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草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2011/2/22 8:58:35

台湾草又称细叶结缕草、天鹅绒草,属禾本科结缕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日本、朝鲜南部等地,因先引入台湾省而得名,是目前我国栽培较普遍的细叶型草坪草。下面就介绍其病虫害防治方法。

一、锈病 台湾草锈病主要为害台湾草的叶片、叶鞘,是真菌性病害。病菌的孢子分夏孢子与冬孢子,叶片上黄色粉状物为夏孢子,黑褐色粉状物为冬孢子。病菌以菌丝体或夏孢子在被害植株上越冬。发病盛期病菌形成大量的夏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反复侵染为害。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疱状小点,后渐成圆形或长条黄褐色病斑,并稍膨大。后期叶表皮破裂散出黄色粉状物,冬末在叶背出现线状黑褐色粉状物,病斑周围往往失绿呈淡黄色,严重时整片叶变黄,卷曲干枯。病害开始时在草坪呈点状分布,很快向四周蔓延,为害严重时成片草坪枯黄。3月下旬开始发病,4至6月和秋末冬初较重。病菌适宜生长条件为气温17℃至22℃、相对湿度在80%以上。南方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气候温和,发生较普遍。

防治方法:栽植草坪前,黏性土壤应掺入沙质土,沙性土壤掺些塘泥;贫瘠土壤施入有机肥作为基肥。发病期间不要偏施氮肥,应多施磷、钾肥,以提高抗性。发病初期,用波美0.3度石硫合剂或敌锈钠250至300倍液,或托布津800倍液,几种药剂交替喷洒,7至10天一次,起到防治作用。此外,撒施硫磺粉效果也很好。

二、立枯病 立枯病主要为害台湾草幼苗期的叶片、叶鞘,造成叶片干枯,影响草坪景观。病部上的白色丝状物是菌丝,不产生孢子。菌丝寄生在病组织内外,常形成易剥离的薄膜状菌丝层,菌丝层干燥时呈白色至浅黄色。发病初期在地表或近地表的叶鞘、叶片上产生水渍状小斑,黄褐色,叶片迅速干枯,病部逐渐扩大,有时延及基部,严重发病的茎秆变黑腐烂。在空气潮湿的早晨,感病草坪可看到白色的小块丝状物。病菌发育的温度范围为10℃至35℃,适温为20℃至32 ℃。病菌可在土壤中腐生,也可以菌丝状态留存在病株残体上越冬,靠风、雨、流水、肥料等传播。春季,一般植株的幼嫩组织发病较严重。

防治方法:栽植前土地要平整,施用的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土地平整不好,容易积水,孳生病菌,成为传染源。有机肥腐熟不够,易携带病菌,必要时可进行肥料与土壤消毒。彻底剪除小块发病中心的病叶,集中烧毁。发病前后可喷洒退菌特500倍,或75%的百菌清600 至800倍液,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三、拟小稻叶夜蛾 拟小稻叶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初龄幼虫咬食幼嫩的叶片,老熟的幼虫咬食根与叶,是一种食性较广的害虫。成虫体长12毫米左右,翅展31至33毫米,头部褐色,触角黑色。初龄幼虫青绿色,老熟幼虫头部紫褐色,体色暗褐色或灰褐色,体背各节有两个纵向棕黑色斑块。幼虫体长约25厘米,头宽约2.2毫米。每年4至6月与8至10月发生,是使台湾草受害普遍而严重的害虫。一般在晚上或阴凉的白天出来活动,天气炎热时隐藏于根际。为害较轻时草坪叶子残缺不全,严重时将叶子吃光,甚至造成大片草坪枯死,草下会看到大量的虫粪。它在根际附近的浅土中化蛹越冬。防治方法:少量为害时,早晨在被害草丛中进行人工捕捉。幼虫初龄期,黄昏时用80%的敌敌畏乳油1000至1500倍液,或90%的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或50%的辛硫磷乳油1000至1500倍喷洒,效果较好。

四、蛴螬 蛴螬是金龟子的幼虫,主要为害台湾草的根部,是地下害虫。蛴螬身体肥大,弯曲,皮肤柔软,多皱纹,白色或淡黄色,着生细毛。头大而圆,黄褐色,胸足3对,后足较长。该虫食性杂,主要为害植物的根部,多在土层下15厘米内活动、取食,将草株的根部咬断或吃光,造成草坪小面积枯黄。防治方法:铺草前整地,将50%的辛硫磷乳油7.5公斤加敌百虫晶体3公斤与300公斤细土混匀撒施,可将土内幼虫杀死。草坪小面积受害,可掀开表面草块,深翻松土,人工捕捉幼虫。在受害草坪上,间隔一段距离打一个小洞,浇灌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毒杀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