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膏药病防治

2011/1/20 15:41:15

花椒膏药病是花椒的一种常见病,其病原为担子菌亚门的隔担耳。担子果似膏药状,紧帖在花椒树枝干上。轻者使枝干生长不良,挂果少;重者导致枝干枯死。在很多地区,花椒枝干及整株枯死,挂果少,结果小都与膏药病有关。膏药病的发生与树龄、湿度及品种有关。据调查,花椒膏药病主要发生在荫蔽、潮湿的成年椒园;另外,该病发生与介壳虫危害有关,膏药病以介壳虫分泌的蜜露为营养,故介壳虫危害严重的椒园,膏药病发病严重
症状:
花椒膏药病在花椒树干和枝条上发病后,形成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厚膜状菌丝层,呈茶褐色至棕褐色,绒状,边缘颜色较淡,中部常常干缩龟裂。整个菌膜似中医所用的膏药,故”花椒膏药病“由此得名。
一般在枝叶茂盛、通风透光不良、空气潮湿的椒园易发生。
防治方法:
①加强管理,适当修剪,除去枯枝落叶,降低椒园湿度。冬、春季枝干涂白,均可以减轻病害发生。
②控制栽培密度,尤其是在盛果期老熟椒园,过于荫蔽应适当间伐。
③刮治用刀刮除树上菌膜后,涂抹波美2-3度的石硫合剂,或20%石灰乳。
④加强介壳虫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