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花园改变的生活(下)

2011/3/8 13:12:49

园艺:实用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再交锋

  王先生的两个邻居花园风格迥然不同,几乎称得上实用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代表。

  实用主义代表作

  廖伯在购买别墅之前就估计到别墅建成,自己也该退休了,有足够的时间打理,再加上三世同堂的家庭结构,他选择了花园面积较大的户型。

  近150平方米的花园,大部分是草坪,几株果树,有黄皮,有荔枝,有芒果,有的已经挂着小小的果,架子上结着丝瓜,地上开着漂亮黄花的是南瓜秧,已经结了小小的南瓜果,虽然搬来别墅的时间还不长,但一家人已经享用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几乎没有什么花俏的东西,绝大部分植物是蔬菜和水果,剩下的是观叶植物。

  浪漫主义代表作

  和廖伯实用主义的风格不同,另外一家的花园就带着西洋的色彩。面积虽然比廖伯家的小,但却有相当丰富的内容。草坪被鹅卵石路分割成几块,也被巧妙地划出几个区域,休息区有小小的红色亭子,不是传统的中国式的,而是非常通透的。植物区有几株巨大的蒴类植物,依傍在水池边,水池底也铺着卵石,还有一条小溪从水池伸出,把水引向别墅后面。

  不论风格如何,王先生不赞成把花园全部外包给园艺公司,除了因为自己具备相当的园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希望能够享受花园在建设过程中的乐趣,所以他并不急于一步到位。

  家庭梦想

  有限度地回归自然

  我们看到,一些别墅和带花园的一楼住房,有的面积小的花园几乎形同虚设,只有几张沙滩椅,有的只是摆了一些观叶类的植物或几株铁树。花园是梦想,有时候实现梦想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时间和心情。

  王先生大学的专业是农业,但工作以后就从来没有从事过和自己专业相符的工作,现在他是单位的工会主席。别墅生活让王先生感到最开心的就是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了,所以在很多家庭把花园承包给园艺公司时,他正一点点地设计自己的花园。

  他先尝试种了两棵枣树和一棵荔枝,种了两株鸡蛋花。王太太不会让他专美,从园艺公司买了10棵玫瑰,种在后面的小山坡上。玫瑰花开得很漂亮,映衬得那棵小枣树孤零零的。

  和王先生不同,很多别墅花园都是“外包”型的,交给园艺公司,一次性全都种满植物。不少园艺公司的规矩是,种活了才收钱,所以大家就更放心了。别墅刚刚装修好,外面已经密密匝匝种满了植物。有些人连植物的名字还叫不全。

  王先生认为,别墅是贷款买的,自己和太太都是工薪阶层,在退休之前,不可能经常住在远离市区的别墅里,所以,“回归自然”的梦想现在只能是有限度的。

  我们采访了几位住在别墅中的工薪阶层,他们用只能买一套广州市内的商品房的价格,在远郊购买了别墅,于是平凡的生活因为和别墅相关而有些不同,他们精心打理一个小小的花园,并且终于为自己赢得了与梦想最为贴近的生活空间。

  别墅里的养鸡幻想

  王先生50岁,有一个女儿在其他城市读大学,他属于那种为了花园而买别墅的类型。在别墅尚未动工之前,他就想到要种果树,也曾设想养鸡————以王先生的年龄和专业,在广州生活了三十几年的他对乡村生活仍有相当的感情,王太太是广州人,长期的城市生活自然让她也对乡村概念相当认同。

  但别墅建成后王先生发现种果树是可行的,但养鸡是绝不可能。整个别墅区相当漂亮,跑来跑去的电瓶车,向你敬礼的保安员,精致的路灯,散发幽香的玉兰。在这样的小区内,花园属于自己,但花园漂亮与否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也影响整个小区房产的价值,这就是现代生活和真正的乡村生活的区别。你不是真的归田隐居,房子本身是有价值的,你可以不顾自己房子的价值,但不能不顾别人的。养鸡可能会破坏整个别墅区的景观,种果树和种花是最好的,你把自己的花园收拾得越漂亮越好。

  这样的环境自然让王先生收拾起养鸡的幻想,但他的生活仍旧在因为花园而发生了微妙的改变。王太太正在把一个干了的大丝瓜的皮剥下来,准备用干丝瓜瓤做洗碗布,从干了的丝瓜中掉出很多黑色的种子,“把他们种到后面的小山坡上,以后谁想要洗碗布,都可以到我们家来拿。”

  中午王先生和太太在花园里吃煮熟的毛豆当午餐,他们坐在自己的那棵小枣树下面,闻得到背后玫瑰的阵阵清香,眼前的湖光山色也因此而显得更加如梦如幻。

  身份尴尬的天台花园

  画家的空中花园

  画家黄棠的天台有160平方,摆着158盆盆景,不见得每一盆都是珍品,但每一盆都用了心思。小的盆景摆在高低起伏的花架上,大的就摆在天台边,好画常看常新,这个天台,因为有了这些盆景,更是常看常新,常看常变。

  站在天台上四处望,更多的是单调的城市的灰色,倒是每一个盆景,仿佛丰富的、浓缩的自然。

  谁是天台的受益者

  天台绿化的原则是谁受益,谁投资。但广州市园林科学研究所总工程师张乔松也认为,其实顶楼住户不是惟一的受益者,天台绿化其实是城市绿化的一部分,完全由住户投资,也会影响他们的热情。

  当然,顶楼住户仍是绿化的最大和最直接的受益者,因此,不少发展商允许顶楼住户享有使用权,天台的格局不同,有些顶楼住户是惟一可以登上天台的居民,他们绿化的热情可能会更高一点,有些顶楼住户虽然投资绿化了顶楼,但却是人人都可以登上天台的,他们难免感觉心理不平衡。

  陈小姐喜欢到自己家那栋楼的天台花园去散步,顶楼的住户花了上万元把天台收拾得很漂亮,一方面陈小姐小心翼翼地享受着别人的劳动成果,总有一种在别人花园里的感觉,一方面觉得,有一个花园可供劳动,本身已经是很幸福的事。自己对天台花园有使用权,但却没有创造权,因为没有明确规定,她也搞不清楚这究竟是房产商的规则还是社区的潜在规则。

  梦想试验

  一个推销“空中草坪”梦的人

  黄先生是一家家政公司的副经理,这位曾经当过农民也做过教师的江西人希望能够推广自己的天台花园技术,他的理想是家家户户的天台都实现“粗绿化”。

  所谓粗绿化的概念,是指在天台上种草,天台绿化的概念不同于天台花园,粗绿化是单纯的绿化,没有树,也没有花,只要天台上长满绿色,对于个人来说,可以降低室内的温度,而且防水,顶楼变得冬暖夏凉,又不会漏。对于社区来说,相当于多了一块空中草坪,更重要的是,粗绿化的造价低,而且比较安全,对旧房子也适用。

  黄先生的做法是,先对屋顶进行防水改造,这项技术相当成熟,没有什么大问题,然后经过一些特殊的沙层和土层的处理,可以很好的排水,最后种上台湾草。以广州的降水条件,不需要太多照顾,经过处理的土壤锁水性能又好,草可以自由生长,时间长了,部分台湾草可能枯萎,其他草种可能入侵,最好的结果就是草种自然交替,只要不影响绿化效果,问题都不大。

  稍微精致一些的粗绿化(专业名词叫做简单精绿化)可以修一些卵石铺的健身路,台湾草不怕践踏,也可以让人在天台草地上面休息。

  黄先生认为,只要市民都认同天台绿化的概念,自己这项生意的市场空间倒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