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杏树病虫害的防治

2011/1/21 16:14:41

杏树在保护地的生长期间,同在露地生长期间一样,容易受到杏疔病、细菌性穿孔病、根腐病、流胶病、褐腐病、炭疽病、疮痂病等病的危害,和桃蚜、桃一点叶蝉、桑白蚧、朝鲜球坚蚧、杏仁蜂等害虫的危害,造成树体衰弱,甚至死亡,影响杏树果实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及时防治病虫害,是大棚杏树获得优质丰产的关键之一。
  
  (一)主要病害的防治
  
  1.杏树的生理性病害
  
  (1)杏流胶病
  
  杏流胶病是一种典型的生理性病害。引起该病的原因很多,如雹伤、虫伤、冻伤、日光灼伤、机械创伤等。在高接换种或大枝更新时常易引起流胶病。夏季修剪过重,施肥不当,土质粘重,酸性过强,农药使用不当、造成药害等,均能诱发流胶病。
  
  症状:流胶主要发生于枝干和果实上,树干、枝条被害时,春季流出透明的树胶,与空气接触后,树胶逐渐变褐,成为晶莹柔软的胶块,最后变成茶褐色硬质胶块。流胶处常呈肿胀状,病部皮层及木质部逐渐变褐腐朽,再被腐生菌感染,严重削弱树势。果实流胶多在伤口处发生,流胶粘在果面上,使果实生长停滞,品质下降。
  
  病原:杏树流胶病的病原菌为轮枝孢菌等数个种。属半知菌类,丛梗孢目,丛梗孢科。初步确定,该病原菌是因生理病变造成流胶后而侵入的腐生菌,该菌侵入后又使流胶现象更为加重。
  
  发病规律:该病病原菌的分生孢子,通过风和雨水的传播,侵入伤口或流胶处。病菌可潜伏于被害枝条皮层组织及木质部,在死皮层中产生分生孢子,成为侵染来源。
  
  防治方法:①避免使树体造成机械损伤。万一造成了损伤,要及时给伤口涂以铅油等防腐剂加以保护。②及时消灭蛀干害虫,控制氮肥用量。③在树体休眠期用胶体杀菌剂(按1千克乳胶+100克50%退菌特的比例配制而成)涂抹病斑,以杀灭病原菌。
  
  (2)杏裂果病
  
  杏裂果病是杏果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裂果使杏的商品价值降低,给果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症状:杏裂果有两种类型。其一是杏果大部分呈放射状开裂,即以果顶为中心,呈条状向胴部及果肩放射延伸开裂。其二是先从缝合线处开裂,若条件合适,裂隙很快就深达果核处,使果实开裂成张嘴状。这种果实,从开裂到成熟,各种病原菌及金龟子类害虫,就乘隙而入,使其受到侵染和危害。
  
  病因:裂果是一种由水分变化而引起的物理变化。该病的发生,除了与杏的品种、土壤粘重度、杏树的生长势有关外,还与久旱遇雨或大灌水、果皮薄、日光灼伤、机械性受伤、喷施农药或生长调节剂的时间不当等因素有关。
  
  发病规律:病果大多是果实第二次速长期开始裂缝,特别是着色期及着色部位发生最为严重。此时,果实可溶性糖大量转化积累,使果实的抗压力减小,若遇阴雨或久旱突然降雨或喷药,果实就通过根系或果皮吸收大量水分,使果实产生异常膨压,超过了果皮和果肉组织细胞壁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最终导致裂果现象的发生。裂果的内因,除与果实表皮的厚度有关外,还同表皮的可塑性、果实皮层薄壁细胞的厚度与弹性有关。而与杏的果肉中果胶的酶活性、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防治方法:①选育抗裂品种。如选择特早熟或晚熟品种,和果皮厚、果肉弹性大与可塑性小的抗裂品种。②树盘覆草。这样能避免因降雨及太阳直射所引起的土壤湿度的急剧变化,使树冠下面的小气候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减少根部吸收水分的速度和数量,保证果实代谢作用的协调进行。从而减少裂果的数量与程度。③适时浇水。给杏树浇水,要适时适量。尤其是在杏果膨大期及果实着色期,更应保持土壤湿润适度,要防止过干或过湿而造成裂果。④喷施化学药品或生长调节剂。在果实膨大期及着色期,连续喷布两次200ppm农乐牌“稀土”可以防裂;喷布0.1摩氯化钙溶液可有效减少裂果;喷布氢氧化钙溶液也可减轻裂果发生的程度。
  
  2.杏树的侵染性病害
  
  (1)杏疔病
  
  症状:这种病又叫叶枯病和红肿病。主要危害新梢和叶片,也危害花和果实。新梢染病后,整个新梢的枝、叶都发病。病梢生长较慢,节间短而粗,其上叶片呈簇生状。表皮初为暗红色,后为黄绿色,其上生有黄褐色突起的小粒点,即病菌的性孢子器。病叶先从叶柄开始变黄,沿叶脉向叶片扩展,最后全叶变黄并增厚。质硬呈革质,比正常叶片约厚4~5倍。病叶正面反面布满褐色小粒点。6~7月间,病叶变成赤黄色,向下卷曲。遇到雨水或潮湿,从性孢子器中涌出大量橘红色粘液,内含无数性孢子,干燥后常粘附于叶片上。病叶柄基部肿胀,两个托叶上也生有小红点和橘红色粘液。叶柄短而呈黄色,无粘液。病叶到后期逐渐干枯,变成黑褐色,质脆易碎,畸形。病叶背面散生小黑点(即病菌的子囊壳)。病叶挂在枝上越冬,不易脱落。
  
  病原:杏疔病的病原菌属子囊菌亚门,球壳菌目,疔痤菌科。
发病规律:病菌以子囊壳在病叶内越冬。挂在树上的病叶是此病主要的初次侵染来源。春季,子囊孢子从子囊中放射出来,借助风力或气流传播到幼芽上,遇到适宜条件即很快萌发侵入。随着幼枝及新叶的生长,菌丝在其组织内蔓延,5月间出现症状,到10月间病叶变黑,并在叶背面产生子囊壳越冬。
  
  防治方法:①在秋、冬结合树形修剪,剪除病枝、病叶,清除地面上的枯枝落叶,并予烧毁。翌春症状出现时,应进行第二次清除病枝病叶的工作。②发芽前喷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1次,以消灭树上的病原菌。开花前和落花后10天,各喷70%甲基托布津或50%退菌特800倍液1次。
  
  (2)细菌性穿孔病
  
  症状:这种病主要危害杏树叶片,也危害杏树的小枝及果实。叶片发病后,在叶脉处出现水浸状不规则圆斑。随之扩大,圆斑变成红褐色,直径约2毫米左右,斑点周围有黄绿色晕圈。以后病斑干枯脱落,形成穿孔,或有一部分与叶片相连。若干病斑相连形成大的孔洞,严重时引起落叶。枝条受害后常发生溃疡。一年生新梢在春季有水浸状小疱发生,小疱呈褐色,长圆形,当病斑疱围绕枝条一周时,便引起枝条枯死。夏末,在当年新梢上以皮孔或芽为中心,形成水浸状紫褐色病斑,后扩展成较大近圆形斑块。病斑稍凹陷,边缘有时流出树胶。病斑干燥后龟裂,若干病斑相接,导致枝条枯死。
  
  病原:细菌性穿孔病的病原菌为短杆状细菌,一端有鞭毛,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反应。
  
  发病规律:病原菌在枝条发病组织内越冬。次年春季随着气温回升,潜伏的细菌开始活动。开花前后,病菌随杏树汁液从病组织中溢出,借风、雨或昆虫传播,经叶片气孔、枝条和果实的皮孔侵入杏树体内。叶片一般5月份发病。夏季干旱时发病缓慢。7~8月是雨季高温时期,最适该病发生和蔓延,尤以连续高温的阴雨天发病最重。在树势衰弱、排水不良、通风透光较差和偏施氮肥的园内,杏树发病也比较重。
  
  防治方法:①结合冬剪,彻底清除枯枝、落叶,并予集中烧毁,以消灭越冬病源。②药剂防治。落叶以后,在扣棚前喷布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如若上一年发病严重,则喷75%百菌清400倍加44%乙磷铝400倍混合液。展叶后,喷硫酸锌石灰液(按硫酸锌1份、硝石灰4份、水240份的比例配制),或喷65%福美铁300-500倍液等,均有良好的效果。
  
  (3)疮痂病
  
  该病又叫黑星病。主要危害杏果,也危害杏树枝叶。
  
  症状:受害果实的发病部位多在肩部。初期,果实病斑为暗绿色、近圆形小点,以后扩大至2~3毫米,严重时病斑连接成片。果实接近成熟时,病斑呈黑色或紫黑色。由于病斑仅限于表皮,所以在病斑组织枯死后果实继续生长。病果常发生裂果,形成疮痂。枝条受害后期,病斑暗褐色,隆起,常发生流胶,以至最后枯死。叶片受害后,背面出现绿色病斑,以后变为褐色或紫红色,最后穿孔或脱落。病原菌在枝梢病部组织中以菌丝状态越冬。
  
  病原:杏树疮痂病的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暗色孢科。
  
  侵染规律:病原菌以菌丝体在杏树枝梢的病部越冬。翌年4~5月产生分生孢子,经风雨传播。分生孢子萌发产生的芽管,可以直接穿透寄主表皮的角质层而入侵。通常自杏叶背面侵入。病原菌侵入杏树体内后,菌丝并不深入寄主杏树的组织和细胞内部,而仅在寄主角质层与表皮细胞的间隙扩展、定殖,形成束状或垫状菌丝体,接着长出分生孢子梗并突破寄主角质层而外露,然后形成分生孢子。病菌侵染果实的潜育期较长,约为40~70天,在新梢及叶片上为25~45天。由于潜育期较长,果实上当年产生的分生孢子虽可进行再次侵染,但对早熟品种来说影响不大,因在未显现症状前已经采收完毕。
  
  防治方法:①结合冬、春季修剪,剪除病枝,集中烧毁,减少初次侵染源。②药剂防治。在落花后,喷布14.5%的多效灵1000倍水溶液,隔半个月再喷1次;或用25%甲基托布津1000倍或65%代森锌粉剂500倍液喷布。
  
  (4)杏树根腐病
  
  症状:发病初期,染病须根出现棕褐色圆形小斑,以后病斑扩展成片,并侵染到主根和侧根上。接着,腐烂韧皮部变成褐色,木质部坏死。若发现地上部分有叶片焦片,枝条萎蔫、凋萎、猝死等症状时,说明烂根已十分严重。
  
  病原:杏根腐病的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瘤痤孢目,瘤痤孢科,镰孢属的尖孢镰刀菌和茄属镰刀菌。
  发病规律:杏根腐病原属于弱寄生菌类。由于土壤粘重,排水不良,造成根系通气不良,引起树势衰弱。病原菌从须根侵入。发病初期,部分须根出现棕褐色近圆形小病斑。随着病情加重,侧根和部分主根开始腐烂。继尔韧皮部变褐,木质部坏死、变黄或腐烂。
  
  防治方法:①严格杜绝在粘重地、涝洼地和重茬地建立古园。这样可有效预防此病的发生。②给病树灌根。每株施用10千克硫酸铜或代森铵200倍液灌根,对根腐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③对重病区幼龄杏树可采用轮换用药的方法进行治疗和预防。即在4月中下旬,对当年发病的植株,用200倍硫酸铜液灌根。在6月中下旬用代森铵200倍液灌根。对以往有根腐病史的植株,可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用200倍硫酸铜液灌根进行预防。
  
  (5)褐腐病
  
  症状:这种病危害花、叶、枝梢及果实,其中以果实受害最重。在温度低,湿度大时,杏花易被危害。花部受害,常常自雄蕊及花瓣尖端开始。首先发生褐色水渍状斑点,然后逐渐延至全花,以至变褐而枯萎。天气潮湿时,病花迅速腐烂,表面丛生灰霉。若天气干燥时,则病花萎垂于枯,残留枝上,长久不脱落。嫩叶受害后自叶缘开始变褐萎垂,如同遭受霜害后残留枝上一样。侵害花与叶片的病菌菌丝,可通过花梗与叶柄逐步蔓延到果梗和新梢上,形成溃疡斑。病斑为长圆形,中央稍凹陷,灰褐色,边缘紫褐色,常发生流胶。当溃疡斑扩展环梢一周时,上部枝条即枯死。气候潮湿时,溃疡斑上也可长出灰色的霉丛。
  
  杏树果实自幼果期至成熟期,均可受害,越接近成熟时受害越重。果实被害最初在表面产生褐色圆形病斑,若条件适宜,病斑在数日内便可蔓延全果,果肉随之变褐软腐,病斑表面亦长出圆圈状灰白色霉层,即分生孢子丛。病果少数脱落,大部分腐烂失水而干缩,变成黑色僵果,挂在果枝上经久不落。僵果是这种病菌越冬的重要场所。
  
  病原:杏褐腐病的病原菌属子囊菌亚门,盘菌纲,柔膜菌目,核盘菌科,链核盘菌属。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僵果和病枝溃疡处越冬。第二年春季,病菌在僵果和病枝处产生分生孢子,依靠风雨和昆虫传播,引起初侵染。分生孢子萌发后,由皮孔和伤口侵入树体。在适宜的条件下(一般气温为20-25℃、阴湿多雨的天气,大棚内条件尤为适合),继续产生分生孢子,引起再侵染。
  
  防治方法:①在春、秋两季,彻底清除僵果和病枝,予以集中烧毁。秋季入棚前,深翻土壤,将有病枝条和树体深埋地下或烧毁。②在扣棚以后,发芽以前,给杏树喷洒5波美度石硫合剂;在落花以后,喷洒65%福美锌,或65%福美铁400倍液,或65%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连喷3次。采果以后,可喷洒800倍的退菌特或40%的百菌清400倍液,可控制枝、叶感染。
  
  (6)杏树炭疽病
  
  症状:杏树炭疽病主要危害果实,也危害叶和新梢。幼果硬核前染病,初期果面出现淡褐色水渍状斑。随着果实膨大,病斑也扩展成为圆形或椭圆形,红褐色斑块,并显著凹陷。气候潮湿时,病斑上长出橘红色小粒点,呈同心轮纹状,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被害果实除少数干缩成僵果,残留枝梢上外,绝大多数都在5月间脱落。叶片被害时两侧叶缘向正面纵卷,嫩叶甚至卷成圆筒状。枝梢被害时,初为暗绿色水渍状椭圆形病斑,后来变为褐色,边缘显紫褐色,稍凹陷,表面生出粉红色小点粒。病部生长缓慢,故常致使病枝向一侧弯曲。发病严重时,可使新梢枯死。
  
  病原:杏树炭疽病的病原菌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黑盘孢科,炭疽菌属。
  
  发病规律: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梢组织内越冬,也可以在树上僵果中越冬。温度合适时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或昆虫传播,侵害新梢和幼果,引起初次侵染。该病危害时间较长,在杏树整个生长过程中都可被它侵染和危害。若在果实接近成熟期时遇到高温多雨天气,发病就会很严重。菌丝侵入寄主以后,先在寄主细胞间蔓延,继而在表皮下形成分生孢子盘及分生孢子。孢子盘及分生孢子成熟后,突破表皮,孢子盘外露,分生孢子被雨水溅散或由昆虫传播,引起再次侵染。
  
  防治方法:①结合冬季修剪,彻底清除杏树上的枯枝、僵果和地面的落果,予以集中烧毁,以减少越冬菌源。从芽萌动至开花前后,要反复剪除陆续出现的病枯枝,并及时剪除以后出现的病叶、病梢及病果,防止发病部位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②在杏树发芽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果实长到豆粒大时,喷布65%福美锌400倍或50%克菌丹400~500倍液,每隔10~14天喷1次,共喷3次即可。
  
  (7)杏果实斑点病
  
  症状:受害果实表面产生褐色或紫褐色木栓化斑点或斑块,病部可深入果肉5~8毫米,呈木栓化,不能食用。
  
  病原:杏果实斑点病病原菌属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暗色孢科,刀孢属。
  
  发病规律:该病危害杏树的叶、果,主要是危害果实。病菌主要在叶上越冬,5月份形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在温度为20℃时,其潜育期为3天。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向树上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3次(每隔10~15天喷1次),可收到良好防治效果。
  
  (二)虫害的防治
  
  1.桃蚜
  
  生活习性及其危害:桃蚜属同翅目,蚜科,1年发生10~30代。生活史较复杂,在杏树芽腋、裂缝和小枝杈等处越冬。杏树萌芽时,桃蚜的卵开始孵化。越冬卵孵化为干母,先群集在芽上为害。花和叶开放后,又开始危害花器和叶片,并不断地进行孤雌生殖,繁殖很快。叶片被害以后,向背面不规则地卷曲,并出现粘液。在露地,5月上旬以后该虫繁殖速度最快,危害也最为严重,并产生有翅胎生雌蚜,飞到烟草、马铃薯、十字花科蔬菜等夏寄主植物上为害。一直到10月晚秋季节,复生有翅胎生雌蚜又飞到杏树等果树上产卵越冬。
  
  防治方法:在杏树芽萌动时,用5~10倍的甲胺磷液进行涂环防治,或喷洒1000倍的速灭杀丁液;展叶后喷“一遍净”(江苏省苏州市木渎生产)或蚜虱净粉剂3000~5000倍药液,防治桃蚜效果良好。
  
  2.桃一点叶蝉
  
  生活习性及其危害:桃一点叶蝉属同翅目,叶蝉科。又名桃小绿叶蝉、桃浮尘子。该虫在山东地区每年发生5~6代。以成虫在杏园附近的龙柏、松树、侧柏等常绿树木及杂草丛中越冬。第二年4月(展叶期),桃一点叶蝉开始活动,在叶背及芽上吸食汁液,并在叶片的至脉内产卵。卵孵化以后,若虫也在叶背面及芽上为害。6月,成虫开始出现。8月,发生量最多,危害也最为严重。被害叶片,初期正面出现白色小点,重时全叶苍白,提早落叶。腋芽和花芽被吸于汁液。10月末,成虫开始越冬。
  
  防治方法:落花以后,在杏树的根部埋施3%的呋喃丹颗粒剂。根据杏树的大小,每株施药50~100克;在卵孵化后,喷布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5%的溴氰菊脂2000倍液。
  
  3.桑白蚧
  
  生活习性及其危害:桑白蚧属于同翅目,盾蚧科。此虫1年发生2-5代,以受精雌虫在杏树枝干上越冬。来年杏芽萌动时,越冬雌虫开始产卵。在山东,5月间出现第一代若虫。这时是防治该虫的有利时机。7~8月,出现第二代若虫。初孵若虫经一星期左右,分泌白色蜡粉覆盖自己体表,若此时防治就很困难了。
  
  防治方法:在春季杏树发芽前,喷洒5%矿物油乳剂,或5波美度石硫合剂。在若虫期,选用触杀性强的5%溴氰菊脂1000倍液或50%辛硫磷800倍液加0.2%的洗衣粉混合液喷杀。
  
  4.朝鲜球坚蚧
  
  生活习性及其危害:朝鲜球坚蚧属同翅目,蚧科。又名“杏虱子”。该虫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固着在枝条上越冬。翌年3月上中旬开始活动,从蜡堆里蜕皮爬出,另找固着点。群居在枝条上为害,不久便逐渐分化为雌性、雄性若虫。雌性若虫于3月下旬又蜕皮1次,体背逐渐膨大成球形。雄性若虫于4月上旬,分泌白色腊质,形成介壳。经再蜕皮化蛹,于4月中旬开始羽化为成虫。5月上旬,雌虫开始产卵。5月中旬,为若虫孵化高峰期,亦为防治此虫的最佳时期。6月中旬后,蜡丝逐渐溶化为白色蜡层,包在虫体四周。10月份,该虫开始越冬休眠。
  
  防治方法:早春杏树发芽前,喷布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5%的柴油乳剂;在该虫的若虫期,可用1000倍5%的溴氰菊脂或50%的辛硫磷乳油800倍液加0.5%的洗衣粉混合液,防治朝鲜球坚蚧效果良好。
  
  5.杏仁蜂
  生活习性及其危害:杏仁蜂属于膜翅目,广肩小蜂科。该虫1年发生1代,主要以幼虫在杏园地面落杏及枯干上的杏核内越冬。越冬幼虫于翌年3月中旬开始进入蛹期,延及4月中旬全部化蛹,蛹期约1个月。成虫于4月上旬开始羽化。就物候期而言,在山东中部,正值麦黄杏谢花期。羽化后的成虫在杏核内停留一段时间,待躯体坚硬后,用强大的上腭将杏核咬穿一个小孔,孔径约1.5~1.8毫米,然后飞出杏核。成虫早晚不活动,栖息树上,日间在树上飞翔,交尾产卵,尤以日中为甚。产卵盛期正值谢花后不久(此时杏果有黄豆粒大小)。成虫选择幼嫩的果实产卵。剖开杏仁蜂刚产过卵的鲜杏,在杏种皮上即可发现1个棕黄色的伤痕。绝大多数是1颗杏仁内仅产1粒卵,极个别的杏仁内产有两粒卵。整个幼虫期长达10个月之久。
防治方法:彻底清除杏园内的落杏、杏核及树上干杏。在4月中旬,给杏树喷布2.5%敌杀死2000倍液或50%的来福灵3000倍液。在5月上旬成虫羽化期,喷布50%敌敌畏500倍液。采用这些方法对杏仁蜂进行防治,均可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