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中文名:山茶属
属拼音名:shanchashu
属拉丁名:Camellia
中国植物志:49(3):3
描述:
山茶科最原始的一属。常绿木本。花两性,单生或数朵腋生,苞片2~8,有时苞片与萼片逐
渐过渡组成苞被片。萼片5至多数,与苞片一样,宿存或脱落 。花冠白色 、红色或黄色,花瓣5~
14,基部少连生 ;雄蕊多数 ,与花瓣基部连生,多轮。外轮雄蕊分离或连合成短管;子房上位,
3~5室,胚珠1~6;蒴果,3~5室,有时只有1室发育 , 果皮木质或木栓质,3~5片自上向下开
裂。约270种 , 集中分布于中国南部及西南部,其余散见于中南半岛、日本、印度东部及菲律宾
等地。山茶属种子均含有油脂,可榨油供食用或工业用油,花均有观赏价值。供饮用的茶有38种
。茶树和山茶属的原始种类,都是中国原产。
山茶属的划分分歧甚大。一般分为4亚属20组:
原始山茶亚属 子房5室,苞片及萼片分不开,12~18片,宿存,花有柄。①古茶组,花单生
,叶大,苞及萼12~16片,大而宿存,包着蒴果。3种,中国有大苞山茶及大白山茶。②实果茶组
,苞及萼6~13片,短小。5种,中国有五柱滇山茶、散柱茶及肖散柱茶。③匹克茶组,花数朵排成
假总状花序,叶长40厘米。1种,匹克茶,产越南。
山茶亚属 花近无柄,苞被未分化为苞及萼,花后脱落,子房多数3室。①油茶组,花白,大
形,花瓣及雄蕊近于离生,雄蕊及花柱较长。4种,全产中国,其中有油茶、高州油茶、越南油茶。
②糙果茶组,特征似油茶,花较小,果皮有糠粃,10种,全产中国。③短柱茶组,花白,小,花瓣离
生,雄蕊及花柱短,蒴果小,1室。15种,产中国陕西南部以南各省。常见的有长瓣短柱茶、落瓣
短柱茶、短柱茶等。④半宿萼茶组,花白,有短管,花瓣高度连合,萼片半宿存,干膜质,花柱离生
。7种,产中国云南、贵州等省,常见的有光果山茶、半宿萼茶。⑤瘤果茶组,特征近似半宿萼茶组,
子房及果皮有瘤突。16种,常见的有瘤果茶,皱果茶等。⑥红山茶组,花红,苞被脱落,雄蕊连合成
短管,花柱连合。约65种,主产中国,常见的有山茶、滇山茶(见彩图)、香港红山茶、南山茶
、西南红山茶等。⑦小黄花茶组,花黄,1种,小黄花茶,产黔北。
茶亚属 苞与萼已分化,多数是宿存的;花小,有柄,雄蕊离生,稀连生;蒴果3室,稀5室。①
离蕊茶组,苞及萼未完全分化,花柱短,花丝及花柱离生。11种,常见的有离蕊茶、滇缅离蕊茶、腺
叶离蕊茶等。②短蕊茶组,近似离蕊茶组,花小,雄蕊及花柱极短。11种,主产中国,常见的有
厚短蕊茶、短蕊茶、细花短蕊茶。③长柄茶组,花有柄,花丝有短管。4种,常见的有长柄山茶等。
④金花茶组,花黄色。14种,产中国广西南部,常见的有金花茶、显脉金花茶、黄花茶、东兴金
花茶。⑤管蕊茶组,花丝连成长管。2种,产马来西亚及泰国等地,常见的有管蕊茶。⑥茶组,苞片
2,早落,花丝离生。38种,主产中国,常见的有茶、普洱茶等。⑦超长柄茶组,苞片2,早落,花
小,花丝离生,花柄很长。2种,产中国广西,常见的有超长柄茶。⑧秃茶组近似茶组,全体无毛,
花丝连成管。2种,产中国云南、广东,常见的有秃茶。
后生茶亚属 苞及萼片均宿存,雄蕊1~2轮,外轮常连生成管,蒴果仅1室发育。①连蕊茶
组,茶药背部着生,子房无毛,51种,常见的有尖连蕊茶、蒙自连蕊茶等。②毛蕊茶组,花药基部
着生,子房有毛。13种,全产中国,常见的有长尾毛蕊茶、毛蕊茶等。
所有物种:
“山/弄”岗金花茶
阿里山连蕊茶
安龙瘤果茶
凹脉金花茶
白花毛蕊红山茶
白灵山红山茶
白毛茶
白毛红山茶
白毛蕊茶
白丝毛红山茶
斑枝红山茶
斑枝毛蕊茶
半宿萼茶
半秃连蕊茶
抱茎短蕊茶
杯萼毛蕊茶
扁糙果茶
扁果红山茶
薄壳红山茶
薄叶金花茶
糙果茶
茶
茶(原变种)
茶梅
长瓣短柱茶
长柄山茶
长萼连蕊茶
长管红山茶
长管连蕊茶
长果连蕊茶
长尖连蕊茶
长毛红山茶
长蕊红山茶
长凸连蕊茶
长尾红山茶
长尾毛蕊茶
长尾叶山茶
超长柄茶
超尖连蕊茶
陈氏红山茶
陈氏红山茶(原变种)
川滇连蕊茶
川鄂连蕊茶
粗毛红山茶
簇蕊金花茶
大白山茶
大苞茶
大苞山茶
大厂茶
大萼连蕊茶
山茶属植物的药用价值:山茶属植物主要含有皂苷、鞣质和黄酮类成分.其药理作用主要表现为抗
癌、抗菌、抗骨质疏松及抑制心脑血管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