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血树尖枯病防治

2011/1/21 16:44:37

龙血树尖枯病主要为害龙血树下部叶片。
症状
叶尖染病后向叶内扩展,病斑变成草黄色、下陷,病健交界处具1褐色线,病部生有很多黑色小粒点。叶片常因病而死,但中部的叶片仅叶尖枯死,因此称为尖枯病。影响观赏。


病原
PhysalosporarhodinaBerk.etCurt称柑桔囊孢壳(柑桔蒂腐病菌),属子囊菌门真菌。子囊壳丛生,黑色,大小250~300μm。子囊长90~120μm。子囊孢子单胞无色,大小24~42×7~17(μm)。无性态为Diplodianatalensis和D.gosspina。除为害香龙血树外,还可为害柑桔、棉花等。此外有报道P.dracaenae称龙血树囊孢壳,也是该病病原。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此菌属兼性寄生菌,常在龙血树病叶上或落在地上的病落叶上残存,病菌孢子在高湿条件下释放,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多次再侵染,雨水是该病发生重要条件,降雨多时易发病。
防治方法
(1)选育抗病品种或利用抗病品种作为嫁接材料。
(2)精心养护,提高抗病力。
(3)运输途中要千方百计减少伤口。
(4)必要时喷洒1:1:100倍式波尔多液或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10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