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杨种植技术

2012/5/3 13:14:24

一、杨树的概况及意杨发展前景 1、杨树的概况 杨树为落叶乔木,单叶互生,6-10年后开花,雌雄异株。 世界杨树分为五派:黑杨派(包括欧美杨、美洲黑杨,无性繁殖容易成活)、白杨派、青杨派、大叶杨派、胡杨派。 2、何为意杨? 意杨是指从意大利引进的美洲黑杨,俗称意杨。意杨最早是中国杨树委员会吴中伦教授于1972年参加在阿根廷举行的国际林业大会上带回来的,当时带回来以后种条都已经发黑,严重脱水,经过细心的呵护繁殖,才慢慢的保存下来。南京林业大学王明庥教授于72年从中国林科院引种61根到江苏试验推广。目前全省有意杨树约在6亿株以上。 3、意杨的主要特征 ⑴生长快——世界速生树种之王。一年生高生长可达3m以上,粗生长可达5cm以上。7—10年单株材积可达0.5m3 ,最大的可达1.0m3 。群众称“一年成活,三年成荫,八年成材,十年一抱”。 ⑵适应性强——除常年低洼积水、重盐碱地(PH值在8.5以上)不能生长外,其他地方都能生长。 ⑶用途广——杨木已被广泛用于制造胶合板、细木工板、单板层积材、中密度纤维板、定向刨花板、刨花板、以及人造 板薄木等。此外是加工包装箱、造纸工业的重要原料。树叶能沤制肥料,又能做牛羊等的食草动物饲料。 ⑷见效快,经济效益高——一株意杨,在自然生长状态下8年,年增值15—20元左右,在正常管理情况下,年增值30—40元左右;在强化管理情况下,年增值50—60元左右。如果延期到10—12年以后再砍伐,则效益更高。因为,直径越大,售价越高。 4、意杨的发展前景 (1)杨木会不会过剩?能不能卖出?——能,怎么种也不嫌多 从全国看,我国在重点地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全国商品材总供给萎缩1/3,木材需求缺口总量将扩大到5900万立方米,据国家林业局预测,我国2005年木材需求总量将达2.8亿立方米,2015年将达3亿立方米,每年木材及木制品缺口将达1亿立方米。我国木材供不应求的矛盾将长期存在。 从江苏的具体情况看,年原木消耗量为900万立方米,其中自产材仅占23%,外省材占70%(主要是安徽、山东两省),进口材占7%。而江苏杨树主产区杨树总面积达490万亩,总蓄积量达2361万立方米。杨木资源不足已成为发展中的一大难题。33个杨树基地县目前拥有木材加工企业9013家,工厂长期处于吃不饱的状况。唯有合理发展人工杨树丰产林,才能缓解木材缺乏的压力。 (2)杨树木材行情怎样?后市走势如何?——价格平稳,不会低 目前杨树大径材(直径30厘米以上)每立方米700~750元,中径材每立方米500~600元,枝桠材每公斤0.2元。1亩杨树经过10~15年可以产出20~30立方米木材,效益比较可观。最近几年杨树材价格将保持平稳。目前,由于国家加强了耕地的保护,以后不会再用粮田种树,外地意杨造林的面积不会有太多的增加,所以,杨木后市走势不会低。 5、我市意杨发展潜力巨大 截止2004年春,我市共有林地面积23.18万亩,森林覆盖率为6.46%。据测算。我市尚有23。24万亩的林业发展潜力。主要包括: (1)荒滩造林潜力3,8万亩; (2)圩堤造林潜力2。03万亩(总长3380KM); (3)沿路绿化潜力1。59万亩(总长近4000KM); (4)农田林网潜力11。82万亩(联圩保护耕地农田总面积188。9万亩); (5)镇村绿化潜力4万亩。 据此,我市发展意杨的潜力当在20万亩上下。我们要抓住当前发展有利时机,利用荒滩、圩堤、公路、乡村大道及沟渠大力营建意杨成片林和带状林。真正把发展意杨产业当成富民产业来抓,为绿化兴化、美化兴化、致富农民作出贡献! 二、我市适宜栽植的意杨品种 1、五棵三个无性系品种的杨树对比照片 地点:泗洪县实验小学家属院。 定植时间:1988年。 生长情况:左一为I-214杨,胸径38cm;
二为小叶杨,胸径30cm; 中间两株为I-69杨,胸径75cm; 最右边为南林31杨胸径近90cm。 结论:不同品种在相同立地条件下生长量有着巨大的差异。南方型品种在淮河流域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有着明显的优势,在南方不能选择北方型品种,如中林系列。北方型品种前两年长势还可以,2年后明显长速放慢,而且耐水性差,落叶早。 2、适宜我市栽培的意杨品种——南方型杨树品种 (1) 美洲黑杨品种 I-69杨。 雌株, 是20世纪70年代从意大利引进的黑杨派无性系。 I-63杨。 雄株, 是I-69杨一样是来自意大利的无性系。 南林351杨。 雌株,用I-69为母体,I-63为父本,是单板用材的优良品种。 (2) 美杨品种 欧美杨是指美州黑杨与欧洲黑杨或美州黑杨与欧美杨的杂交种。 I-72杨 。雌株,同I-69杨一样来自意大利,该品种无性系生长十分迅速,甚至快于I-69杨。 南林895杨。雌株,由南京林业大学杨研究开中心在“九五”期间选出的杨树单板用材新品种。 南林95杨。雌株,同南林895杨,也是单板用材新品种。 三、选择适宜立地 1、要选择肥沃的土壤栽植。 杨树生长速度快,在生长期内,单位时间内根系吸收的水份、氧气和矿物质量多,这就决定了要选择土壤肥沃的地方栽植意杨。 2、要选择 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不高的地方栽植。 最有利于意杨栽培的 地段是生长季节内,地下水位距地表50—150cm。如果地下水位过高,又无排水措施,则容易导致根系窒息。意杨生长缓慢甚至死亡。因此,低田要采用抬田,采用深沟高垄,挖沟抬田的方法抬高栽植的地面。 四、“三大一深”栽植 1、大苗:最好选择二年根一年干,苗高4m以上,根茎3cm以上的大苗。 2、大塘:要求一米见方,关键是要深。 3、大株行距: 立地好,培养大径材(30-50cm),轮伐期10-15年,每亩22株/亩左右。 立地中等,培养中径材(20-30cm),轮伐期6-10年,每亩33株/亩左右。 立地差,培养小径材(20cm以下),轮伐期5年以下,每亩66株/亩左右。 圩堤、公路带状林,密度可适当加大,如一排,株距可为3-4m,两排可4×4m。 4、深栽:一般达到苗干栽进土中80cm。以此来扩大根系纵向分布范围。加快意杨的生长。 采用“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栽植方法。即:立苗于塘中,埋土至半塘,提苗,再踩实,再埋土至塘口,再踩实,浇足定根水(可是栽植前把塘灌满,再栽植),再埋土高出地面成馒头形。 五、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措施 1、苗木新鲜无病虫害(特别是干部病害)、键壮、无机械损伤。 2、剪去侧枝,以减少蒸腾。顶梢木质化程度不好的,顶芽不饱满的,可截稍至饱满的侧芽处。 3、就地育苗,随起随栽。 4、浸水。起苗后不能马上栽植或者经长距离运输的苗木,栽前一定要浸水2天左右,让苗木吸足水。 5、深栽,浇足定根水。干旱时及时灌水或浇水。 六、提倡秋季造林 原理:利用根系冬季不休眠的生物学特性,在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栽植意杨(我市一般在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利用一个冬季土壤间隙式高温愈合生根,来年春天新根能及时供应芽的萌发和生长。不仅蹲苗期短,而且生长量高。“早栽几个月,胜于长一年。” 注意点:栽植标准要高,苗要粗壮,塘要挖大,树要栽深,土要踩实,水要浇足。要防人畜破坏。 七、栽后土肥水管理 土肥水管理其实就是地下部分管理,其目标就是营造根系最佳生长环境。 1、土壤管理 林农间作,以耕代抚,深沟高垄,加厚土层,中耕除草,林畜结合。
2、肥料管理 2-5年内,每年至少追施一次肥。 每株追施尿素第2年0.2斤、第3年0.4斤、第4年0.6斤、第5年0.8斤。 时间:4月底5月上旬为好(在意杨生长高峰出现之前追施)。 方法:沟施。沟的位置与树冠投影一致,沟深20-30cm。施肥与灌水相结合。或者在下雨前施。有条件的地方可在10月份开始到整个冬季施基肥。采用穴状深施。或者普施。 3、水分管理 旱时要灌水。意杨 尤其不耐长期干旱,由于干旱时意杨生长处于衰弱状态,易受病虫夹攻,严重影响生长量,甚至导致死亡。 湿时要排水。当土壤含水量过多时,特别是地下水位过高时,根系生长就会受到抑制,生长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对那些排水不好、地下水位过高的林地,一定要开好排水沟,深沟高垄,抬高地面,为意杨生长创造最适环境从而达到速生丰产的目的。 八、意杨的整形修剪 目的:培育无节良材 意杨的重要用途是作为胶合板、火柴工业的原料。无节材能大大提高木材的出材率和木材制品的质量。通过整形修剪,培养通直圆满的无节良材成为意杨栽培的重要内容。 在整形修剪时要注意处理修剪与保叶的关系。树木生长与叶面积是高密切关系。在保持通直圆满树干的同时,扩大叶面积十分 重要 ,严防修枝强度过大。 1、意杨的整形: 造林后的1—3内,主要进行整形。修去双梢、上部长势过强,且枝距近,易形成“卡脖子”的侧枝。其余的侧枝一律保留。 2、意杨的修剪: 采用“固定直径修枝法”。当主干 直径≥12cm时,该部位以下的侧枝可全部修除。由下而上,分年修枝,一直修到主干6-8m处为止。修剪一般在落叶后到萌芽前进行。要贴树干修,不留桩,伤口要平滑。同时要及时清理萌条。 九、意杨的病虫害防治 1、意杨的病害防治 (1)溃疡病 杨树溃疡病一般发生在主干中下部,严重时也可扩展到干上部及枝条。新定植幼树最易发病,形成近圆形、直径约1厘米的溃疡斑,病斑总面积占干表面积比例较大。3月下旬开始发病,4-5月为发病高峰,6-8月减弱,9月再次发病,10月后停止,病菌在枝干病斑内越冬。未移植的苗木一般不发病或病害很轻,移植后因水分失去平衡,容易发生该病。干旱瘠薄立地条件是发病的重要诱因。该病害轻者会影响树木长势,严重时使病斑以上枝干枯死。 防治方法:选用壮苗造林、适地适树、营造混交林、及时抚育。对新栽树木应加强水份管理,防止干旱脱水,并提倡秋栽杨树。对发病树用多菌灵50倍液涂树干,在秋季对已感染此病苗木喷施200倍多菌灵,可抑制病斑扩展。 (2)烂皮病 杨树烂皮病(腐烂病)主要发生于杨树的主干和枝条上。发病后,树干和枝条的皮层组织腐烂、失水、下陷、龟裂,并有酒糟味。病斑有明显黑褐色边缘。适宜条件下(春秋季为主),病斑不断扩大,皮层纤维分离如麻状,易剥离。后期,病斑上出现小黑丘疹状物,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病斑发展到绕干一

相关信息
  • 意杨种植技术 2012-5-03
  • 杨桐种植技术 2012-5-02
  • 速生杨种植技术 2012-4-30
  • 枫杨种植技术 2013-5-22
  • 健杨及其种植技术 2012-5-10
  • 枫杨种植技术介绍 2012-5-10
  • 健杨的种植技术 2012-5-09
  • 枫杨种植管理技术 2012-5-09
  • 枫杨种植繁殖技术 2012-5-06
  • 桉树种植种植技术 2012-7-25
  • 枇杷种植种植技术 2012-5-12
  • 万寿菊种植种植技术 2012-5-11
  • 莲雾种植种植技术 2012-5-10
  • 干枝梅种植种植技术 2012-5-09
  • 合欢种植种植技术 2012-5-08
  • 甜橙种植种植技术 2012-5-08
  • 黄连木种植种植技术 2012-5-07
  • 种植种植技术 2012-5-06
  • 福禄考种植种植技术 2012-5-06
  • 水飞蓟种植种植技术 2012-5-04