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苗木网 >> 资源专题 >> 常见灌木 >> 茶花 >> 详情显示

山茶褐斑病

2010/5/20 12:57:12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芽和花蕾。病菌多从叶片和苞片边缘侵入。初期病斑呈黄褐色,在扩大过程中颜色逐渐转深,最后赤褐色的不规则形大斑,花芽的苞片色较浅。
病原及发病现状: 为Phyllostiicta camelliaecola Brum .属腔孢纲、球壳孢目。病斑上的灰暗色小粒点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器。 第二代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本病在广州3-10月均有发生。  
防治办法:
1、清除越冬病原,加强栽培管理,促使植株增强扩抗病力。
2、喷施600-800倍的百菌清。
3、其它可参照山茶褐斑病的防治方法。


相关信息
  • 山茶褐斑病 2010-5-20
  • 木荷褐斑病病防治 2010-8-25
  • 白蜡褐斑病 2011-7-15
  • 广玉兰褐斑病 2011-7-15
  • 桉树褐斑病防治 2011-7-05
  • 金叶女贞褐斑病 2011-6-02
  • 白蜡褐斑病防治 2011-3-23
  • 三角梅褐斑病 2011-1-21
  • 紫薇褐斑病防治 2011-1-21
  • 香泡褐斑病 2011-1-21
  • 湿地松松针褐斑病 2011-1-21
  • 三角梅褐斑病防治 2011-1-21
  • 法国冬青褐斑病防治 2011-1-21
  • 桂花褐斑病综合防治 2011-1-21
  • 海桐褐斑病防治 2011-1-21
  • 石楠褐斑病防治 2011-1-21
  • 碧桃褐斑穿孔病 2011-1-21
  • 夹竹桃褐斑病防治 2011-1-21
  • 杜鹃褐斑病防治 2011-1-21
  • 金桂褐斑病防治 20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