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苗木网 >> 资源专题 >> 绿化乔木 >> 香樟 >> 详情显示

樟树的种植技术

2011/7/11 14:46:15

问:现在我个人想发展回家种植樟树,在技术方面不太懂,就是不知道树苗怎么种植才所最好,还有就是销路问题,希望专家多多帮忙,谢谢!
答:
  您好!
  您所咨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
  樟树为我们重要的经济树种,木材纹理细致,比重0.53—0.64,具芳香,能驱虫,耐水湿,易加工成为各种名贵木材之一;供建筑、家具、造船、箱柜、雕刻等用;木材、枝、根、叶均可提制樟脑,樟油,供医药、化工、香料、防腐、杀虫等用。我国樟脑及樟油的产量占世界第一位,种子含油脂,可榨油,为制皂良好原料。
  具体栽培技术:
  (一)采种
选择当地优良母树采种。果实一般9-10月成熟,成熟时果皮由青变成紫黑色,因果多汁,易变质(是肉质果,有假种皮),必须及时采摘处理,采回后,即用清水浸泡1—3天除去果肉,再拌加草木灰脱脂12—24h,洗净阴干,即运输、贮藏,或者利用堆沤、镇压,然后在清水洗净去杂,最后可用含水率30%的湿沙,锯屑、谷壳等沉积沙藏。每千克种子有000—8000粒,每千克鲜果,可得种子0.3千克。
  (二)贮藏
  大叶樟种子从成熟到发芽都要求保持较高的含水量,贮藏采用湿藏法。这类种子一般寿命较短,只能短期贮藏或越冬贮藏。贮藏一般采用混湿沙贮藏,沙子含水量在30%左右,湿度不宜过大,以免其发芽,沙量以种子容积的2—3倍为宜,由于潮湿的种子不耐低温,过高的温度又容易发霉、腐烂,因此,湿藏温度应控制在0℃-5℃,而且要经常检查,发现温度不适宜的种子,要及时采取措施。
  贮藏地点可以露天,也可以在室内。可以堆藏,也可以埋藏。露天贮藏要注意防水浸、日晒,并注意保湿。越冬时可用树枝、秸秆\和其它材料覆盖,保持适宜温度。
  (三)育种
  大叶樟主要用播种繁殖,也可以用分蘖繁殖。
  (1)消毒:播种前,将贮藏的种子再一次精选,并可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小时,进行消毒杀菌。然后进行催芽。
  (2)催芽:种子催芽处理:用50℃温水浸种,自然冷却,如此反复3—4次可以提前10—13天发芽,发芽率达70%--90%;也可以用湿沙层积催芽,待种壳开裂露白时播种,出苗快且整齐。
  (3)播种条件:大叶樟播种可随采随播,最近不过“惊蛰”。桂林林业实验站不同节令播种实验结果证明,这个时间播种的苗木,无论是高度,还是地径,分别比春播的平均高大29.3%,平均地径大8%。福建辛湖林场的实验,“从小雪”到“惊蛰”都可播种;但在惊蛰后播种的幼苗生长量显著下降。每亩播种量10—15公斤,产苗20000—30000株。
  (四)苗圃整地
  苗圃地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沙壤土或轻黏土为佳。
  苗圃耕翻深度以不耕起底土为原则,最好在冬初土壤干湿度适中时耕耙一次,到冬末春初将要播种时进行二犁二耙,做到耙细挡平。基肥以厩肥、堆肥、饼肥较好,但施用前要充分腐熟,一般每亩可用2500—5000公斤堆肥,1500—200公斤厩肥,25—50公斤饼肥。
  (五)苗木的抚育管理
  播种:以条播为宜,条距15-20cm,深沟1.5—2.0cm,宽3—4cm,每米播种沟内播40—50粒(如果要“嫩苗移植”,则可采用撒播)。用火烧覆盖,厚度1—2cm,用50%遮光网搭荫棚遮荫,每日早、晚各淋水一次.小苗3—4对真叶是进行分床或移营养袋培育,按苗圃规格加强管理,1年生苗高50—80cm,可出圃栽种.生长期间及时打杈,保护顶端生长优势,精细管理,水肥充足,当年苗高可达50—75厘米。
  移栽:出圃时移栽要带土球,大苗移栽要进行重剪,减少蒸腾量。在天气寒冷的地区,栽植当年要注意防寒越冬,在寒液来临之前进行干部涂白,浇透封冻水,干基培土20-30厘米,然后用稻草捆绑幼树树干,春季解除。从南方引进北方的树苗,要连续精细管理3—4年,待适应当地气候后,冬季便不再需要对干部进行防寒处理。
  管理:为了培育壮苗须及时进行中耕、除草、灌溉、培土、防虫、灭病等一系列的幼苗抚育工作。如果条件许可,还要在苗期做好切根或嫩苗移植。
  中耕除草:中耕是在苗木生长期间对土壤进行浅层松土,以减少水分蒸发,防止板结,促进气体交换。提高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利用率,给土壤微生物创造有利的条件。幼苗前期,中耕深度为2~4㎝,后期可逐步加深到8~10㎝。苗圃的杂草生长快,繁殖力强,与幼苗争夺水分、养分和光照,有些杂草还是病虫害的媒介和寄生场所。因此,育苗地必须及时清除杂草。除草方式有人工、畜力、机械或化学除草等。可根据条件使用。
  中耕除草应与追肥灌水紧密结合进行。除在杂草旺盛季节进行几次专项中耕除草外,每次追肥后必须灌水,灌水后及时中耕和消灭杂草。做到表土疏松,地无杂草。
  灌溉:盛夏和秋旱季节,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适时灌溉。
  施肥:施肥应掌握苗木生长最快的时期进行。通过调查表明,大叶樟造林后10—12年生长最快,30年后逐渐减慢,每年两个生长期,3月下旬至5月中旬为第一生长期,占整个生长期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