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管理不放松 梨果品优价更高

2011/3/8 0:00:00

一、秋施基肥,采果后越早越好
 秋季施肥的时间应放在采果后至落叶前这段时间进行,且越早越好。因为此时梨树的新梢已经停止生长,树体消耗营养较少。同时,地温尚高,微生物活动频繁,并且正值梨树根系第二、三次生长高峰,断根易愈合,易发新根,有利于养分的吸收和利用。此时施肥有利于树体恢复树势,贮藏养分;有利于花芽的进一步分化,这对幼树、高接换头树的早结果、果丰产极为关键。
 二、土肥混合,增强树体抗寒能力
 秋季梨树合理的施肥方法是:坡地离主干35—45厘米处挖宽30厘米、深45厘米左右的环状沟;平地是离主干30—40厘米挖内浅外深放射状沟;每株施腐熟猪牛粪或沼渣10—15公斤,磷肥0.5公斤,硫酸钾复合肥0.5公斤,施肥中做到大树多施,小树少施,注意与土混合施入,切忌将肥料集中施在一处。同时结合施肥盖土,对梨树根部进行增土垒高,将梨树沿种植行垒成宽1.5米,高15厘米的瓦背形土垒,以增强树体抗寒能力。
 三、定向拉枝,达到树体平衡
 为了让来年树势平衡,挂果均匀,秋管中结合修剪,用较柔软的绳索将梨树新抽发的长枝向需要的方位和角度实行定向牵引,使其向理想树冠方向生长,目的是使主枝与地面呈45°左右的夹角并调整方位,使其按开心型的要求,均匀分布,达到树势平衡。拉枝时要注意的是,不能捆得太紧,不能逆向拉枝,拉枝部位为枝条中部。
 四、整形修剪,确保枝匀势强
 这个环节要结合拉枝进行,主要是根据3—4主枝开心形的要求,选好主枝,并通过拉枝调整方位和角度,使主枝分布均匀合理,主枝长度超过1.5米,应短截到1.5米以内,以控制冠幅,多余的主枝应剪除,以免扰乱树型。对于主枝上的副主枝,按离主干30—35厘米留第一副主枝,距第一副主枝45厘米左右留第二副主枝,方向相反,副主枝与地面夹角以45°左右较好,位置和角度不当的通过拉枝调整。
 五、病虫防治,秋季正是开始时
 许多果农都在果树开花结果时防治病虫害,其实,当秋季梨果已经采收,正是梨树进入贮藏养分积累时期,这时候的管理应是梨树周年管理的开始期,管理好坏直接关系到树体恢复和来年产量,但这一环节往往被忽视,从而导致梨树大量提早落叶和二次开花现象。因此,秋季要继续抓好梨树病虫防治和肥水管理,促使树体积累更多养分,花芽发育充分,为来年优质丰产打好基础。要及时做好梨果采收后的病虫防治。病虫防治时可加入叶面营养肥。防治梨网蝽,药剂可选用1.8%阿维菌素2000倍液等;防治黑斑病等梨树病害可选用80%代森锰锌600—800倍液等。介壳虫主要危害叶片和枝、果,采果后及时用2.5%辉丰菊酯加40%好劳力1500倍液进行防治。另外,采果后,要及时清除残枝落叶、烂果及果园周围杂草,并集中起来沤肥或烧毁,让危害果树的病菌、害虫无藏身之处。同时,对梨园进行耕翻,疏松土壤,增强通透性,也可把躲藏在树冠下土层内准备越冬的害虫翻出地面,让鸟类啄食。深翻还能将地面上的病叶僵果及躲在枯草中的害虫深埋闷死。(江苏省滨海市睦邻开发区政府张华东张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