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花木几种病虫害

2012/5/3 11:39:15

光白盾蚧
即考氏白盾蚧。在全国范围内均有发生。对长 期摆放在荫棚下的白兰花等盆栽花木,或摆在通 风不良场所中的盆栽花木,或北方地区已经进入 棚室内的盆栽白兰花等花木,由于湿度大、通风不 良、光线较差,均易诱发考氏白盾蛤的普遍刺吸为 害。它对含笑、桅子花、鹤望兰、杜鹃等为害严重。 该虫一年发生3}5代,以若虫和受精雌成虫在植 株的枝干上越冬。以若虫、雌成虫寄生在植株的小 枝和叶片上刺吸汁液为害,被害处形成黄色斑块, 导致植株生长衰弱,可造成大量落叶,并极易诱发 煤污病。
防治技术:
①对少量植株上出现的广白盾蚁害虫,可用药 棉沾75%的酒精抹去其活虫体;或沽洗衣粉液抹去 活虫体,家庭少量栽培建议采用此法防治。
②对生产性大棚中出现较多的广白盾蛤为害, 可用25%的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杀,每 半月一次,连续2一3次。
③对于观赏大棚中的地栽白兰花植株等,进入 休眠状态后,可一次性将其老叶全部摘除,集中烧 毁,次年抽发的新叶就不会再有该虫的继续寄生。 在没有叶片的主千和大枝上,可用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药液喷洒杀虫。
斜纹夜蛾
又名连纹夜蛾、斜纹贪夜蛾。全国各地均有发 生,在长江、黄河流域为害特别严重。除为害白花三 叶草、马蹄金等地被植物外,还为害香石竹、月季、 秋海棠类、天竺葵、菊花等200多种草本、木本花 卉。其老熟幼虫体长38cm一51 cm,体色因虫龄、 食料、季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从初孵时的绿色渐 变为老熟时的黑褐色。其背线、亚背线呈橘黄色,亚 背线内侧具三角形黑斑1对。在华东地区每年发生 5一7代,世代重叠明显。主要以蛹在土壤中越冬。 成虫昼伏夜出,对黑光灯有较强的趋性,喜食糖、 酒、醋等发酵物。成虫产卵前期1一3天,卵多产于叶背,每一雌虫能产8一17个卵块,每一卵块有卵粒100一200粒。成虫产卵后2一3天即可孵化,初 孵幼虫常群集为害,2~3龄后分散取食,4龄后进 入暴食期。幼虫畏光,常潜伏于阴暗处,4龄后则栖 息于地面或土缝中,到了傍晚再取食为害。当大发 生时,遇到食料不足,有群体迁移习性。在自然环境 下,7}9月为幼虫为害盛期;在大棚中,全年均可 发生为害。
防治技术:
①药杀低龄幼虫,在2龄前用90%的敌百虫 晶体1000倍液,或25%的灭幼腮3号2000倍液 喷杀,效果较好。
②夜间施药,根据其夜间活动的特点,下午 4一7点幼虫外出取食时,喷洒敌百虫、乐果、杀灭 菊醋等农药,效果特好。
③黑光灯诱杀,根据其成虫的趋光性,在合适 的位置架设黑光灯诱杀成虫。
④糖醋液诱杀,根据其成虫对糖、醋、酒的趋 性,配制糖醋液,进行诱杀。
⑤人工摘除卵块,根据其产卵的部位,人工摘 除卵块或有初孵幼虫的叶片,以减少虫口基数。
⑥杀灭越冬卵,根据其以蛹在土壤中越冬的习 性,可在冬季和早春进行人工翻地,可大量消灭越 冬蛹。
小袋蛾
又称小蓑蛾、小皮蛾。在长江流域一年发生2 代,其幼虫为害期分别在6一8月和8一10月,世 代重叠严重。在幼虫初孵期借风吹吐丝扩散,先吐 丝营造护囊,其后负囊爬行移动并取食为害;昼伏 于囊内,夜晚出囊取食。在秋季只要紫荆、石榴、海 棠类、白玉兰、紫玉兰等落叶类花木的叶片尚没有 完全脱落,就有不少的小袋蛾取食为害,这些食性 复杂的小袋蛾,在比较干燥的秋季气候条件下不 仅为害紫荆、石榴等的叶片,也为害香樟、山茶、桂 花、含笑等常绿花木的叶片,有时可以将整株花木 的叶片啃食精光。
防治技术:
①人工摘去护囊,消灭幼虫。
②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③用20亿/克棉龄虫核多角体病毒悬浮剂 1000倍液在产卵高峰期喷洒。
④该虫对敌百虫敏感,在二龄幼虫盛期,用 90%的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喷杀;或用40%的 乐果乳油1000倍液、1.2%烟参碱1000倍液、 25%的灭幼脲3号1500倍液,进行喷洒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