出花被片之上。聚合果长约7cm,翅状小坚果淡绿色,长约0.5cm,先端尖,下部的小坚果常宿存。花期5月,果期9-10月。
杂种马褂木L.chinense x tulipifera为鹅掌楸属科间杂交种。落叶乔木,高可达40m,胸径lm以上,树干和枝皮呈紫褐色,表现为美国鹅掌楸的性状,叶形与中国马褂木相似。树形美观,树冠椭圆形,叶形似马褂。叶色由亲本的淡绿色变成深绿色,单叶面积增大1-1.5倍。发叶早,落叶迟,枝繁叶茂。花色呈现从浅金黄色到深金黄色之间的一系列过渡类型。杂交马褂木还具有花朵大、数量多、开花早、花期长等优点。
繁殖方法 以播种繁殖为主。10月采收种子,晒后干藏,翌春3月下旬进行高床条播。种子发芽率低,一般只有10%左右,播种量lOkg/亩左右。幼苗出土后适当遮阴,及时松土锄草。苗高60—80cm,即可定植,如用作行道树则需培育2-3年生大苗。也可扦插或嫁接繁殖。扦插繁殖有硬枝和软枝扦插两种。在3月上中旬进行,以1-2年生粗壮枝条作插穗,长15cm左右,每穗应有2-3个芽,插入土中3/4,成活率可达80%。在6-9月取嫩枝采用全光喷雾法扦插,成活率可达30%—70%。
栽培管理 马褂木属珍贵的观赏树种,在城镇绿化中,以春秋季节栽植为宜。2-3年生苗木成活率达90%以上,大苗移栽需带土球,栽后浇足水。
主要病虫害 虫害有卷叶蛾、大袋蛾、樗蚕、风蝶等。
适生范围 产于长江流域以南及浙江、安徽南部,华北中部以南能露地越冬。鄢陵县陈店、大马、柏梁等乡镇有栽培生产。
园林用途 叶形奇特美观,是公园、城镇绿化中的珍贵观赏树种,亦可作庭阴树和行道树。木材供建筑、家具、细木工等用材,树皮可人药。
杂交马褂木
种 名: 杂交马褂木
学 名: Lirildendron chinense xtulipikera
别 名: 杂交鹅掌楸
科: 木兰科
属: 鹅掌楸属
产地分布
由南京林业大学著名的林业育种专家叶培忠教授同他的助手于1963年用中国鹅掌楸为母本,与北美鹅掌楸杂交后选育而成。
形态特征
落叶大乔木,高可达40米。树皮灰色,一年生枝灰色或灰褐色,具环状托叶痕。单叶互生,叶两侧通常各1裂,向中部凹,形似马褂;叶柄长。4-5月开花,花较大,鹅黄色,花形杯状,单生枝顶。10月果熟,果实纺锤状。
生长习性
具杂交优势,抗逆性与生长特性均明显优于鹅掌楸。喜阳,有一定的蔽荫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能耐-150C的低温。耐干旱,喜深厚肥沃和排水良好之砂质壤土。主根较深,在低湿地生长不良。生长迅速,病虫害少。
园林用途
杂交鹅掌楸树姿雄伟,树干挺拔,树冠开阔,枝叶浓密,春天花大而美丽,入秋后叶色变黄,宜作庭园树和行道树,或栽植于草坪及建筑物前。
繁殖培育
鹅掌楸自然授粉不良,发芽率很低,通常5%左右。每公斤15000~30000粒,每亩地播种量15公斤。春播,宜早不宜迟,播种前采用1-12℃的低温沙藏层积60~90天。产苗量每亩1万株左右。翌年春移植或平茬,移植以芽刚萌动时为宜。杂交鹅掌楸种子繁殖其子代分离较大,一般多采用嫁接方式繁殖,即用中国鹅掌楸或美国鹅掌楸做砧木,嫁接成活率都很高,嫁接方法有枝接和芽接。也可用扦插方法繁殖,有硬枝和嫩枝扦插两种,嫩枝在6~9月份采用全光喷雾扦插,成活率可达30%~70%。
金边马褂木
[木兰科] [鹅掌楸属]
拉丁名:Liriodendron tulipifera ’Aureomarginatum’
产地分布: 原产北美
形态特征: 株高可达30米,冠幅可达15米。主干挺直秀拔,树冠近圆柱形。树皮灰,有纵纹。叶形奇特,马褂状,近方形,先端截形,基部内凹,两边各有一个突起,叶面边缘具有金黄色的宽带。花单生枝端,杯状,长6厘米,基部有橘红色带,淡绿,于夏季中期开放。聚合果纺锤形,10月成熟。
生长习性: 喜光,稍耐阴,适宜生长于酸性至弱酸形土中,干旱、排水不良及瘠薄生长不良,风口处不宜栽植。
园林用途: 本种干姿笔直,叶形奇特,花如金盏,秋季色金黄。是观姿、观叶的景观注重,也是优良的行道树和庭阴树,可孤植、丛植、群植、列植。
繁殖培育: 播种繁殖为主,也可扦插。种子发芽率低。栽培土以疏松、肥沃的弱酸土壤为宜。
北美马褂木
北美马褂木是木兰马褂木属,原产北美,世界世界四大行道树之一。观赏性落叶树种,树高 24 米 ,宽 12 米 ,直立生长呈锥形。随着树龄增长,树冠逐渐呈现不规则状伸展,敞开。花朵黄绿色,好似郁金香(又称郁金香树)花期从五月末到六月;花朵开放在树博尔塔拉顶部,底树树条低重,展现出繁花似兜帽的美丽景象。叶片秋季呈黄色到金黄色。能适应各种气候条件。耐 零下 25 摄氏度 的低温。种子或扦插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